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小学教育论文

教师论文发表小学作文教学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3-11-30 10:19:33更新时间:2013-11-30 10:21:26 1

  本文是一篇小学作文教学论文范文,论述了如何让小学生作文时说真话、吐真情。小学教师论文发表期刊推荐 《小学教学参考》由成立于1962年的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主办,广西教育学院主管,曾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广西社科优秀期刊。以小学语文、数学 两科为主, 兼顾其他各科的教辅类刊物(设有语文版、数学版、综合版)。
  摘要: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要求,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说真话,吐真情,写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作文来。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笔者认为:教师应从引导学生乐于说出真心话,讲出真感觉;走向现实生活,参与实践活动;勤于观察,广泛阅读,用心积累等三个方面入手,才能真正让学生彰显个性、抒写真情,改变学生作文难、难作文的现状,创造一种兴趣盎然、不写不快的美好境界。学生作文时就能做到说真话,吐真情了。

  关键词:学生作文,说真话,吐真情

  小学作文教学是一个难点,原因在于学生经常脱离生活实际,写一些缺乏真情实感,假话、空话、套话的文章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习作时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说出真心话,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说真话、吐真情,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呢?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作文教学案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反复实践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供同行共同磋商,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放飞心灵,培养个性

  (一)消除顾虑,引导学生乐于说出真心话

  目前许多小学生普遍认为作文是应付的,老师要求写什么,我就得写什么,老师要求怎样写,我就得怎样写。因此,作文往往是封闭的,不是开放的,这就造成了学生习作的种种顾虑:怕离题,老师不高兴;怕材料不新,老师不给高分;怕字数不够,老师会批评……总之,学生是在绞尽脑汁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因此,交上来的作文是真心话很少。要让学生的作文富有个性,必须做到“我手写我心”。如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记在×××时期生活里的一点收获。在教学时我积极引导学生要说真心话,要是自己真正的一点收获,不能胡编乱造,哪怕是帮妈妈洗过一次碗感到高兴也是一种收获,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老师才会信服。由于指导得当,学生都放手大胆写出了自己的真正收获,各具特色。

  (二)敞开心扉,鼓励学生乐于讲出真感觉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敢想敢说,可在作文时,却表现为思路狭窄,总是“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碎铅笔头”。即使写出来,往往也是如出一辙,千人一面,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让学生走出与众不同会遭人讥笑的心理误区,要有一颗包容之心,能容纳下学生的奇谈怪想、异想天开,不能对他们某些超出常情、有违现实的前卫想法一概否定,视为异端,从而一棍子打死,我们应积极肯定、接纳并加以引导。我们要让学生想自己所想,说自己所说,写自己所写,走出人为的误区,摒弃那些陈词滥调,做到思路开阔,构思新颖奇特,写出极富个性的作文来。

  二、走向生活,积累素材

  (一)带领学生大胆走向现实生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要让小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以此丰富学生的视野,积累个性作文的素材。春天,让学生尽情去春游,去野餐,领略大自然的情趣;夏天,让学生尽情去参加夏令营,感受夏夜的清凉与热闹;秋天,让学生走向田野,体验丰收的喜悦;冬天,让学生扑入雪的怀抱,让雪的纯洁涤荡学生的心灵。那争奇斗艳的鲜花,令人陶醉的芳香;那翩翩起舞的蝴蝶,那涓涓流水之中的蝌蚪;那繁星点点的夜空,蛐蛐伴奏的平台;那忙忙碌碌的丰收场景,飘飘洒洒的金黄落叶,沉甸甸的醇香水果;那白雪皑皑的山峰,坚韧挺拔的青松,构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些无不成为学生创作的素材。

  (二)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这是叶圣陶先生说过的话,十分明确地说明了作文和生活的关系,为丰富学生的生活,我们可以有目的地为学生设计各种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他们积极参与,从中积累富有个性的作文素材。

  (三)带领学生尽情参与轻松游戏

  喜欢游戏是大多数学生的共性。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作文内容,学生在游戏中相当放松,能够想人之所未想,言人之所未言,这样积累的作文素材也就别具一格了。如:猜字游戏、成语接龙等,不过为了能够跟得上时代的脚印,现在我为学生设计了一项历史人物角色扮演游戏,通过了解历史的典故和人物的个性,无不为写作文积攒了丰富知识和资料。

  三、广泛积累,充实自我

  (一)勤于观察、亲身体验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任何生动形象的语言,应该说也都来源于生活。因此,让小学生体验生活,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勤观察、善思考的好习惯,是丰富学生作文语言的基础。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对写作对象不熟悉,写作时常常无话可写或无真话可写,就根本谈不上语言的生动丰富了。我在安排学生作文时,一定先安排他们观察对象,体验生活。例如:要写《放风筝》,先带学生一起放一次风筝,感受风筝放起来的艰难,放上后的快乐,或是放不起来的不快;再观察风筝在空中的样子,有的“悠哉游哉”,有的则一起一伏,有的横冲直撞,有的逐渐下坠……这样有所观,有所感,作文时的语言就富有个性了。

  (二)广泛阅读、用心积累

  积极引导学生多读名著名篇,读后把好词、妙语、佳段摘录下来,进行整理积累。同时,要求学生背诵记忆好词好句,学习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并学会品读赏析。写作文时则时时提醒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句子或者很独特,别有韵味的句子。如方文山的《青花瓷》里面的这段: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

  惨白的月弯弯勾出过往

  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

  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

  修饰语句是非常不一样,既拟人又不夸张,却能丝丝感受作者的情愫。,学生作文如此就不再空洞乏味、缺乏新意。

  总之,只要我们做到了上面几点,让学生彰显个性、抒写真情,就一定能逐步改变学生作文难、难作文的现状,创造一种兴趣盎然、不写不快的美好境界。学生作文时就能做到说真话,吐真情了,也就不再千篇一律、缺乏新意!

  参考文献

  [1]于一兵,主编.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及解读[M].吉林人民出版社.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

  [3]朱熹.《观书有感》

  [4]小学语文义务教育教材十一册、十二册[M].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xiaoxuejiaoyulw/25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