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工路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王江华
摘要: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的发展要求,它可以节约资源,加强对公路建设各个环节的监督力度,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然而,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增强应用研究。项目管理论文,发表论文,经济论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公路建设 管理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其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通信手段实现信息的有效获取、存储、传递和处理,是在当代信息科学原理指导下处理人类各种信息的技术。目前,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正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相对于其他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分布点多、面广、规模大、文件资料多、参建人员复杂等特点,传统的项目管理以纸为载体,速度慢、费用高、效率低,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公路建设中实现高效管理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在工路建设项目管理中综合应用信息技术,以节约资源,推动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
1、 信息技术对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的意义
1.1 提高了建设项目业务流程的管理效率
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项目各类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及时调整相关工作,合理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保证建设项目的有效运行。如:信息技术在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应用后,可以实现登陆互联网即可办公的优点,从而打破办公地点的地域限制,避免了因主管领导出差而使工程停滞的局面;信息技术的利用,可以使工程数据在各参建单位之间共享,各实施计划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起草、签字和传阅,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工程计划的决策效率;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在预先设定一定的程序后,将很多必须由人力完成的工作交由计算机完成,从而大幅度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1.2加强了对公路建设各个环节的监督力度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快速、准确地的储存、处理公路建设管理中数量庞大的技术信息,使整个环节的数据都有据可查,加大了对公路建设中的各个过程的跟踪管理,从而有效地实现对公路建设全过程的监督;此外,将计算机中储存的公路建设的进展情况以及工程项目相关的其他信息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开,可以扩大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规范化,加大对公路建设项目的社会监督力度。
1.3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信息技术应用产生的巨大效益,使得能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程管理模式,成为决定公路建设项目管理能否提高效益、能否进行科学管理的关键。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代表着一个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而工程项目是一个企业,特别是施工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有效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才能提高工程管理效率,降低工程管理成本,实现管理过程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才能最终提高工程项目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2、 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提升了公路建设的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但是,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现状还不容乐观。
2.1对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不够重视
信息技术在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必须以相关人员具有信息化管理理念为前提,从而在管理工作中信任信息技术并积极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然而,目前很多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的作用、途径了解不多,因而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重视程度不够,支持力度不足,导致了具体的管理工作程序繁琐,效率不高。如:在一些工程项目资料的签署中,既要求签认电子文档,又要求必须同时签署同样内容的纸质文件,并要求结论评鉴必须为手写,不能为打印形式。这种对信息技术不信任的思想,不但没有使参建单位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方便,反倒增加了工作的复杂程度,浪费了资源。
2.2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投入不够,专业人才缺乏
公路建设项目要实现管理信息化,首先需要建立起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信息技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改造,这些首先需要对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然而,我国的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支持力度不足,致使一些问题缺乏周全的解决方案。此外,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信息技术的操作人员整体水平相对偏低,还缺乏高素质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
3、 信息技术在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3.1 构建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信息技术应用提供基础保障
公路建设项目参建单位多,办公场所分散,因此,可以采用拓朴结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由服务器、路由器、防火墙、大交换机、小交换机以及UPS等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连接互联网后实现网上对工程项目的管理。
对于管理系统架构设计,目前有B/S(Browser/Server)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和C/S(Client/Server)即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两种架构。传统的C/S架构并没有能够提供真正的开放环境,而且针对用户不同的操作需要开发相应的不同版本的软件,不能适应由众多电脑组成的局域网用户同时使用。因此,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系统构架宜使用B/S结构,它将应用程序放在Internet网站的服务器上,用户工作界面通过浏览器予以实现,后台处理程序的运行以及所有数据的存取则在服务器端进行。这种系统架构是对C/S架构进行改进后的一种新架构设计,可以避免C/S方式中,工程建设单位受计算机和地域限制的弊端,它可以使用户在世界范围内通过互联网实现工程管理,从而更加方便和高效。此外,由于在B/S架构中,用户端通过网页实现对数据的操作,而没有对数据库进行直接操作的权限,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减少了数据维护的工作量,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B/S架构中,由于用户端并无应用程序,因此,在系统升级时,只需要考虑服务器端的升级,系统升级操作也更加简单方便。
3.2 建立专家评审会诊系统
公路建设施工中因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可能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技术问题,不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组织大批专家亲临现场,通过实地考察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准确、快速地解决实际问题。然而,这种现场会形式受专家工作时间以及施工条件和施工地点的限制,实际操作比较困难。自此,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专家评审会诊系统,由国内外专家通过图片、数据等资料评审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问题解决的信息化。
3.3 建立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存储地理信息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技术,它以地理空间数据管理为对象,通过将地理信息储存于地图中的相应位置上,将地理信息与数据结合,实现地理数据的可视化,从而方便了对数据的管理和分析,为决策的最终作出提供了依据。地理信息系统通过采用多项先进技术,不但可以以数字形式显示工地基础信息,为公路建设管理提供实时信息,而且在公路建设进行中,将工程中的各种数据储存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可以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对数据的高效管理。这些管理系统通过对公路建设中各种信息的及时、便捷反映,可以加强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结语
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通过应用计算机等现代通讯手段建立一套完善的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及时收集、储存、处理工程建设中产生的数据,可以使管理者对公路建设的质量、进程及时掌握,实现对公路建设的全程监管,促进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效率的大幅度提高。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只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使工程管理科学化,才能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适应时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世群,建筑项目管理信息化意义重大[J],中国水运,2007,8(5):169-170
[2]马琳,信息技术在交通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04(1):30-32
[3]刘尔烈,蔡耿谦,信息技术对工程管理的影响[J],中国港湾建设,2001,(4):52-54
[4]安雪晖,基于信息技术的建设项目生命周期管理[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3,(4):70-72.
上一篇:工程项目施工的造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