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清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道路交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西宁市道路交通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措施,使城市交通达到安全、快捷、畅通。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秩序,交通治理,发展策略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urban population increase, the urban road traffic facing more and more proble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xining city based on the road traffic, and probes into the urban road traffic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measures, make the city traffic to safe, quick, clear.
Keywords: urban road, traffic order, traffic managem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D03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西宁道路交通的基本情况
西宁地处青海东部,黄河支流湟水上游,四面环山,三川会聚,具有青藏高原东方门户之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道路通,百业兴。”作为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交通中心,西宁交通的发展对整个西宁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建成区面积75平方公里,3年来,西宁市城市道路设施总投资高达20亿元,西宁市建成区内道路总长422㎞,道路面积1116.5万㎡,路网密度4.94㎞/ k㎡,道路用地率为14.9%,人均道路面积14.4㎡/人;现状干道网密度为2.63㎞/ k㎡,平均干道间距761m。截至2010年12月23日,西宁市机动车保有量为219436辆,新增机动车43825辆,同比增长18.8%,其中私家车占有量达90%,按照近几年的增长速度,保守估计,到2015年,西宁的机动车保有量将超过35万辆,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后,道路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增多、市民出行不便等交通综合问题,这将给西宁的
城市规划、道路交通带来极大的压力,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提前着手,应对机动车激增可能带来的种种问题,尤其在治堵方面,更需要提前规划。如何改善城市道路交通,加强
科学管理研究已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它关系到未来城市几十年的交通发展战略。
二、城市交通秩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路网和车辆增长比不合理。随着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逐年增长,交通流量快速增长,受城市东西川和南北川“十”字形带状布局的限制,私家车的快速增长和外埠车辆进入市区的增多,城市交通压力日趋严峻。截止2008年底,全市道路面积为910万㎡,机动车保有量为17万辆,2009年上半年机动车保有量增加了1.5万辆,增长10.7%,而城市道路面积只是通过街景整治增加约1万平方米,增长1.1%,机动车增长率是道路增长速度的10倍。
2、道路性质和功能不明确。西宁市的干道系统过境交通、客运交通、货运交通层次模糊、功能不清,使中心城区成为过境交通的中转站,城市主次干道客货运输流和人流交织混行,各类专业市场和长途客运站集聚市区,车流和人流的密集混行加剧了市区交通拥堵。3、外来车辆禁行政策缺乏。自1990年以来西宁市客车年均增长率为12.94%,货车年均增长率4.41%,客货比例已由1990年的0.46:1调整为目前的1.51:1,虽提高了城市的机动化水平,刺激了客货运输量的增加,也刺激了外来机动车辆的流量和流向,使各种外来客货车辆大量涌入市区,加剧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4、公共停车场滞后。西宁市拥有公共停车场294家、停车泊位1.4万个(其中:地面停车场110 家、停车泊位5300 个;地下停车场22 家、停车泊位 1030个;利用人行道停车的 52 处、停车泊位 4930 个;利用行车道停车的 110 家、停车泊位3240 个),路外停车场占44﹪,占道停车占56﹪。一方面是机动车辆逐年大幅度增加,一方面是停车场、汽车库规划与建设滞后,或者分布不合理,甚至改变功能,有的是闲置未启用,浪费了资源,致使停车难的矛盾日益突出。另外相对于现有汽车保有量以及城市汽车数量的增长趋势,静态交通设施缺乏,尤其在宾馆、商场、医院、购物中心等繁华地带,很多车辆停靠在人行道和机动车道边,降低了城市道路通行能力。5、行人横穿道路设施缺少。西宁市的人行横道的平均利用率32.9%,部分道路利用率很低,交叉口行人违章率较高,部分交叉口的行人违章率超过了40%,主要是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缺少,尤其在城市车辆运行的高峰时段,比如职工上下班时段,学生出行时段,区域居民出行时段,外来人口出行时段等都会造成行车速度缓慢,影响了社会效率并加重了大气污染。6、交通管理手段落后。西宁市市区平面交叉口164处,有信号控制交叉口78处,行人过街信号控制交叉口17处,手触式人行信号灯2处,主要道路交叉口基本上采用了信号灯进行交通管理,部分交叉口设置了电子警察装置,灯控设施目前还停留在单点控制的状态,缺乏线控、面控等先进的交通管理手段与设施。城市交通流的组织与管理仍比较粗放,像单行、限行、禁左等行之有效的交通管理与组织手段应用较少,加之交通安全设施不到位、路面管理力度不大、交通违法行为处罚不到位等原因使部分路段交通拥堵成为顽症。
