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智能科学技术论文

气象研究与应用杂志

发布时间:2014-03-14 14:13:53更新时间:2014-03-14 14:14:31 1

  气象研究与应用是广西气象局主管、广西气象学会主办的综合性技术刊物,主要刊登气象科学有关分支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论文,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进展和技术经验及科研成果,天气气候总结,各项气象业务的技术经验,开展减灾防灾气象服务的技术方法和经济效益等。设有天气、气候、农业气象、应用气象、大气探测、电子技术、防雷技术、新一代天气雷达、台站园地、科普资料知识、工作研究等栏目。本刊立足广西,面向全国、适合气象、农林、水文、地理、民航、海洋、环保、地质、交通运输、商业等部门科技人员阅读,亦可供有关大中专院校的师生参考。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广西科技情报成果三等奖(98-99)

  广西优秀科技期刊(01第四届)

  【栏目设置】

  设有天气、气候、农业气象、应用气象、大气探测、电子技术、防雷技术、新一代天气雷达、台站园地、科普资料知识、工作研究等栏目。

  【投稿须知】

  期刊名称:气象研究与应用

  主管单位:广西区气象局

  主办单位:广西气象学会

  国际刊号ISSN:1673-8411

  国内刊号CN:45-1356/P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16开

  历史沿革:曾用刊名:台站生活;广西水文通讯;广西气象

  现用刊名:气象研究与应用

  创刊时间:1956

气象研究与应用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以内,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最好并译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100-200字为宜。

  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用A4纸打印,正文用5号宋体。

  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字应注明资料来源。

  9.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③……,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注释置于文尾,参考文献之前。

  10.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

  11.基金资助: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12.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13.其他:请勿一稿两投,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投寄稿件后,等待审查。

  【杂志范例】

  1.“巨爵”、“韦森特”偏西路径台风暴雨对比分析胡端英,梁域,余家材,李霞

  2.1117号强台风“纳沙”触发玉林强降水分析钟韬,林宝亭,苏蔚宣

  3.1213号台风“启德”引发广西特大暴雨的成因分析卢小丹

  4.1213号台风“启德”路径和暴雨成因分析王军君,陈见,梁维亮,赖珍权

  5.1223号强台风“山神”特点浅析周亮萍,李仲民

  6.1957~2011年广西钟山县降水变化趋势分析张桂华,李忠党,刘金燕

  7.2010年海南国庆特大暴雨成因浅析师吉耀,王锡东

  8.2011年后汛期干旱特点及成因诊断分析郭洪权,何草青,陆炳记,覃永烈

  9.2011年秋季惠州市两次降水过程对比分析张银河,杨柳,吴蔚

  10.2012年11月一次罕见秋季暴雨特征及成因诊断分析梁罗德,段海花,郝建平,甘海

  11.2012年广西一次高架对流冰雹过程分析唐熠,冯晓玲,王娟

  12.2012年桂西北一次暴雨漏报的原因分析李亚琴

  13.GRAPES和日本模式广东定量降水预报对比鄢俊一

  14.V-3θ图与海口站暴雨预测邓文彬,彭小桐,杨爱玲

  15.对近10年5~8月桂东南区域SL_UT型暴雨的分析陈明璐,胡勇林,王远超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hinengkexuejishulw/33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