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智能科学技术论文

智能科学技术论文:浙北地区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1-02-26 13:35:16更新时间:2011-02-26 13:35:16 1


  浙北地区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研究
  萧凡胡意志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分院浙江湖州313000
  摘要:浙北地区位于长三角,现在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建设项目众多,施工建设将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其露天堆放或填埋的处理方式既占用空间又污染环境。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浙北地区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措施和方法,将具有良好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关键词: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一、引言
  现阶段,中国乃至全球经济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然而作为经济发展基础的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生态环境污染破坏和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随着人们文明素质的提高和公众对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其生存环境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我国,建筑业作为能源和资源消耗大户,所产生的建筑垃圾数量惊人,随之产生的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也在逐步加剧。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节约资源能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切实做到从节约资源能源中求发展,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加大建筑垃圾的处理和综合利用力度。
  浙北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东邻上海,南接杭州,北濒太湖,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动脉,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像太湖旅游度假区、杭宁高铁、申湖高铁等在建或规划中的大型建设项目众多,项目的征地拆迁与施工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但绝大部分的建筑垃圾均未经过任何处理被运到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不但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和建筑资金,而且在清运和堆放过程中产生的遗撒和粉尘、灰尘飞扬等问题,又加重了环境污染,给生态环境造成愈来愈难以承受的压力。而且简单遗弃建筑垃圾也不符合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对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建筑垃圾再利用的技术措施
  就目前而言,浙北地区的建筑垃圾主要来自于城中危旧房和城郊农民房改造拆迁、市政工程、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由于近年来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垃圾种类也在成倍增加,主要种类有:碎砖、水泥砂浆、泥结碎石、级配碎石、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混凝土道牙、地砖沙石等渣块,这些都是被填埋的对象。就以09年湖州市吴兴区市陌城中村改造、龙溪港东岸开发建设、城市沿河景观整治、白鱼潭路改造、衣裳街、勤劳街、小西街等旧城改造项目为例,笔者了解到这些项目大概将会产生建筑垃圾为:混凝土碎块1.1×104立方米,碎砖0.62×104立方米,泥结碎石0.7×104立方米,由此推断仅湖州城区将年产生建筑垃圾估计量至少为2.42×104立方米,这些建筑垃圾都是以露天堆放或填埋等简单方式处理,既占用空间又影响环境。浙北地区建筑业目前正发展火热,建筑原材料需求量较大,混凝土骨料、砂浆骨料的供应被迫需要大量地开山取石、挖掘河道采砂,这必将破坏地区的生态环境。建筑垃圾如果能够回收再利用可以缓解供应紧张的状况并保护环境,这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而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建筑垃圾处理巨擎CYCLEAN公司采用微波技术,可以100%的回收利用再生旧沥青路面材料,其质量与新拌沥青路面料无异,而成本可以节省1/3,同时节约了垃圾清运和处理等费用,大大减轻了城市的环境污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的废物回收处理公司负责处理来自旧金山市的各种建筑垃圾,年处理建筑垃圾100万吨,是北美地区最大的建筑垃圾回收处理基地之一,目前该公司可将85%的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利用。美国住宅营造商协会正在推广一种“资源保护屋”,其墙壁是用回收的轮胎和铝合金废料建成的,屋架所用的大部分钢料是从建筑工地上回收来的,所用的板材是锯末和碎木料加上20%的聚乙烯制成,屋面的主要原料是旧的报纸和纸板箱。这种住宅不仅积极利用了废弃的金属、木料、纸板,而且比较好的解决了住房紧张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韩国的人善ENT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再生骨料的公司,该公司的主要业务为收集、运输建筑垃圾和生产再生骨料。其生产的再生骨料可分为普通骨料和优质骨料,粒径为5~40mm。普通骨料可用于铺路,优质骨料可按一定比例混入生产混凝土。人善ENT公司的办公楼就有30%使用了自己生产的再生骨料。并且,经有关部门检测,该建筑完全符合建筑有关标准的要求。另据调查显示,像这样的再生骨料公司在韩国一共有276家,其中汉城就有73家。2002年韩国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为120141吨/日,再利用量为100209吨/日,再生利用率为83.4%。因此,韩国通过对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即再生骨料的应用,有效地保护了环境和国土资源。
  德国的巴伐利亚州每年产生大约4200万吨的建筑垃圾,其中将近88%会被再利用。楼宇拆除垃圾有58.8%被回收进行分离,其余的有29.2%用于建筑和回填,只有约12%的垃圾不能再利用。在每年790万吨通过回收处理的拆除垃圾中,通过分离后得到34.7%的混凝土,26.7%的沥青,16.8%的沙石和13.3%的砖料。它们将被作为辅助材料,应用到街道的建设中去。
  日本将建筑垃圾视为“建筑副产品”,十分重视将其作为可再生资源而重新开发利用。比如港埠设施,以及其他改造工程的基础设施配件可以利用再循环的石料,代替相当量的自然采石场砾石材料。197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再
  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并相继在各地建立了以处理混凝土废弃物为主的再生加工厂,生产再生水泥和再生骨料;1991年日本政府又制定了《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规定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木材、金属等建筑垃圾,必须送往“再资源化设施”进行处理。日本对于建筑垃圾的主导方针是:尽可能不从施工现场排出建筑垃圾;建筑垃圾要尽可能的重新利用;对于重新利用有困难的则应适当予以处理。
  三、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浙北地区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利用优惠政策来扶持建筑垃圾回收企业,使绿色产业不断发展并做大做强,力争实现浙北地区建筑垃圾的绝大部分再利用,避免垃圾随意处置破坏环境,还可以避免因建筑原材料紧缺而进行的开山取石、挖掘河道等活动,这对浙北地区必将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另一方面,该产业还能够向社会提供更多新型的就业岗位,解决下岗和就业难问题,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产业可以在未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助于转变浙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从粗狂型向集约型转变,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又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参考文献
  [1]王莲伟,魏志清.西安市建筑垃圾现状分析及再利用措施[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肖燕.西安市建筑垃圾的现状分析及综合利用[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黄宗益,李兴华.日本对建设工程副产物和建筑垃圾的处理[J].环保建设.
  [4]俞淑芳.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J].国外建材科技.
  [5]王武祥.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J].建材发展导向.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hinengkexuejishulw/4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