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气象》是由内蒙古气象局、内蒙古气象学会主办的综合性气象科学技术刊物,她创刊于1954年,原名《气象通讯》,1977年复刊改现名,双月刊,1998年开始为季刊。彩色四封,48页.内容以学术论文为主,同时刊登一定数量的工作研究,重要工作部署,科技、新闻报道。本刊政治标准、业务标准、编辑标准、出版标准、发行标准、管理标准都符合国家要求。
本刊坚持为促进气象部门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配合我区气象现代化建设,交流推广气象科技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和实践经验,加快气象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促进气象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本刊具有学术性、综合性和可读性。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数字化期刊群“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栏目设置】
工作研究、天气分析与预报、气候分析、应用气象、农牧业气象、大气探测、气象仪器、计算机技术
【投稿须知】
期刊名称:内蒙古气象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
主办单位:内蒙古气象局;内蒙古气象学会
国际刊号ISSN:1005-8656
国内刊号CN:15-1116/P
出版周期:双月
出版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16开
现用刊名:内蒙古气象
创刊时间:1977
1科技论文类稿件注意事项
1.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逻辑性、可读性。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准确,文字通顺精练,符号规范,图表精制。
1.2撰写格式: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作者姓名、所在单位全称、省、城市、邮政编码;中文摘要(不超过300字);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为促进国际交流,科技论文增加英文摘要,请作者附论文的英文题名、作者姓名、所在单位、邮政编码、摘要和英文关键词。
1.3每篇稿件最好不超过4000字(包括图表且不超过5幅),须清楚地打印或誊写在A4打印纸或稿纸上。
1.4正文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数字用圆点间隔,如“1”、“1?2”、“1?2?3”等。每个标题左顶格,在数字编号后空一格再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1.5文稿中图、表要精选,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标出所在位置)。图表内容切忌与文字表述重复。插图附于文稿文字的后面,并写明图号、中文图题。插图要标明纵、横坐标的物理量及其单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需注明表号、中文表题及表中有关量的单位。外文字母及符号须分清文种、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也可用铅笔标明。
1.6专业名词术语要表达准确;物理量和计量单位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
1.7参考文献按文内出现顺序连续编码。参考文献作者在3名以内者应全列,超过3名者只列前3名,其后加“,等”。
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各类文献的著录格式同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1)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2)专著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
(3)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
(4)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5)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
各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分别为: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各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代码分别为: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1.8第一作者写出简介,顺序是: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职称,研究方向或从事主要工作。
2其它注意事项
2.1文责自负,编辑部有删改权,如不愿删改,请来稿时注明。切勿一稿两投,本刊一般不退稿,若半年内未接到修改或录用通知,请作者自行处理。
2.2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数字化期刊群“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数据库,请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杂志范例】
1.近33a河南省四季地面水汽压时空分布特征刘园园,周顺武,吴裴裴,LiuYuanyuan,ZhouShunwu,WuPeipei
2.内蒙古夏季降水特征及其与全球海温异常的统计关系高晶,王文,包福祥,GaoJing,WangWen,BaoFuxiang
3.GWDO参数化在内蒙古东部地区一次暴雨天气的模拟分析叶虎,施春华,徐丽娜,YeHu,ShiChunhua,XuLina
4.拐子湖地区近40a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许延强,邓红,段志钟,刘文英,XuYanqiang,DengHong,DuanZhizhong,LiuWenying
5.内蒙古植被NDVI变化特征分析张超,苗峻峰,何宇良,ZhangChao,MiaoJunfeng,HeYuliang
6.2012年锡林郭勒盟冬季雪情及灾害评估迎春,Yingchun
7.锡林浩特市太阳辐射变化及相关气象要素分析李霞,LiXia
8.内蒙古地区决策气象服务满意度评价体系设计侯婷,张占军,HouTing,ZhangZhanjhun
9.内蒙古自治区天气预报员工作压力分析贾晓燕,田思路,万宇,石力伟,JiaXiaoyan,TianSilu,WanYu,ShiLiwei
10.2007-2011年内蒙古雷电灾害特征分析李庆君,李艳娜,张锐,LiQinjun,LiYanna,ZhangRui
11.区域自动气象站运行监控省级系统建设郭海平,陈亚军,张平贵,陈士英,彭少杰,GuoHaiping,ChenYajun,ZhangPinggui,ChenShiying,PengShaojie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hinengkexuejishulw/33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