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邮电论文

浅析零库存管理在航材保障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1-02-26 12:03:12更新时间:2023-06-30 15:34:10 1

  摘要:零库存管理是物流管理的一次革命。本文首先解释了零库存的含义,探讨了零库存管理在海军航材保障中的应用。在分析了海航部队航材保障的现状后,提出了实现零库存管理的条件及主要方式。

  关键词:零库存;管理;航材保障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运用信息资源和市场经济机制,把库存器材转移给上游器材供应商,实现本级的零库存,可免去库存的一系列问题,如仓库建设、管理费用、存货维护、保管、装卸、搬运等费用,存货占用流动资金及库存物的老化、损失、变质等问题,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海航部队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零库存管理方式必将有更宽的拓展空间,零库存管理带来的军事、经济效益将愈加明显。

  一、零库存的含义及零库存管理方式的正确理解

  1.零库存的概念及内涵

  “零库存”是近年来物流行业提出的一种新型物资存储方式,是指物资的使用(消费)单位不建立或建立少量物资储备,而直接、随时地从生产单位或市场上进行采购。从物流运动合理化的角度来看,零库存实际包含两层意义:其一,库存对象物的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即近乎无库存物资);其二,库存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库存劳动耗费同时趋于零或等于零(即不存在库存活动)。而后一种意义上的零库存,实际上是社会库存结构合理调整和库存集中化的表现。就其经济意义上而言,它远大于通常意义上的仓库物资数量的合理减少。这种物资存储方式不占用或少量占用资金和仓库,是库存管理的理想状态。

  2.零库存管理与传统库存管理的区别

  零库存管理思想的实质是通过不断地降低库存以暴露问题,不断地改进、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单纯的“零库存”指标不是目的,暴露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管理,这才是零库存的意义所在。由于零库存是一种最高标准,因此企业总处于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进步的永无休止的动态改进过程中。零库存管理是在传统库存管理思想上的一次变革,是实现库存合理化的必然趋势。表1分析了零库存管理与传统库存管理的区别。

  

两种不同库存管理的比较

 

  3、正确认识零库存管理方式

  (1)零库存管理不是彻底舍弃航空装备器材仓库。零库存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需要器材仓库,但由于飞机维修的需要,航空器材仓库保障的器材品种繁多,部分器材供应规律难以确定,因此,零库存管理只能在部分器材品种上实现。在当前信息化水平较低、一些器材筹供规律不十分稳定的情况下,航空器材保障实行舍弃仓库的零库存管理是不现实的。

  (2)零库存管理不是仓库中储备的器材均为零。零库存管理追求的目标就是库存器材趋于零,使库存费用最低来提高器材保障效能。但就海军航空器材保障而言,零库存管理需要根据各种器材的市场资源、供应特点以及经费状况来确定存储管理方式。一些短期不易筹措、在飞机维修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缺货影响较大的航空器材,必须保有一定的库存,否则将影响航材保障的军事效益。

  二、部队航材保障的现状分析

  目前,海军航材保障主要是建立若干个物资储备库,储存大量物资供部队使用。这些物资仓库是海军战略、战役、战术物资储存供应的重要基地,是部队作战、训练和生活物资供应的主要来源。海军物资储备在海军物资保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整体国力的提升,物资生产供应日益丰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仓库储存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难以满足军事斗争的需要。

  一是各自为政,缺乏整体性。全军仓库没有归口的统一部门来管理,形成业务部门各把一摊。建库选点只是从本业务系统出发,缺乏整体布局的考虑,盲目性很大。在建设投资上,也是各自为政,难以进行综合平衡,不能合理使用财力和物力,造成整个仓库系统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二是库存过多,浪费严重。传统的储备观念以物资的数量和品种来衡量储备工作,注重“多而全”,认为储备的物资数量越多、品种越全越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更新换代快,由于储存时间长,周转慢,储备物资往往报废、淘汰多,浪费惊人。

  三是管理困难,投资较大。由于库存物资多,品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仓库管理,造成储存成本较大。

  三、实现航材保障零库存管理的条件

  1、依托丰富的航空器材资源市场。市场器材资源是否充足是影响库存量高低的重要条件,只有在市场流通环节中存在着大量的、需要时可及时筹措到的航空器材,才可能看作是仓库储备的另外一种形式,使仓库“零”库存管理成为可能。

