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智能科学技术论文

气象科技紧张期刊论文范文参考

发布时间:2013-12-13 17:10:04更新时间:2013-12-13 17:11:46 1

  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作为我国进行高空大气探测的主要设备之一,从投入使用到现在已有十年多,技术上已经十分成熟。该设备探测数据采集、监测和集成的自动化程度较高,提高了高空气象资料的质量和精度。不过虽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有时还是会出现一些错误。本文通过分析数据处理及资料预审过程中遇到的比较常见的问题,提出在硬件系统正常工作时,由于值班员人为方面的原因造成错误的情况,提出对这些问题具体的处理方法和建议。

  摘要:针对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在工作中认真读数、仔细校对、经常组织探空员学习高空探测业务手册、规范等办法。

  关键词:L波段雷达,高空气象探测

  1重视气球施放前的准备工作

  1.1各项参数及基测数据的输入

  探空仪各项参数、基测数据的正确输入是高空气象探测工作的基本要求。如果放球后发现在仪器准备过程中探空仪参数、基测数据输入有误,为了补救虽然可以在放球软件或数据处理软件中改正错输的参数数据,但修改后会造成观测记录的改变,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重新整理,数据差别较大时修改后甚至可能会造成仪器不合格,以至于不得不重放球。因此,在气球施放前值班员务必仔细校对,避免施放不合格气球、人为重放球等责任性事故。

  1.2正确输入地面瞬间数据

  地面瞬间数据由地面标准仪器获取,为使观测结果能准确反映气球施放时的气象各要素情况,所以必须在施放前后5分钟内读数[1],不应提前或延后。瞬间数据对资料处理有系统性影响,特别是气压表读数、气压表附温、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等要正确读数和输入,放球后如果发现有错误要及时处理,以免出现系统性错误。

  2施放时防止过顶丢球和旁瓣球

  由于L波段雷达结构所限,放球时如果气球从雷达正顶上飞过,就很容易丢球或者形成旁瓣球,这就要求在外面放球的值班员根据风向提前选择好放球点,室内的值班员要精力集中,熟练掌握抓球技巧,一旦发现不正常状况立即重新抓到,否则极易造成缺测或者重放球。

  3放球过程中的记录处理

  3.1飞点的处理

  气压、温度、湿度三要素的“飞点”,会影响到记录特性层的选择,若“飞点”恰好在规定等压面或对流层顶,对资料数据的正确性影响很大。现在随着技术的成熟,正常气象情况下施放时数字式探空仪较少出现“飞点”了,但是在降雨过程中或遇到强对流天气时,“飞点”会经常出现,有时讯号甚至会乱到看不清变化趋势的程度,给值班员整理记录带来极大的麻烦,需要十分认真去处理,否则很容易出错。

  3.2测风数据突跳的处理

  如我站某次探测过程中,整理测风记录时发现在球坐标曲线上显示第30分的方位仰角坐标点不规律,查高表—13测风记录,方位角数据与前后数据变化不规律,再查看秒数据,原来在30分01秒处数据出现了跳变。因为L波段雷达系统的球坐标仰角、方位角、斜距计算的分钟数据,是以整分钟及其上、下各2秒的数据之和的平均值,来获得该分钟数据的,所以01秒数据的跳变导致了该分钟数据计算的异常[2]。这将影响量得风层的计算,进而影响规定高度和规定等压面风的计算,影响发报和报表制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处理:(1)将这分钟数据直接不要,做失测处理;(2)如果是其中有1秒的数据突跳,可用其余4秒数据来计算此分钟的数据平均值,在处理软件中输入新数据。

  3.3熟悉掌握放球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

  某时次放球是雷雨天,正巧该仪器信号不好,且地面静风仰角高,造成施放后雷达压温湿飞点很多。值班人员觉得逐个删除飞点太麻烦,就将最乱的一段数据全部删除了。可是后来发现放球软件接收到的数据无法进入进入数据处理软件了!仔细查看才发现是由于删除的数据过多,时间段达到5分钟,而系统默认500hPa内数据缺测超过5分钟就得重放球了[3]!恢复被删除数据进行重新处理保留正确数据后,处理软件正常。又如某站19时次因故重放球,值班人员没有及时删除C:/lradar/stusdat文件夹中的重复报文文件,结果导致01时放球后数据处理软件不能打开。值班人员误认为是处理软件错误、电脑系统错误等,按此处理却不能解决问题。后来删除该文件即恢复正常。

  3.4重放球资料的保存处理

  重放球是每个探空员都不愿意遇到但是又不得不面对的事情。当遇到异常天气、雷达故障、仪器故障时,就有可能必须重放球。如长沙高空站2013年6月28日07时次的观测过程:当天早上暴雨,7时14分气球施放前,仪器发送湿度从90突变为2,判断为湿度片沾水变性,重新准备另外一个仪器,延迟到7时31分放出。在处理软件中,该时次记录名为08时。因为天气原因,气球上升到507mb时球炸,没有达到规定要求的500mb以上,必须重放。8时22分重放后,因在处理软件中新记录仍然命名为08时,软件自动将原08时次记录覆盖处理。事后我们意识到,如果这次观测仍然没有达到了规范规定的标准,并且高度还远低于上一个球,那因为已经没有时间再进行重放了,我们是应该取上一个比较高的探测数据资料的。所以当出现记录重名情况时在进行重放球前应该先将上次的观测记录以另存方式保存备用。

  4结语

  高空人员要经常组织探空员对放球软件、数据处理软件、高空气象观测规范等进行学习,交流各自的工作心得,探空员值班时一定要端正态度,确保输入软件的各项的数据正确无误,并利用放球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适时对输出的图形、曲线、高表-13及高表-14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尽最大努力提高探测资料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L波段(1型)高空气象探测系统业务操作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2]大气探测技术中心.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常见技术问题综合解答汇编.

  [3]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规范(试行).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hinengkexuejishulw/26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