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心理学论文

智能电网建设中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策略

发布时间:2011-02-26 10:33:56更新时间:2025-01-08 14:41:30 1

  陈小春

  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518054

  摘要:十四五时期,国家政府部门重点针对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问题进行了大力部署,并要求电力建设行业内部应该重点针对智能电网体系构建问题进行科学贯彻与落实。其中,为促进智能电网工程建设质量以及效益双重提升,参建单位需要重点针对智能电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进行规划部署。通过不断增强智能电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智能电网高质量建设进程。针对于此,本文主要对智能电网建设中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策略问题进行总结归纳。

  关键词:智能电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控制策略

  伴随着智能电网建设规模以及基础设施优化改造力度的不断增强,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对于智能电网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重点强调。其中,为进一步推动智能电网建设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目前各地区重点针对智能电网工程建设工作进行了合理部署。然而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影响因素较多,必须严格把控好工程项目造价费用问题,以防止智能电网工程项目出现效益亏损或者运行质量不佳的问题费用超投资计划。鉴于此,从事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必须立足于智能电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要求,从多个方面针对智能电网工程项目各阶段造价管理要点进行统筹部署与科学落实。

  1 智能电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重难点分析

  与传统电网工程项目不同,智能电网主要通过运用先进智能设备,实现自动控制、在线分析决策以及智能调节等一系列功能应用过程。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智能电网建设已经迈入了飞速发展阶段。然而,因智能化设备价格相对昂贵,导致智能电网投资与常规电网投资相比而言,费用增加问题比较明显。结合当前情况来看,各电压等级智能电网造价水平以及造价管理已经发展成为电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予以重点关注的难点问题[1]。

  结合以往的经验来看,智能电网造价增加项目主要以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等为主。对于设备购置费而言,因智能电网工程增加了智能单元以及状态监测单元,再加上在线监测系统以及状态监测系统的使用,直接导致设备购置费用大幅度增加。对于安装工程费而言,主要针对设备安装(采用新工艺,新材料)费用以及装置性材料购置费用等为主。为保障电网智能化以及智能调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电网工程建设期间通常会运用自动化网络结构进行施工建设,这样一来,直接造成材料使用费以及安装工程量明显增加。最重要的是,智能电网所使用的大量智能设备需要在出厂之前完成一系列调试检验工作。与普通电网设备相比而言,调试方式明显变化。如工作人员需要重点针对智能测控单元以及状态监控单元进行调试管理,导致检测调试工程费用大幅度增加。

  2 智能电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措施及控制策略分析

  结合上述内容不难看出,智能电网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造价管理问题相对较多,建议管理人员应该主动从智能电网工程项目各个管理阶段实行全过程造价管理。

  2.1 投资决策与设计管理阶段

  投资决策阶段作为智能电网工程的起始阶段,需要结合实际加强对资金投入问题以及资源应用分配问题的妥善处理。处于智能电网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时,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项目投资规模进行精准确定,并利用科学合理的投资方式,加强对建设项目计划问题的合理改进与优化调整,以保障工程造价控制效果得以深化加强。

  设计阶段所涉及到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更多是侧重于强调在满足质量以及功能设计的前提条件下,通过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手段减少投资,确保实际投资成本小于计划投资。因此在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人员应该主动结合材料以及技术等影响因素进行充分价格比较,并且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选择经济性良好的方案进行实现应用。

  与此同时,为防止超概算问题出现,管理人员应该以前期设计所制定的计划投资为标准,加强对初步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内容的精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设计方案进行跟踪处理,并对设计图纸中所标注的工程项目成本进行合理估算。将估算结果与计划投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如果超出概预算,应该及时修改设计[2]。

  2.2 工程实施阶段

  智能电网工程建设期间所涉及到的施工造价与成本控制问题,主要可以围绕设备材料成本、人工费用成本以及设计变更引起的成本变化问题进行重点管控。

  在材料采购阶段,管理人员应该结合智能电网工程项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铝材、铜材、钢材等电网施工常用的材料。最好可以结合市场价格波动情况,货比三家选择经济性最好的材料设施进行施工应用。在此基础上,管理人员应该对目标成本进行分解控制,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采购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举例而言,应该结合智能电网建设需求,对输电导线、接地网以及塔材等关键设施的配置应用问题进行主动把握,科学配置上述材料数量。此外,管理人员需要根据项目资金链状态,适当减少资金积压问题[3]。

  在人员管理以及设计变更问题方面,各参建单位应该重点针对智能电网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内容进行统筹部署。并严格按照质量优先、安全治理的原则理念,加强对现场施工工艺流程的贯彻落实。其中,参建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质量管控意识,加强对现场工艺流程的优化处理,避免出现专业施工不协调而引起一系列设计变更问题。结合以往的经验来看,当工程项目频繁出现设计变更问题时,往往就会导致施工建设成本费用增加。除此之外,对于智能电网关键设备智能控状态监测设备等安装调试问题而言,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严格规范个人的操作行为,减少或者消除安装失误或者调试失误等一切可能引起成本费用增加的影响因素。

  2.4 竣工验收阶段

  智能电网施工作业期间,审价人员和费用控制人员应该承担起自身的岗位责任,坚持亲自深入施工场地对现场施工环境以及工序流程落实情况进行准确把握。并结合施工图纸内容对现场施工作业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在此过程中,主体人员还应该主动与监理单位之间构建良好的沟通关系,实现对现场施工情况的动态掌握。对于施工现场所存在的设计变更问题,各单位之间应该构建协调合作关系,加强对设计变更问题的妥善处理,尽量减少施工效益亏损问题。

  通过不断把控施工现场施工进度,以期可以减少设计变更问题。另外,在竣工收尾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项目验收工作的严格把关,对智能电网工程各主体设施的施工质量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减少质量缺陷问题的同时,减少纠纷问题以及效益亏损问题[4]。

  结论:

  总而言之,为保障智能电网工程造价管理效益得以稳定提升,智能电网工程各参建单位之间应该构建良好的互动协调关系。并主动结合智能电网工程各管理阶段所涉及到的造价管理问题以及成本控制问题进行统筹部署。在此基础上,造价管理人员应该结合工程项目造价风险特点以及问题表现,立足于全过程造价控制角度,对造价管理风险问题进行及时消除。除此之外,为进一步助推智能电网工程造价管理质量以及效益深化加强,从事于造价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应该主动从估概预结决算等角度加强对智能电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全面把控,消除管理风险问题,保障工程项目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邓佳. 电力工程造价控制中控制策略分析[J]. 集成电路应用,2021,38(07):162-163.

  [2]王镝,李帅,姜雪,葛超,付亦殊,李佳玉. 全生命周期管理视角下电网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 太阳能学报,2021,42(09):483-484.

  [3]张小亿.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优化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21.

  [4]王凯. 电网生产调度工程精准造价管理创新实践[A].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实践(2020年)[C].:,2021:3.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xinlixuelw/3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