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小学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农村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4-03-15 10:10:42更新时间:2014-03-15 10:11:44 1

  当前,教育界已意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并且强调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从小抓起。小学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摘要:当今,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新时代公民必备的能力之一。然而,在我们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和信息传递的不足与外界的交往严重不足。针对这群体目前不佳的“口语交际”教学效果。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提高口语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学语文,口语教学,方法探索

  一、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意义

  (一)口头表达能力是语言实践的基本功。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口头表达能力比书面表达更为重要。人际交往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如交谈、讨论、会议等,都离不开口头表达。

  (二)口头表达能力是书面表达能力的基础。

  从人类语言的发展过程来看,一般总是遵循由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发展规律。只有把话说清楚了,才能把文章写清楚、写通顺。

  (三)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儿童思维的发展同他们的语言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必须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

  二、小学口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训练有效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有效的口头语言表达应做到有内容、有条理,还应注意口齿清楚、声音适度。

  (二)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

  说话是以听话人的存在作为前提,所以一定要与受话者的反应相结合,切不能“旁若无人,熟视无睹”,应随时注意反馈并作适当调整,以提高语言语文的交际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

  良好的说话习惯与提高语文交际能力,以及训练有效的口头语言表达是相辅相成的。

  三、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措施

  (一)营造情境,激发热情。

  要营造和谐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热情,这是关键的关键!首先应从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入手。学生一旦对交际话题产生了兴趣,就会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口语交际中去。

  营造情境的途径常有以下几种:

  1.活用教材。

  在各学段教材中,除了利用好专门的口语交际话题,还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资源,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中适当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挖掘口语交际话题。

  ①从课文的对话入手。②从补白课文内容入手。

  2.体验生活。

  ①走进社会,拓宽口语交际的生活源。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要有意识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交流,丰富学生的交际语言;或适当地布置一些交际作业,让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生活实践中进行交际,切实提高交际能力。教师的工作着重在引导学生说话有礼貌、态度大方,听别人讲话要认真耐心方面。这样做,何愁不能切实提高交际能力?②捕捉灵光,满足学生的倾诉欲。如果说有组织、有计划的拓宽口语交际话题是进行口语交际的重要策略,那么捕捉生活中的偶发事件,进行即兴的口语交际训练更能满足学生的倾诉欲,增强交际的灵感。一次偶然的遭遇,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一项令人惊叹的成果,都会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此时,学生会产生很强的倾诉欲望和沟通冲动。教师要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二)在日常生活中勇于表达。

  社会就是一个大课堂,只要意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就会在这个课堂里学到自己所缺少的知识,就会掌握更多口语交际方面能力。例如:教师做好榜样示范,同学间交涉沟通。生活中交际涉及到每一个角落,在各个角落里都有不同的语境,都有可能有我们参与的场合。只要是我们参与的我们就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我们就发有权利表我们的意见和看法,只要有胆量表达,就有可以在生活中得到无数的锻炼,就可以在表达的过程中逐渐得到提高。这一系列的活动都会为我们提供服务,只要勇于表达。我们就会对生活充满自信培养反应能力。

  (三)充分互动,学会沟通。

  只有充分地互动,才能学会沟通。口语交际教学的互动方式很多,其中较为基本的有:①生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交换思想的过程。②师生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决不是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式互动,也不能只停留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范围内,而应该转换角色,开展平等交流。教师应该与学生融为一体,做交际活动的组织者,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③群体互动。指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或者全班式的集体讨论,甚至包括走出课堂与社会交流。这种方式,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接触的人更多,探究问题更深入,效果会更明显。

  (四)授予方法,发挥主导。

  在交际方法的指导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地教给学生必要的听说及交际的方法,让学生敢于表达,善于倾听,乐于交际。

  1.悉心倾听。

  在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交代必要的陈述性知识,还要让学生知道,听时切莫“有耳无心”,不能因为不“说”而放弃思维,要对对方的话及时归纳和概括。听一个句子时要抓住句子主干;听一段话时,要抓住段落的主要意思;听较长的几段话,要抓住每段的主旨,然后加以概括综合,归纳出整体的大意。在高年级听的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听记、听写、听说训练,必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组织表达。

  在听的教学中,首先要抓住主旨来“听”,那么在说的训练中,我们要求学生首先要紧扣主旨来“说”。主旨或者观点的提出要鲜明,提纲挈领,然后再想一想从哪几个方面展开,围绕一个中心用最简练的话概括出每一段的小标题,最后在每一个小标题下,再想想如何组织这一段话。这样说出来的一段话,才会条理清晰、纲举目张、通顺流畅。

  其次,在表达时要有意识地运用语音、语调、节奏、重音等加强表达效果,使语言凸现层次美、变化美、个性美。

  (六)多方面评价。

  对小孩子的评价应当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从各个角度评价孩子们的优点。用欣赏的眼观看待拥有不同特长的孩子,别让孩子们某方面的天赋被扼杀在框架是的教育模式下。让孩子成为拥有一技之长佼佼者。

  总之,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讨研究,才能把农村口语教学落到实处,才能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文海明.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上海教育,2009.08.

  [2]石国利.小学语文说话教学有效性探索.当代教育理论研究,2010.0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xiaoxuejiaoyulw/33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