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行政管理论文

如何有效调动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发布时间:2011-02-26 15:58:45更新时间:2011-02-26 15:58:45 1

关键词:调动乡镇干部积极性
  俗话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领导。”乡镇领导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处于党联系人民群众的关键环节,他们工作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乡村两级党员干部作用的发挥,影响到上级的决策、指示和任务的贯彻落实,影响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充分调动乡镇领导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对于经济欠发达、工作条件相对艰苦的丰城镇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在调查研究中我们认识到,对于乡镇干部中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我们要以科学和务实的态度来解决,切不可不分青红皂白,一味打压,也不宜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寻求矛盾的一时解决,而应当通过采取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办法和措施,着眼长远,注重预防,疏堵结合,标本兼治,逐步实现对乡镇干部的制度化、人性化、科学化管理,努力将乡镇干部的各种思想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重点是要逐步建立关心基层、重视基层、照顾基层的长效机制,让乡镇干部感到“生活有保障、工作有希望、基层能干事”。
  一、在经济上予以支持。广大乡镇干部作为党在农村政策的执行者,长年累月奔波在乡间村头,工作辛苦、条件艰苦、生活清苦,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因此,镇财政每年应适当列支补助,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逐步构建奖罚分明、优胜劣汰的乡镇干部工作机制,为乡镇主要领导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打造干事创业的和谐空间。对年度工作考核优秀及优良的干部应予以奖励,奖金额度要提高,差距要拉大。通过重奖优秀,严罚末位,增强乡镇干部的责任感、危机感和使命感。
  二、在政治上予以支持。要加大培养和使用乡镇干部的力度,为他们早日成才创造条件,真正让乡镇干部有发展的空间,有干事的空间。要始终坚持“一线出干部”的原则,在干部的提拔使用上向基层一线倾斜,优先提拔在基层一线工作并且实绩突出的干部。当乡镇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时,一般应优先考虑实绩突出的乡镇优秀年轻干部,确保乡镇想干事的干部有机会,能干事的干部有舞台,会干事的干部有地位。要积极探索乡镇干部职级分离办法,对扎根基层、工作能力强且在乡镇任职年限长、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特别优秀的乡镇党政一把手,要积极推荐为县级后备干部;优秀的乡镇正职可积极争取副处级待遇,优秀的乡镇副职可以优先享受乡科级正职待遇。受职位数量限制暂时不能提拔担任实职的乡镇干部,可优先提任非领导职务。对在基层干得好的乡镇领导干部优先考虑调整到县直条件较好的职能单位任职。与此同时,还要通过不断强化和完善干部考察、考核、测评、评议制度,加强对乡镇干部的监督和管理。要积极试行干部任前公示制、离任审计制、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领导干部谈话诫勉制、末位淘汰制等制度,切实营造乡镇干部无私无畏、放手工作的良好环境。对工作成效不明显、工作实绩不突出、工作积极性不高的乡镇领导干部,经批评教育、诫勉谈话仍不改正,工作仍然推不上去的,予以降职使用;对考核处于末位的乡镇主要领导及相关领导干部,第一年予以批评教育,第二年将主要领导及相关责任领导予以降职使用,如再不努力工作的,降为一般干部,并将其留在原任职乡镇工作或调回县直单位使用;对不能摆正自身位置,与乡镇班子成员关系不融洽的乡镇党政一把手,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组织诫勉谈话,经教育不改的,降为副职使用或调回县里担任非领导职务。通过这些措施,努力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都能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三、在生活上予以支持。我们不能因为乡镇经济条件、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差,就放松对乡镇干部的管理,而应通过正面引导,以人性化的管理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针对乡镇干部的一些实际困难,主管部门要想其所想,帮其所需,解其所难,消其所忧,从关心爱护中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在农村工作第一线的乡镇干部存在的夫妻分居、子女就学、偏僻乡镇工作时间长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帮助解决。对夫妻一方在乡镇担任领导职务,另一方也在乡镇或基层一线工作,双方工作业绩都很突出的,可考虑把一方调到县城工作,以解决这部分乡镇领导的后顾之忧。同时,对夫妻双方都在基层乡镇工作,特别是家庭困难、子女就学难的,可将其一方调整到县城工作。对因客观条件限制一时不能解决或无力解决其困难的,要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取得他们的理解。我们要加强协调督促,以真正解决乡镇干部的后顾之忧,为乡镇干部更好地工作构筑一个良好的平台,要让乡镇干部住得下、心情好、干得欢。
  四、在教育上予以加强。要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有效整合培训资源,分期分批组织工作成绩好的乡镇干部外出学习考察,切实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选派外出培训干部等方面要适当向乡镇倾斜,同时,要充分利用县乡党校资源,加大乡镇干部培训和培养力度,按照乡镇干部“缺什么就学什么”、“最需要什么就教什么”的原则,坚持不懈地抓好乡镇干部的学习培训工作。要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妥善处理工学矛盾,引导乡镇干部端正对党的认识,对群众的认识,对自身工作和责任的认识,树立“无为就是过”的工作理念,不断增强乡镇干部的公仆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民主意识,努力提高乡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坚持教育与充实并重的原则,加大从大中专毕业生中公开招考乡镇干部和从优秀村干部和青年农民中公开招录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力度,重点把那些有改革意识、有经营管理能力和农业技术知识的乡土拔尖人才充实进七站八所。要实行凡进必到基层乡镇锻炼的制度,确保乡镇干部队伍永葆蓬勃生机与活力。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xingzhengguanlilw/6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