7、交通设施建设缺乏前瞻性。城市道路建设对城市公交、行人及自行车重视不够,相应的交通设施如公交专用道、港湾式停靠站、天桥、下穿式地下过街通道、自行车停放等在建设前期缺乏考虑。再加上地下管线建设无序,道路重复开挖现象普遍,影响了道路通行能力。三、改善交通秩序现状的几点对策
(一)平衡路网和车辆的增长比。西宁市路网布局受“三川一水”水系的分割、带状城市布局的限制和兰青、青藏铁路干线、宁大铁路支线的影响,路网密度已达到规范,干道分布较密集,路网成网率低,节点通行能力弱,“干路系统空间布局不均衡,道路通达性不高,制约了路网整体效能的发挥。由于受西宁地域地形的限制,大量修建平面道路是不实际的,所以今后除修建断头路、小街小巷道路外,主干路和次干路要考虑立体交通,逐步修建城市高架路。
(二)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合理规划和设置公交路线、场站,确实实行“公交优先”的原则,大力发展“大公交“。首先要建立规范的财政投入和补偿机制,对场站建设、车辆装备的配置更新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尽量为群众提供快捷、清洁、舒适的服务;对一些规费尽量减免,对一些承担社会义务及接受政府指令开通的亏损线路进行财政补贴,使群众选择公交出行的费用下降,提高公交出行比例。其次,扩大公交服务区域,将原来滞后于城市发展的公交线路按照环泉州湾的需要进行整合,构建大泉州公交体系,方便群众的出行。再次,提高公交科技含量。如实行公交“一卡通”;配置公交车电子显示屏、语音报站服务器和安全监控器;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建立现代化车辆调度体系;提供高质量的电子站牌和路况等城市交通信息服务。(三)在充分利用现有停车场所资源的基础上,修建停车场。
一方面规范管理,挖掘潜力,统筹现有各类停车场(库)资源。对现有各类停车场(库)实行全面对外开放,让被挤占或挪作他用的停车场及因其他因素关闭的停车场尽快恢复停车功能。部分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在满足本单位及外来办事车辆停放的基础上,本着自愿的原则,可参与对外开放行列,**相关手续后,对停放车辆实行收费管理。同时要完善各类停车场(库)基础设施。按照停车场(库)建设标准,设置各类交通标线、标志,并合理确立进、出口,理顺连接道路的通道,尽可能减小对道路交通的干扰。同时,通过电子诱导屏,告知驾驶人停车场(库)方位、总泊位数、余泊位数等信息,引导驾驶人规范行车、有序停放车辆。全面清理并严格控制占道机动车临时停车场。要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对市区现有占道机动车临时停车场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和优化调整,严格控制审批新的路段,并定期进行动态评估,确保设置符合规范要求。 另一方面均衡布局和合理控制城市存量土地,充分挖掘闲置土地潜力,增加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总量,计划在老城区东大街、大十字、西门口、小桥大街、城西区主要街道开发建设停车场57个,停车泊位2951个;自建停车场20个,停车泊位2000个;对外开放停车场59个、停车泊位3731个;重点建设新宁广场、胜利路、南关街、园树、青藏花园等停车场。在解决停车场总量需求与供给深层次问题上,应加大停车场(库)配建力度,调动社会资源,对企事业单位已建成的停车场给予一定的刺激政策,全面向社会开放停车场对外服务,同时,尽早出台《西宁市停车场管理办法》,明晰停车场整体规划布局、经营与建设、管理主体等,为停车场的健康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最后,本着“路内高于路外,室外高于室内,中心区域高于其他路段,白天高于夜间”的原则,完善停车收费价格体系。对占道机动车临时停车场采取设立咪表、IC卡等方式,实行计时收费,减少停车压力,加快周转。 (四)解决行人横穿道路设施缺少问题。一是建设绿化带隔离设施,将现有的行道树坑变为绿化带,将路幅较宽的路段中央设置绿化隔离设施,即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又起到隔离作用。二是建设行人过街天桥,位置尽量靠近公交站点,并设置中间隔栏加强行人过街管理。
(五)、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建立交通安全宣传的广泛阵地和长效机制,逐步提高市民的交通文明意识。一是公安交管部门要通过举办大型宣传咨询活动,在有条件的路口、广场设立宣传栏、广告电视,利用宣传车在主要街道广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安全出行常识,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二是新闻宣传部门要对城区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疏通保障工作进行系统、深入的报道,加强舆论引导;同时曝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三是各单位要将交通安全教育列入夜学会内容,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四是各中小学校要将交通安全列入学生安全教育内容,通过组建少年警校、参与交通岗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
道路交通在发展,交通管理也必须不断适应新的需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西宁市的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一定会提升到一个更新的高度,道路交通现状也必将大为改观。
参考文献:[1] 朱文科 《浅谈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与管理的关系》[2] 黄盛冬 邹仕俭《浅谈如何改善道路交通的环境》《法制与经济》-2006年10X期, 123页[3]《 中小城市实施“畅通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王玮《城市交通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xingzhengguanlilw/15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