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行政管理论文

关于加强医院物价管理工作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1-02-26 15:58:44更新时间:2011-02-26 15:58:44 1

医疗服务收费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牵涉面较大的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医院的正常业务收入。医院物价管理是医院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收费的基础,加强医院物价管理,完善价格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法规,用足用好物价政策,不仅给医院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还会经医院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反之,如果医院不能严格执行国家的物价政策,多收费、乱收费,不但会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会影响医院的声誉,甚至威胁医院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一、当前医院物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少数医院领导对物价管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医院建设中只看收入,不看支出,缺乏加强医疗价格管理的主动,更多的是应付检查和处理投诉,对违反物价政策的现象熟视无睹,以致在物价检查中,被查单位或多或少地存在乱收费问题,这与医院领导对物价管理不力有关。二是物价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医院物价管理部门是近几年才逐步组建的,大多数物价管理人员由会计人员转行而来或兼任,缺乏物价管理的系统性理论知识。三是医患之间出现矛盾。由于医患之间缺少良好沟通,有些病人对医院收费存在偏见,对医院的合理收费产生了不同看法,如:一次性小床单及床单换洗,病人认为污染了,医院应该无限制提供,而不应该收取费用;特别是由于住院收费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医护人员因抢救病人等特殊情况,不能保证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段打印出一日住院清单,病人往往对当日清单产生疑义,甚至产生收费纠纷。四是物价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医院缺乏严格的医疗价格管理程序和严密的物价管理,财务制度混乱,私设小金库和设立帐外帐;经济核算不合理,收费和物价管理混乱,不同程度地存在扩大收费、自立项目收费、分解收费、重复收费、多收费等现象;收费标准涵括和界定的内容和范围不明确,造成医护人员理解上的偏差,在实际医疗活动中不便操作、难以把握,造成多收费或扩大收费标准。
  二、医院加强物价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工作领导。
  “看病贵”是群众关心的热点民生问题,医院的物价关系着医院和患者的利益,做好物价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卫生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医疗市场经济秩序不断完善和患者在医疗消费中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医疗物价管理应纳入治理医疗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各级领导要把物价管理纳入议事日程,加强对物价工作的领导。
  (二)加强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应该承认,有些乱收费不是医院故意的,是由于物价管理员的业务不熟练造成的,由于物价管理工作专业性、政策性较强,涉及面较广,加上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十分复杂,不但医疗服务项目多,而且其内涵相当复杂,一项收费标准中有含、包括、不含、计价单内和计价单外之分,一般情况下不容易掌握,在划价时往往不自觉地出现差错。因此,需要不断学习,加强医学、财务会计、管理知识的学习,用扎实的业务本领、高度的责任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沟通技巧来指导实际工作。
  (三)熟悉业务,减少患者投诉。
  为使病人满意,医院物价员首先熟悉业务,对院内所有收费的项目和价格做到心中有数,一般问题短时间内就能解决。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找出问题的关键,给病人耐心解释。对确实是医院存在的问题,及时退还多收的费用,向病人表示歉意。医院为方便病人投诉,应在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开设接待点,及时解答病人的疑问。只有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物价管理工作才会取得进步,病人投诉也将会减少。
  (四)完善制度,规范收费管理。
  建立健全价格管理责任制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把关,各司其职,各科室、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要与医院签订依法收费责任书。认真履行医疗服务行业倡导的“诚信、守法、对人民负责”的行业规则;完善制度建设,如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疗服务项目的病历记录和费用核查制度、住院患者费用每日清单制度、服务收投诉管理制度等等。
  三、规范医院收费行为的创新之举
  (一)物价管理网络化是规范医院收费行为的创新举措。
  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价格管理信息系统。医院物价部门将数据库中所有收费项目,逐一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和医保规定的准入报销范围进行认定,并由计算机专业人员负责价格管理系统性的程序编制及调查,物价管理人员整理医疗项目的标准化分类及收费标准,并负责录入、核对、修改、增补等日常工作册时借助医院信息系统授权管理,并复核后生效。门诊收费窗口只要录入所需项目名称和服务数量,病房护士只要按照医嘱输入项目名称和数量,系统便会自动计价。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医务人员收费的随意性,另一方面可以杜绝漏费、多收费现象,切实维护患者和医院的共同利益。
  (二)日常工作规范化是规范医院收费行为的长效措施。
  医院成立院长负责、其他院领导和收费处相关负责人共同参与的物价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物价管理工作。下设物价管理办公室,负责全院价格管理和日常监督检查工作,物价管理办公室设专职划员,配齐各科室的兼职物价员,从而形成医院、职能科室专职和兼职人员分工负责的收费管理网络,为正确执行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提供人员和组织保障。在此基础上,把责任细化落实到个人,明确规定各个岗位的工作范围、性质、内容、职责、明确部门之间的衔接关系,岗位有职责,考核有标准,奖惩有依据,从制度上规范医院物价收费行为。医院领导住手行政力量,制订推行收费管理的各项制度,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制度的具体执行和专、兼职物价人员的培训、指导。专职物价人员负责根据国家的物价政策,制订医院的各项服务价格,并负责对兼职物价员的指导,兼职物价员负责对各科室收费事项的具体落实。同时,为保证医院业务收入的“应收不漏”,应建立完整的符合医院的特点的管理流程。
  (三)物价监督制度化是规范医院收费行为的重要保障。
  物价监督是医院物价管理的重要环节。监督分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事前监督就是对收费数据库的日常维护,事中监督是指物价部门的工作人员,根据收费网络上在院病人的收费进行查询,对收费不合理和漏费的现象及时发现,及时通知科室更正或补收。事后监督则包括每月抽查一定比例的病历对收费进行审核,对存在的间题进行整理、归类并写出分析报告,填写科室整改意见书并跟踪改进情况,作出相应处理。对病人投诉中提出的问题依据病历进行核对,提出处理意见,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要求科室限期改正。做好工作检查记录,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要提出改进方案,保证收费工作合理化。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xingzhengguanlilw/6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