  2、航空器材需求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稳定的器材需求,使仓库能清楚地了解哪些器材资源市场供应充足,按器材类别有选择地采用“零”库存管理方式。

  3采取器材小批量订购。采用小批量器材订购,做到随用随买,准确供应,保持库存量低水平。

  4.注重与供应商之间建立长期可靠的合作关系。要求供应商能在规定的时间提供需要的器材品种和数量,同时供应商能对订货变化做出及时、迅速反应。

  5.依托于流通运输市场高效和低成本。运输方式的快捷,运输成本的低廉,器材能在短时间内到达,交货准时有效,才能显现零库存管理的优势。

  四、实现航材零库存管理的主要方式

  1.委托保管方式。接受海航部队的委托,由受托方代存代管所有权属于海航部队的物资,从而使航空器材仓库不再保有库存,从而实现零库存。这种零库存形式优势在于:受委托方利用其专业的优势,可以实现较高水平和较低费用的库存管理,部队不再设仓库,同时减去了仓库及库存管理的大量事务。但是,这种零库存方式主要是靠库存转移实现的,并未能使库存总量降低。

  当前,在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海航部队可以利用体制系统内部信息可靠和交流快的特点,将自己的器材经费指标,暂时放在上级或友邻部队仓库,可实现在本级无仓库的情况下完成器材保障任务。

  2.准时供应方式(JIT,Just—In—Time)。依靠有效的衔接和筹供计划,使器材市场供应商与飞机维修之间进行协调,达到维修需要器材的时候,生产商就能及时提供器材,从而使飞机维修方实现器材仓库零库存。准时方式是依靠有效的衔接和计划,达到供应与维修之间的协调,从而实现零库存。在航空器材中不乏有某些特种器材和专用器材,如飞机维修需要的机翼、起落架等特种器材以及发动机维修需要的专用器材,这些器材一般价格较高,大量存储,将占用器材资金和消耗仓储费用,同时这些器材的需求一般又不固定,长期存储势必会产生库存积压。采用准时供应方式,可与器材供应商建立需求量和需求时间不确定的筹供关系,将此类器材以契约的形式由供应商承担仓库保管义务,使本级仓库不再保有库存。

  3.“水龙头”方式。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器材市场环境已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器材用户可以随时提出某些器材采购要求,采取需要多少就采购多少的方式.从而使飞机维修实现零库存。就如同拧开自来水龙头后,就可自行取水而自己无须刻意储水的方式那样。这种方式经过一定时间的演进,已发展成即时供应制度,用户可以随时提出购入要求,供货商以自己的库存和有效供应系统承担即时供应的责任,从而使飞机装备维修方(用户)实现零库存。飞机装备维修中常用的维修标准件,油漆、轮胎等常耗器材,目前市场资源比较富足,在器材买卖双方,海航部队需求方占有筹供市场的优势,可以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将市场供货商仓库,作为我们的虚拟仓库,实现“水龙头方式”的零库存保障。

  4.无库存储备方式。国家战略储备物资,由于其重要性,一般在统一规划下保存在条件良好的国家战略储备库中,下级用户仓库无须储备。如某些国家将不易损失的铝做成隔音墙、路障等储备起来,以备万一,在仓库中不再保有库存,就是典型的无库存储备方式的例子。航空燃油是海航飞机必需的物资器材,但由于国家战略储备,海航部队无须考虑将来需要时出现油料短缺等问题。

  5.配送方式。在器材市场资源比较丰富的大、中城市周边的海航部队,可与器材生产、供应部门订立供销合同,建立诚信、可靠的供应关系,一旦需要,供应商就适时、按量配送,使本级仓库实现零库存。在航空器材中,一些工具、劳保用品等常耗器材,需求时间已知、需求数量确定,就可以采用配送方式保障。

  五、结束语

  零库存管理是器材保障综合实力的体现。必须深入研究航空器材保障规律、准确预测维修的需求、重视市场作用,有效地降低零库存管理风险,以严密的计划、科学的采购,实现维修与器材供应之间的最佳衔接,使仓库存储器材尽可能趋近于零,最大程度地提高器材保障效能。

  参考文献

  1. 王悦坤,张庆.浅谈飞机器材零库存管理.通用装备保障,2007,(4)

  2. 罗晨曦,秦敬辉.“零库存”在海军后勤通用物资保障中的应用.徐州海军学院学报,2005(16),3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youdianlw/4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