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水生植物的造景特点与应用原则,阐述了水生植物的种类、景观和生态功能以及在园林水景中对水生植物的合理配置应用。
关键词:水生植物;园林景观;配置应用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体环境中的植物,是植物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长速度快、分布广、繁殖快、病害少、用途大等特点。从广义的生态角度来看,水生植物包括沼生和湿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水生植物按其生活习性、生态环境可分为浮叶植物、漂浮植物、挺叶植物、沉水植物、海生植物以及沿岸耐湿的乔灌木等岸边植物。
水生植物作为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遍布水景园林每个角落。它们摇曳生姿、顾盼生辉,合理的配置不仅美化环境、赏心悦目,而且净化水质,保持生态平衡。一泓池水清澈见底,令人心旷神怡,若要在池中、水畔栽上数株水生植物,定会使水景陡然增色。但水生植物的配置若不合理,不仅影响景致的美观,而且会影响水质,进而影响生态平衡。因此,有必要对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合理应用进行探讨。
1水生植物的主要类型
水生植物指生理上依附于水环境、至少部分生殖周期发生在水中或水表面的植物类群。除了在水面和水中自然生长的植物外,还包括在湿地、小溪、水潭、水池和湖泊、江河等边沿生长的植物。它们的生育环境与生长形态不同,一般可依叶片与水面的相对位置及生活习性分为浮水、浮叶、挺水、沉水类型。
1.1浮水植物
浮水植物是茎叶漂浮于水面、根部不在水底扎根的植物,其植株垂直于水中,随水漂流,若水位较低时,根部也会固着于土中,但附着能力差,只要水位一上升,植株即漂浮起来,如满江红、水葫芦、水鳖等。
1.2浮叶植物
浮叶植物是根系或地下茎须扎根水底,茎生长于水中,叶柄长度随水位而伸长,叶及花朵浮在水面上的水生植物,如睡莲、浮萍、芡实、萍蓬草、王莲等。
1.3挺水植物
挺水植物是种植在浅水或水边的水生植物,其根部固着于土中,部分茎和叶伸出水面,直挺在空中,光合作用组织气生的植物。如黄菖蒲、水蜡烛、荷花、千屈菜、花蔺、水葱等。
1.4沉水植物
沉水植物是完全的水生植物,其在大部分生活周期中植株沉水生活,它们多生活在水较深的地方,根长在土里,叶片通常呈线形、带状。如金鱼藻、苦草、水藓、虾藻等。
2水生植物的造景特点
水生植物在现代城市园林造景中是必不可少的材料,它不仅可应用于观叶、品姿、赏花,还可供人们欣赏其映照在水中的倒影,令人浮想联翩。水生植物应用于园林造景中,有其自身的表现特点。
2.1 丰富园林景观
在观赏水域中,合理规划各种水生观赏植物,可形成优美而独特的水生观赏植物群落景观,提升园林的景观功能,强化园林的景观效果,丰富园林景观的内涵,增强园林景观的魅力,最终达到丰富园林景观的目的。
2.2 生态功能
水生观赏植物群具有对地表径流截污、过滤功能,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水质。水生植物可吸附水中的营养物质及有害物质,增加水体中氧气含量,抑制有害藻类大量繁殖,遏制底泥营养盐向水中的再释放,以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另外,水生植物可直接或间接反映出某个水域或水体相应的物理、化学及其他环境指标,显示水体的受污染程度,有利于对水质变化的调控。水生植物具有指示水体污染物功能的同时,对污染物还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可起到良好的净化水质作用。
2.3 经济价值
水生植物除了具有观赏价值外,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为人类提供粮食、蔬菜、药材、纸张原料、包装填料、手工业编织原料、饲料和肥料等直接或间接产品。从经济用途的角度考虑,水生植物的开发类型可以归结为7类,即食品蔬菜类、药品类、轻工业类、饲料类、外贸商品类、绿肥类、生态养殖类。
3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配置应用
3.1水域宽阔处的水生植物配置应用
配置应以营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观为主,主要考虑远观。植物配置注重整体大而连续的效果,主要以量取胜,给人一种壮观的视角感受。如黄菖蒲片植、荷花片植、睡莲片植、干屈菜片植或多种水生植物群落组合等。
