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职工文化是工会维护职工精神需求权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工会运用 “软件”工作方法来满足职工的情感需求,脚踏实地解决好职工的每一件“小事”,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同时为职工争取合法的闲暇时间。
关键词: 工会 职工文化 地位 作用
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梅奥评估霍桑实验后,提出了工业生产中的社会环境问题,提出了“社会人”的概念。他认为,生产条件、工资报酬只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位因素,第一位因素是同职工的士气有关,而士气又同职工的心理、情感满足度有关。职工的满足度越高;士气越高则劳动生产率就越高。新生代农民工对于“社会人”、“自我现实人”以及 “文化人”的追求,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父辈仅仅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因此,要把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需求权迫切提到工会维权的日程上来。
一、职工文化是工会维护职工精神需求权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文化,是三个人的集合体(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 风俗、习惯、代表人物,以及由这个集合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
职工文化是指企业为满足职工精神需求,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而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和娱乐活动。它包括职工文化管理和职工文化活动。
职工文化活动主要有三方面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和娱乐功能。教育功能是指职工文化必须使职工个体获得生存素质、发展素质和享用素质;社会功能是指职工文化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促进社会的和谐;而对于工会而言,强调的是职工文化的“娱乐功能”。过去我们在强调职工文化的教育和社会功能时,常常忽略了它的娱乐功能,因而,在提倡寓教于乐时,也出现反对单纯娱乐的倾向。其实,现代生活使我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职工中的不少业余活动,常常因为它能给人以轻松愉悦、自我发泄而为职工们所欢迎。职工文化要靠娱乐性吸引职工自愿参加。对工会来说,职工文化虽然负有思想道德教育、提高职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基本任务。但是,这一切都必须以丰富多彩,职工喜闻乐见,并自愿参与为基础。工会所具有的群众性组织的特点,也决定了它的一切活动都不能采取强制性的方法要求职工参加,而只能靠活动本身的吸引力来引导职工自愿参加。
娱乐性是职工文化吸引力的源泉。职工们参加文化活动一般出于娱乐、学习知识和提高觉悟三个目的。但这三个目的并不是均等的。为获取知识而来的人是有的,但这是少数;为提高自己思想觉悟而来的人则更少;绝大多数职工参加文化活动的动机是娱乐消遣。因此,娱乐消遣就是职工文化的磁极。要增加活动的吸引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强活动的娱乐性。
发展职工文化可以丰富职工多方面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美化生产生活环境,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高管理效能。所以,职工文化也是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载体,是提升职工素质的平台。
二、利用职工文化平台提升职工素质
素质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指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广义指的是教育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职工素质建设就是指职工“身心特征及基本品质”的培养。
2008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与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和工会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2009年3月,全总出台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上程的意见》,提出“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主要有6大任务:大力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力提高职工的民主法律素质、大力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力提高职工的技术技能素质、大力提高职工的健康安全素质、大力提高职工的社会文明素质,而6大任务中以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职工文化所开展的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恰恰为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提供了合适的平台。工会通过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包括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橱窗、“职工书屋”、“创争活动”、读书演讲、技术技能比赛、知识竞赛、文艺创作、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各种活动,全面落实实施职工素质建设的各项任务。
开展职工文化活动过程中坚持四项活动原则:一是业余自愿的原则。开展职工文化活动不搞强迫命令,而是鼓励有条件的工会组织和有兴趣爱好的职工群众自愿参加,同时,基层工会要正确处理好开展活动与生产、工作的关系,一般要求在业余时间开展职工文化活动。二是形式多样的原则。职工业余文化活动不同于专业文艺团体的演出,职工文化活动重在参与,不拘形式,只要是职工喜闻乐见、健康活泼、符合时代要求的,都可采用。三是健康有益的原则。开展职工文化活动要有益于职工的身心健康,要寓教于乐。四是勤俭节约的原则。我们在开展职工文化活动的过程做到一切从俭、节约费用,能自己动手的尽量自己动手,能不花钱的尽量不花钱,把有限的工会经费用在刀口上。
三、 运用 “软件”工作方法来满足职工的情感需求
工会在调动职工积极性方面除了注重开展形式新、品位高、影响大、效果好的所谓轰烈烈“硬件”活动外,更重要的还要默默无闻、扎扎实实地运用 “软件”工作方法来满足职工的情感需求,脚踏实地解决好职工的每一件“小事”,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施展威力,然而行人为了低御北风的侵袭,却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徐徐吹动,行人只觉春暖身上,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和北风目的一样,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同,结果相反。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真诚友善的工作方式比强硬简单的工作方式更有效。因此工会干部要科学地应用这个方法,工作中摆脱那种高高在上,盛气凌入,我说你服,我打你通的工作方法,要满腔热忱,和风细雨地运用朋友式的恳谈、交心,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多点人情味、少点火药味,成为职工的知心朋友。
四、为职工争取合法的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是指人们在劳动时间之外,除去满足生理需要和家庭劳动需要等生活支出外,剩余下来的可由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
闲暇时间对于维护职工精神需求权的重要性,不亚于工资收入对于职工的经济权和生存权。没有闲暇时间,职工的精神需求就无从谈起。因而,在新生代农民工、80后越来越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主力军的今天,为维护职工的精神需求权、争取合法的闲暇时间,不亚于为维护职工经济权、生存权而争取的工资报酬,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比工资报酬更重要。
按照2008年我国出台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用人单位日工作时间超过一小时,甚至三小时?又有多少用人单位月加班时间超过三十六小时?据报刊披露,深圳富士康月加班时间甚至超过一百小时。我们可以算一笔账,一个深圳富士康职工如以每周休息一天计算,每天除用八小时睡眠和一个小时必要的生理需要外,平均下来每周的闲暇时间只剩11. 4小时。据《北京蓝皮书:2001年中国首都发展报告》显示,当时北京市民每周闲暇时间为50小时。相比之下,富士康职工哪里还有闲暇时间用于满足精神需求?
为职工争取合法闲暇时间,限制加班时间,满足他们用于精神需求已成为工会维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xingzhengguanlilw/18520.html
下一篇:做好工程档案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