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以期能提高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整体质量,优化教学,以利于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改革对策
1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
1.1 缺乏强大的师资队伍对中职学生的培养模式和教学目标不同于普通高中学生, 中职学生更注重于专业素养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所以在对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该更注重动手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在我国大多数的职业学校, 教师们在课堂上仍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而缺乏实践操作。 其中有部分是因为教师自身的原因,即学校现任的老师只懂得理论知识,自身无法达到向学生传授实践教学经验的水平。 所以从师资队伍来看,配备教师的综合能力有限,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学生的发展, 纸上谈兵无法解决现实社会对于中职专业学生赋予的要求。
1.2 教学形式单一,手段落后目前大多数中职畜牧医专业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内容都相对滞后, 教师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能保持一致,课堂教学时,老师更重视于传统畜牧业的管理技术, 而对于现代畜牧业的知识内容讲得相对较少。 所以对于学生而言,通过课堂教学很难感受到最前沿的技术发展[1]。 除此以外,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重视启发学生和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更多的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即课堂上由老师一人表演,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技能教学。 此外,由于职校的老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 对于一些新的技能或是新的理念缺乏敏感度, 这就形成了闭门造车般的教学模式,既不利于教师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培养。
2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2.1 教材合理化要始终明确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为市场提供生产所需求的实用性人才。 所以在培养学生时要考虑学生将来的发展, 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于教而忽略了学, 那么在挑选作为辅助作用的教材时,应当考虑实用性原则,如结合季节或是参考当地的一些流行病学,调整教学体系,将一些新的疾病或是治疗方法融于传统教材中, 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不可忽视理论教学,也不能忽略实际案例,用实际案例优化理论教学,既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也能紧跟市场。 不至于培养出与社会脱节、与市场需求不符的人才。
2.2 调整教学模式学校要进行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改革,应当把创新放在第一位, 以前传统课堂上使用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适于学生的发展及能力的提高,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把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放在第一位,在此过程中教师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教师不应当只是照本宣科的传授理论知识, 应当重视引导启发学生[2]。 激起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更多地融入现场实践环节,让学生们能在课堂上得到足够的练习。 畜牧兽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对于学生的培养不能局限于课堂,学校应当多组织一些实地参观学习, 或定期邀请一些企业优秀的生产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经验传授专题报告, 向学生们普及一些企业工作岗位中用得到的基本技能。 课堂上老师除了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向学生传授之外更应当注重于学与用的结合。
2.3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只有保证了教师的高素质水平才能促进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的进行, 所以优质的教师队伍资源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求人才的基本前提。 从师资力量建设出发,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培训, 给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锻炼与深造学习的机会。
3 小结
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当具备专业素养以及动手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际中职教育中,由于缺乏强大的师资队伍,教师教学形式单一,手段落后等原因,使得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能保持一致,为了实现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应当从教材,教学模式,教师队伍建设,学生考核评价方式等入手进行改革, 以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综合能力得以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 侠.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J].学周刊, 2014(27):29.
[2] 朱刘洪.盐城市农业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当代畜牧,2012(2):45-47.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来源:《湖北畜牧兽医》,作者:陆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