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刑事诉讼法论文

证据科学杂志

发布时间:2014-04-01 11:55:37更新时间:2014-04-01 11:56:11 1

  《证据科学》杂志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政法大学主办、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学术性期刊,2007年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目前该杂志为双月刊,每期128页。邮发代号:82-878。

  《证据科学》立足于证据法学、法庭科学、医事法学理论与实务领域,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宗旨,结合我国立法、司法实践,广泛参考发达国家和地区证据法学、法庭科学、医事法学以及相关边缘交叉学科领域的前沿理论、判例学说、研究成果,研究证据科学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和重大法律问题,为我国证据科学、医疗纠纷诉讼立法和司法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根据,提升我国证据科学、医事法学的学术水准。因此,《证据科学》将主要刊登国内外研究人员的理论研究、实务实证研究成果,注重前沿性、学术性、实用性,对热点问题、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对现实热点问题将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

  本刊邀请我国相关学科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担任编辑委员会委员,这些专家学者既是我刊策划选题的积极参与者,也是我刊发表的学术稿件的把关者。我们将承诺向您展示严谨、科学、前沿的研究论著,是您了解相关学科理论知识体系和研究进展的最好平台。

  本刊主要面向证据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教学人员和法律实务人员,欢迎您向您所在的单位以及您的朋友推荐和订阅。欢迎您给我刊投稿,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期刊名称:证据科学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国际刊号ISSN:1674-1226

  国内刊号CN:11-5643/D

  出版周期: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16开

  历史沿革:法律与医学杂志

  现用刊名:证据科学

证据科学

  【获奖情况】

  1999年获北京期刊版式、封面设计优秀奖

  【栏目设置】

  目前设证据法学、法庭科学、医事法学3个板块,开辟专论/述评、学术前沿、学术研究、案例评介、实证研究、法官说法、学术争鸣、科学证据、域外法学、学位论文等栏目。

  【投稿须知】

  (一)来稿请以书面形式寄至本刊编辑部,请不要直接寄给编委或编辑个人,以免影响稿件审读;文章如被采用,本刊会联系作者并发送相应的电子稿。

  (二)来稿请注明是否专投本刊,有关作者姓名、学位、职称(职务)、单位及详细联系方式的个人资料请另附一页说明,不要书写于正文中,以便专家进行匿名审稿。

  (三)来稿请在正文前加列“摘要”与“关键词”。摘要采用叙述式,为文章主要观点之提炼,字数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内;关键词一般为3~5个。同时请附上英文标题、作者姓名

  汉语拼音、作者单位英文名称、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注意与中文部分对应。

  (四)作者简介为第一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学历或学位,职称或职务,研究方向,可公开的电子信箱(E-mail)、电话(Tel:86+区号+

  电话)、博客(Blog)等。如有资助课题及通信作者,可附上资助课题名称及编号、通信作者等。课题需附课题证明复印件,第二作者为非本单位的,应附作者亲笔签署的同意署

  名文件。

  (五)本刊提倡一稿专投,首次发表。凡于三个月内未收到本刊的“稿件录用通知”者,请自行处理。在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前,凡文章已在其他公开出版物或互联网上发表的,

  请作者务必及时通知本刊。

  (六)本刊对所发表的文章享有两年的专有使用权,包括以论文集、繁体文本、电子文本等形式出版发行,其期限从稿件正式发表之日起计算。作者如不同意该约定,请在投稿时

  予以明示。

  (七)本刊对所发表的文章享有专有出版权,且直至法定版权保护期满。一切以营利为目的的复印、照排、节选、电子刊物选用等各种形式的复制,须事先征得本刊的书面许可。

  【最新目录】

  1.2011年中国证据法治前进的步伐张保生,常林

  2.强制医疗程序的诉讼化建构--基于强制医疗程序行政化色彩的分析朱晋峰,宫雪,ZhuJinfeng,GongXue

  3.论我国刑事医疗过失鉴定的困境与展望谈在祥,TanZaixiang

  4.电子病历证据运用相关问题探讨翟方明,haiFangming

  5.《侵权责任法》背景下医疗损害鉴定程序改革研究陈小嫦,ChenXiaochang

  6.基层医疗机构医疗纠纷现状实证研究--对东莞市4家基层医院的调查李大平,LiDaping

  7.美国医疗过失诉讼中的病历审查杨天潼,王旭,YangTiantong,WangXu

  8.我国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研究述评(2002-2012)李平龙,肖鹏,LiPinglong,XiaoPeng

  9.医疗损害鉴定的现状、困境与展望--首届医疗损害鉴定学术研讨会综述张冲,陈敏

  10.论证明妨碍在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的适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58条为视角谷佳杰,GuJiajie

  1.“王朝案”中的证据法难题及其破解万毅,WanYi

  2.揭幕意见裁判主义——诉调对接的事实基础与事实认定陆而启,LuErqi

  3.秦代刑事证据在诉讼程序中的运用张琮军,ZhangCongjun

  4.诉讼对抗与笔录类证据的运用马明亮,MaMingliang

  5.我国刑事笔录类证据制度探析邓陕峡,DengShanxia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xingshisusongfalw/34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