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乐演唱中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它不仅能让演唱者在声乐演唱的技巧得以提高,同时也能更好的把作品的内涵揭示出来。而贯穿于歌唱表演中的情感则是歌唱演员的演唱风格和语言表现的综合体现,也是演唱者的情感、生活和艺术体验的完美集合。
关键词:声乐演唱;情感;语言表达;二度创作
前言
声乐艺术是一种最能直接表达人的情感,引发情感共鸣的艺术,运用“天然乐器”手段来向欣赏者传递其思想感情,是音乐与语言的完美结合体。它作为一种古老的歌唱艺术形式得以生存,繁衍并发展至今,情感是贯穿始终的一条非常重要的主线。可以说,声乐演唱就是情感的表达形式,是把内在情感呈现出来以供观众感受和认识的形式。
一、声乐演唱与情感的统一
歌声是感情的载体,歌唱中的情感叫艺术情感,早在两千年前的《乐记》中就曾有记载,艺术情感与声音的对应关系,“凡音之起,有人心生也……,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杂;其乐心感者,其声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悲心感者,其声和以柔。”每首歌曲都有它特定的情感:如《摇篮曲》唱出的是母亲对挚爱宝贝无比疼爱的情怀;《月之故乡》唱出人民对故乡的眷恋,对祖国统一的渴望;而《送别》则唱出的是朋友们彼此间的无比眷恋之情。
情感表达是一首歌曲的灵魂,是声乐演唱的目的。声乐演唱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舞台表演艺术。作为声乐演唱者,它的表演实践过程是集情感获得、情感表达、情感共鸣为一体的情感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情感的获得是基础,同时也是情感表达和情感共鸣的依据和前提。只有把情感表达作为歌唱的终极目标,才能体现出歌曲的艺术魅力,让观众在对音乐美的欣赏中,受到感染、引起共鸣,达到潜移默化、细致入微地影响人们思想的目的,完成艺术反作用于社会实践的职能。所以说,声乐演唱是被情感紧紧维系的,是密不可分的。
二、歌唱中语言对情感表达的影响
歌唱艺术拥有多元化的情感表达手段,在现代歌唱艺术中,人们不仅可以依靠音乐音响和语言声响来表达思想感情,可以用形体动作、面部表情和眼神来传情达意,还可以借助化妆、服饰造型手段和场景、灯光、布景、道具、烟雾、音效、伴舞以及其他高科技手段如:声、光、电等技术来营造情境氛围、渲染情感气氛。但是,歌唱的语言仍然是歌唱艺术情感交流的核心。
(一)语汇对情感表达的影响
人们常说夜莺的歌声是动人的,金丝雀的鸣唱是悦耳的。但是,因为我们无法听懂它们的歌唱语言,所以就无法真正地欣赏到它们美妙歌声中所表达的含义。同样,我们可以从一些乐器发出婉转起伏的旋律中去领略含义,去捕捉旋律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但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领略的,正如古人的那句名言:“高山流水,知音难觅。”这说明音乐本身具有在表意功能方面的先天局限,使之不能直接赋予音符、乐句以准确的含义。进而不能准确的对事物形象进行具体的描绘。
然而,声乐艺术除了具有音色的魅力外,还可以借助唱词语言的逻辑、语义概念的信息传递来弥补音乐表意功能的不足,使之更加完整的表现出歌唱情感的体系。就譬如:为了表示愉快自然地喊出“啊”来,用“咦”来表示憎恨或厌恶,用“噢”来表示恐慌和不安等。
歌唱语言的主要表达方式是由语言意义引起的。歌曲中的歌词所蕴含的语言信息内容是人们确定情感的现实基础和客观依据。这一点对于歌曲的曲作者、歌唱者以及欣赏者都是非常重要的。人们都是要根据词来对歌曲的立场、观点、态度以及思想感情进行把握,为演唱表达提供可靠依据。然而歌词所包含的内容并不一定能涉及到歌唱感情的所有方面,譬如,在日常交流中就会因为语气语调、语频语速、语句停顿和语言重音等非语言组织形式变化引发表情的差别,这就涉及到语音所表述方式方法的不同而引起的情感差异。
(二)语音对情感表达的影响
歌唱语言的语音表达方式与说话并无本质区别。比如,他们均需以语音作为语言信息的载体工具;它们必须遵循共同的语法规则,遵守语言的字词、语汇、语句等遣词造句手段和语言构成规律。但歌唱毕竟不是单纯的语言声响,例如,在生活中人们只要觉得吐字清晰,语义表达明确,断句合理,并满足最基本的语言表情要求即予以认同。根本不在乎其嗓音音量、音色、音高、等声音性质和嗓音品质,更不会规定应采用哪一种具体的发声方法和说话的语流、语频、语速、语言力度等。而所有的这一切对于歌唱语言来说,却需要高度密切结合,最终使歌唱语言的音乐变异,改变歌唱语言的某些语言特性和表达特点,使之成为独特的艺术语言。