3.2水域面积较小处的水生植物配置应用
此配置主要考虑近观,更注重植物单体的效果,对植物的姿态、色彩、高度有更高的要求,运用手法细腻,注重水面的镜面作用。故水生植物配置时不宜过于拥挤,以免影响水中倒影及景观透视线。如黄菖蒲、水葱等以多丛小片栽埴于池岸,疏落有致,倒影入水,自然野趣,水面上再适当点植睡莲,丰富了景观效果。配置时水面上的浮叶及漂浮植物与挺水植物的比例要保持恰当,一般水生植物占水体面积的比例不宜超过1/3;否则易产生水体面积缩小的不良视角效果,更无倒影可言。对生长过于拥挤繁盛的浮叶、挺水植物,应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其蔓延。水缘植物应间断种埴,留出大小不同的缺口,以供游人亲水及隔岸观景。
3.3自然河流的水生植物配置应用
河流两岸带状的水生植物景观要求所用植物材料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能充分体现节奏与韵律,切忌所有植物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河道两岸的水生植物可用溪菘、黄菖蒲、菖蒲、再力花组团;黄菖蒲、花叶芦竹、芦苇、蒲苇组团;慈菇、黄菖蒲、美人蕉组团;芦竹、水葱、黄菖蒲、花叶芦竹、美人蕉、干屈菜、再力花、睡莲、野菱组团;水葱、黄菖蒲、海寿花、干屈菜组团;黄菖蒲、菖蒲、水烛、水葱、睡莲组团;水葱、海寿花、睡莲、再力花、野菱组团等。
3.4人工溪流的水生植物配置应用
人工溪流的宽度、深浅一般都比自然河流小,一眼即可见底。硬质池底上常铺设卵石或少量种植土,以供种植水生植物绿化水体,此类水体的宽窄、深浅是植物配置重点考虑的因素。一般应选择株高较低的水生植物与之协调,且量不宜过大,种类不宜过多,只起点缀作用。一般以水蜡烛、菖蒲、石菖蒲、海寿花等几株一丛点埴于水缘石旁,清新秀气。对于完全硬质池底的人工溪流,水生植物的种植一般采用盆栽形式,将盆嵌入河床中,尽可能减少人工痕迹,体现水生植物的自然之美。
4水生植物的养护
水生植物的养护主要是水分管理,沉水、浮水、浮叶植物从起苗到种植过程都不能长时间离开水,尤其是炎热的夏天施工,苗木在运输过程中要做好降温保湿工作,确保植物体表湿润,做到先灌水,后种植。如不能及时灌水,则只能延期种植。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种植后要及时灌水,如水系不能及时灌水,要经常浇水,使土壤水分保持过饱和状态。其次,病虫害防治也是养护的重点,影响水生植物观赏价值的主要是虫害、鱼害。虫害发生在和草坪接壤处的区域草坪中往往有成灾的害虫种群,当草坪中食物匮乏或遭到外来干扰(如喷洒农药)时,害虫会成群结队向水生植物区迁徙,可危害水生植物至灾。鱼害是水生植物的另一大害,食草性鱼类对水生植物的危害是致命的,要适度控制食草性鱼类的种群数量,像苦草、慈姑、睡莲、荷花、芦苇、芦竹、茭白等都是食草性鱼类的美味佳肴。
总之,自然水域的水生植物配置在充分考虑景观的基础上,必须以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平衡及物种的多样性为最终目标。营造人工水景时,应选择既具较高观赏价值又能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尽可能营造出景观价值与生态意义协调统一的水景。水生植物在水景工程和污水净化工程应用中,应采用谨慎的态度,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本地区域的水生植物,切忌不顾立地条件一味求洋、求新的应用不适合生长的水生植物。加强对水生植物的引种栽培和育种工作,并做好水生植物的养护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柳骅.关于水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J].广东园林,2008,(01).
【2】龚敏.水生观赏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J].农技服务,2007,(02).
【3】马小琳.水生观赏植物及应用[J].园林科技,2007,(02).
上一篇:栽植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与方法
下一篇:居住小区绿化种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