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任工作是学院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想通过案例评谈谈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班主任,案例,评析
一、处理偶发事件
案例(一):化尴尬为愉悦
事件过程:老师上课看见学生在睡觉轻轻走过去用手敲了一下学生的头,学生猛然惊醒很愤怒的说老师你知道吗有句术语是这样说的男不摸头女不摸腰老师尴尬顿时气氛紧张。
处理过程:
1、老师听学生说过后脸上一直带着微笑和上课的同学分享了一个自己旅游的经历。
2、有一次暑假在成都爬青城山爬到半腰山时就有一个铜头小孩这个铜头小孩头很亮很光路过的人都会忍不住用手去摸摸它因为民间传说讲“摸摸小人头幸福在后头。”
3、学生们都拍手大笑了,这位睡觉的学生也在暗自发笑。
评析:学生和老师在语言和行动中发生正面冲撞是常见的事情用类似的事件转移学生的视线就会化解矛盾的进一步升级。
案例(二):好坏没有绝对标准
事件过程:上课铃响了,学生上课迟到了,老师问你为什么迟到,学生说我去玩了,老师说那你怎么不再去玩呢?学生扭头就走了。过会学生直接不喊迟到就直奔他的座位。眼睛直盯老师,老师继续讲着他的课,下课时老师对学生们只讲了一句话今天这位学生的对错你们是知道的我希望他对今天的事有个交代。下课……
处理过程:
1、学生离开座位走出了教室
2、上课铃响了,不一会这位学生的班主任带着他来到了教室,学生很诚恳的给上课的老师敬了个礼然后拿出个纸团请同学们安静听他对刚才上课发生的事情做个深刻的检查
3、老师会心的笑了,同学们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评析:学生当中有很多性格倔强的人因为说话不当可能会有些难以让老师接受,但学生就是学生知道自己错了就是好学生,好坏没有绝对标准。
案例(三):这种事再也不会发生了
事件过程:甲同学上课不听从小黄老师多次劝告,仍然与人讲话,小黄老师气得没法,动手打了他的头。
处理过程:
1、班主任找小黄老师一起分析这件事,并对他说了几句话:“打学生是教师最无能的表现,威信不是靠打出来的,打了学生,损害最大的是老师自己的形象,一动手,即使原来佩服你的学生也会跑到你的对立面,再差的学生也有自尊心。”
2、当晚,班主任去甲同学家赔礼道歉,得到了甲同学家的理解与原谅。
3、第二天小黄老师与班主任会面,小黄老师主动愿接受班主任的指导下,处理好这件事。
4、小黄老师向家长和甲同学赔礼道歉,并约法三章。
5、新一天,小黄走上讲台:“保证这种事再也不会发生了”,掌声响起来了。
评析:班主任老师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大局出发,并遵循教育心理学规律,才能处理好班级出现的突发事件。
二、主题班会工作
案例(一):自我介绍(新生刚进校)
活动过程:
新的集体刚刚组成,一切都是陌生的,包括班主任面前的学生和学生面前的班主任。每位同学在台上亮相1-2分钟,介绍姓名、从何处来、生活经历、特长、性格、希望打算等
具体作用:把档案上的情况和眼前活生生的学生对上号,取得直接的印象;印证一下初选班干部的人选是否妥当;从学生的普遍性情绪、希望、打算、兴趣、爱好中发现这一新班的特点及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便于日后开展工作。
评析:同学之间解除拘谨,相互初步了解,表现和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了解今后:班级工作的意向和基调。
案例(二):专业特色主题班会
活动过程:
表演艺术专业班的部分学生不敢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总怕出丑,总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老师就借助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音响、钢琴等用励志歌曲《怒放的生命》导入主题班会“秀出你的自信”通过几个学生(同学个人上台表演)的专业才艺表演让学生们评价表演学生的优点所在。
具体作用:通过班会活动,使学生能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建立自信心,以健康心态面对人生,迎接挑战;通过歌舞表演的方式,感受被他人认可的快乐,建立自信,同时学会欣赏他人,接纳他人。
评析:以专业特色为平台,通过表演才艺的方式来向表演的学生提优点,开展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彰显了学生个性,体现了高职教育理念,融合了“知行合一、德技双馨”。
三、表扬和批评案例
(一)、班主任批评的方法与艺术
案例:不是批评,胜似批评
事件过程:
“一件白衬衣被弄脏的事件”:甲同学早上漱口不小心将水溅到乙同学身上,甲同学向乙同学当面说对不起,乙同学不依,扯下甲同学披在身上的白衬衣在地上踩。甲认为欺人太甚,要求老师要乙同学把这件白衬衣洗了,然后当着全班同学向我赔礼道歉。
处理过程:
1、调查情况属实。
2、思考解决方法。要么按甲要求责令乙同学洗衣服,作检讨,性子倔犟的女生恐怕不会接受,要么劝说甲放弃原来要求,以忍求和,这无异乎是非不分,支持错误一方。
3、解决最佳方法。班主任午休时间洗净晾干、折叠好,次日早读将叠好的衣服当着全班同学交给甲并讲清楚昨天班上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问题就这样干净利索地解决了。
评析:可见批评也有艺术性,绝非把学生痛斥一顿,讽刺挖苦一番,以泄一时心中怒火所能凑效。
(二)、班主任表扬方法艺术案例
案例:改革评奖制度,激励人人上进
传统方法:优胜劣汰,采用投票指定协商等方法择优而定。它起不到激励人人上进的作用。基础好的会轻而易举获得优秀称号。可是中等生尤其是后进生就只能“望优秀兴叹”了,他们几乎没有“出头”之日。因此,容易自卑,丧失进取心。
改革做法:每学期初,根据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考核成绩,把全部同学分成若干个子组,每组由几名水平相近的同学组成。到了期末,再根据学生个方面的新成绩,排出组内各成员名次,班里的各种评奖均依据学生再组内的名次决定,各组学生处在同一名次者,获奖机会大体均等。
评析:打破了上等生垄断获奖项目的局面,为上、中、下三种水平的学生创造了大体均等的受尊重、受肯定的机会,形成了公平竞争的局面,使每个同学都有压力和奔头,从而能激励每个同学奋发进取。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师评职称论文范文
下一篇:月期刊网小学教育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