语频语速的差别同样对语言情感表达构成重要的制约。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习惯用较快的语频语速来表达欢快、奔放、兴奋、焦躁的情绪;同时也习惯用相对平稳、较慢的语频语速来表达冷静、庄重、沮丧、压抑、低沉的情绪。如《红豆词》,全曲在首句“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便点出全曲的爱情主题,整曲描绘的是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追求爱情自由却又无法抗拒封建礼数的痛苦心情。全曲如果我们用较快的语速来演唱,虽然是把歌词的表面意义唱出来了,却表达不出主人公的那种无奈与伤感的情怀,甚至会让人产生一种主人公的无所谓态度。如果用缓慢的语速来演唱,则会毫无生气,使人感到厌烦。所以这首歌曲在速度上就要运用行板,才能使歌曲的感情与主题得到完美的发挥。全曲在“展不开眉头,挨不明更漏”这一句中应用一种比较愤慨的、有力度的方法来演绎。很显然,正是唱词的言语问题和语音表达功能与歌唱音乐表情功能的互补,才使得歌唱艺术成为较之纯音乐更为完美的音乐艺术形式而深受人们的喜好。
三、二度创作对情感表达的影响
二度创作主要指在原谱面上进行信息转换,继而演绎出新的信息。它不是简单地对一度创作的音乐作品进行修改,而是或多或少,积极主动地融进自己的意志,以表达其内在的思想感情。因此,作为演唱者,必须同时具备分析、理解作品内容和体验作品情感的能力,并且善于用歌声去表达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这对音乐情感的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二度创作中的文化艺术修养
文化艺术修养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拥有和掌握的人文社会知识总量;二是,人生体验和阅历;三是,对前两方面内容的感悟和修为。所有的表演艺术形式,包括声乐在内,都是以生活为依据的,生活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
歌唱者要善于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知识,同时还要丰富并强化自身文化艺术修养,尽可能的接触和学习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形式和不同风格、体裁的艺术作品,扩大自己的艺术事业,加强艺术感知能力,以便能较准确的将作品特定的情感和风格表现出来。譬如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中所描述的“彩蝶纷飞,碧水映晚霞,骏马似云朵,牛羊似珍珠,牧羊姑娘放声唱歌……”如果没有深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又怎能把歌曲完美的表现出来呢?所以说,一个只知道江河湖泊宽窄和深浅的人不可能描述出大海的无边无际和雄伟壮阔。更何况生活会给每个人的身心两方面都留下不同的烙印,对这些烙印的解读和诠释更会因个体人文修养的差异而大相径庭,并最终能在演唱中通过对作品内容的深刻理解,把自己融入到作品的情感世界之中,并能借助自己的丰富经验与艺术修养来演绎作品,实现艺术的二度创作,从而使同曲同调的喜怒哀乐以不同的韵味、风格和深度表现出来。
(二)二度创作中丰富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无疑是音乐感觉的翅膀。尽管歌者在进行二度创作时应把遵守原著作为基本前提,但在处理作品时可以按照一定的目的去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力度、速度等方面的处理,以激发自己的情感和演唱欲望。想象力的来源是生活的体验,歌唱者要不断扩大并丰富自己的生活累计,随时注意观察和体验周围各种生动的自然景色和生活的内涵,捕捉那些最激动人心、最富于诗情画意的生活场面,以便能充分发挥想象在歌唱情感中的作用。歌曲《生活是这样美好》以描写景物的方式来表达海外赤子对祖国的依恋与赞美。要把歌曲的情感与主题完美的发挥出来,在演绎这首作品时首先应该联想到多年漂泊在外的赤子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后,那种依恋、喜悦、欢快的心情,似乎歌中所描述的景物都是为赤子的回归而蓬勃的,把自己融入进想象的空间,这样歌者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就会唱出那种欢快、喜悦以及朝气蓬勃的感觉,并完整的将歌曲表达出来。
结语
总之,声乐是一门转瞬即逝的时间艺术,是演唱者情感体验,生活体验和艺术体验的完美结合体,演唱者只有懂得和运用情感表达的手段和途径,才能把内在情感更好的呈现出来,我们应该用各种方法调动歌唱中的情感,使得歌曲更富真情实感,最终以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激起听众的情感共鸣,达到歌者与听众的融为一体,使听众获得强烈的艺术感受。
参考文献:
【1】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
【3】徐小懿等。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6.
下一篇:巴赫d小调大提琴组曲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