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教学模式,大都还是采用先讲例题,再训练的方式。 而训练也就是学生做题,老师再讲解而已,极度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因此学生才会普遍感觉应用题比较难学,不易学,而教师也会感觉到应用题比较难教。 这也是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应用题兴趣的主要原因,而教师为了提高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质量,则往往采取“题海战术”,不利于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与掌握。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应用题教学的重要意义,勇于突破传统成就的教学模式,不断进行积极的改革,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应用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善于情境的创设,教学活动的创新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能力、应用实践能力,提高其综合素养。
关键词:人民教育发表论文,小学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
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问题比较单一;“类型化”问题比较严重,学生对应用题的解答过程千篇一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又未能重视语言教学的作用;教师往往忽视了对问题的实际意义与数学概念等的理解,缺乏对学生逻辑思维与思考能力的培养,导致将应用题的处理机械简单地变成“变际问题——数学问题——数学式子”的纯粹问题模式,而学生仅能程序化地接受,致使本应饶有趣味的应用题教学失去了其应有的活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进而导致应用题的教学与学习较费力,学生也会更加困惑、郁闷。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分析
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题型,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占有小学数学比较重要的一个位置。 小学数学教师应提高对应用题教学的关注与重视,勇于打破传统老旧的教学模式,结合新时代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从而不断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实效,最终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掌握、实践应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学,必须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与能力。 所以,数学应用题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且融洽的课堂教学与学习氛围,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与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与组织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不断活跃并拓展思维方式与能力,主动进行应用题的学习与探索,勇于创新寻求解题方法等。
(二)教师应善于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是比较常用且实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教师应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热情,促使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从而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应用题的学习之中。
例如:教学中可依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身边世界的真实情况的问题情境。 以平均数知识点为例,教师就可以这样创设情境:比较两组学生的口算成绩,A组:张晓、刘斌、王华、李丝丝、王明,每分钟的口算数量分别为:12,17,18,19,14;B组:李文、胡兰、方方、陈平,每分钟的口算数量分别为:20,16,15,13。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与讨论,怎样直接且有效地比较出口算成绩。
以这样实际的场景创设,将学生快速带入学习状态,从其身边熟悉的事件入手,比较容易被学生理解与接受。 这是一种比较有效且实用的教学方法。
(三)将应用题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应来源于生活,且最终为生活所服务。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创设,善于引入生活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这也是因为,小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对枯燥、单一的课堂教学不易产生兴趣,甚至会厌倦,所以教师应善于设置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将应用题教学同丰富多彩的生活相联系,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其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探寻应用题学习分析与解决的方法,促进其学习效果的提高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这样,学生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也会比较容易理解并掌握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例如:教师可提前准备一些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件:积木等;将积木分为不等的三堆,分别为3块、7块、5块,然后引导学生如何将每堆积木分成相等的数量。这样,学生在乐于动手的同时,不断地交流与讨论,最后教师依据学生的答案进行演示,可以将三堆合起来再重新平分,也可以从第二堆移出2块给第一堆。 接着,再引入平均数的相关知识,体现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形结合地进行思考。
参考文献:
[1] 娄方军.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法[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8年05期
[2] 陈占奎.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新课程学习(上) 2011年04期
[3] 罗远池.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探讨与研究[J]. 新课程(中) 2011年07期
[4] 吴细玉. 小学数学应用题—变化题教学之我见[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年22期
[5] 马敏军.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例谈[J]. 考试(教研版) 2007年08期
[6] 胥宝凤. 基于新课改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浅论[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年06期
[7] 杨洪杰.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年16期
[8] 孙中华.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环节的设计[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7年01期
上一篇:金秋杂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