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项目管理论文

如何控制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经济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1:56:06更新时间:2022-03-09 15:55:29 1

  如何控制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

  袁亚娟1韩超2

  (1、杭州优化建设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2、浙江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浙江杭州310012)

  建筑工程项目中,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是各级工程造价部门、投资者一个比较关注的问题。建设工程造价,一般是指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即该建设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它不仅与工程内容有关,还与建设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建设者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等存在着联系。正确地编制工程造价对政府和业主的决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管理的需要,合理确定和有效调控建设工程造价,提高工程造价编制水平,反映工程的实际造价,已经是我们工程造价专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大的课题。现就此谈以下几点体会和建议:

  一、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即达到70%-90%。因此,决策阶段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阶段,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是否科学、合理。

  1、建设标准的确定

  建设标准是工程项目前期工作中,对项目决策中有关建设的原则、等级、规模、建筑面积、工艺设置、建设用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进行的规定。能否起到控制工程造价、指导建设投资的作用,关键在于标准水平订得合理与否。标准水平订得过高,会脱离实际情况和财力、物力的承受能力,增加造价;标准水平订得过低,将会防碍技术进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大多数工业交通项目采用中等适用的标准,对少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项目或少数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标准可适当高些。在建筑方面,应坚持经济、适用、安全、朴实的原则。建设项目标准中的规定,能定量的应尽量给出指标,不能定量的要有定性的原则要求。

  2、建设地点的选择

  建设地点的选择不仅涉及项目建设条件、产品生产要素、生态环境和未来产品销售等重要问题,受社会、政治、经济、国防等多因素的制约;而且还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投资、建设速度和施工条件,以及未来企业的经营管理及所在地点的城乡建设规划与发展。因此选择建设地点因该节约土地,少占耕地;减少拆迁移民;尽量选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应尽量靠近交通运输条件和水电等供应条件好的地方,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工艺方案的比选

  确定不同工艺方案以后,要在可选方案之间进行比选,内容包括技术的先进程度、可靠程度,技术对产品质量性能的保证程度,技术对原材料的适应性,工艺流程的合理性,自动化控制水平,估算本国及外国各种工艺方案的成本,成本耗费水平,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技术经济指标等。工艺改造项目工艺方案的比选论证,还应于原有的工艺方案进行比较。

  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

  1、对工程项目实行限额设计

  控制工程造价,在设计过程中采用限额设计。初步设计阶段应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进行限额设计,控制概算不超过投资估算,主要是对工程设备、材质的控制。为此,初步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工程量应以可行性研究阶段审定的设计工程量和设备、材质标准为依据,对可行性研究阶段不易确定的某些工程量,可参照设计和通用设计或类似已建工程的实物工程量确定。在初步设计限额中,各专业设计人员要增强工程造价意识,严格按照限额设计所分解的投资额进行设计,力求将工程造价和工程量控制在限额内。为鼓励、促进设计人员做好设计方案选择,要把竞争机制引入设计中,实行设计招标,促进设计人员增强竞争意识,增加危机感和紧迫感,克服和杜绝方案比选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以及经验主义。

  2、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工程设计领域长期以来没有做到技术与经济的优化结合。技术人员缺乏经济观念,设计思想保守,使设计成果的经济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因此,我们现在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将组织、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经济分析、技术比较及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

  三、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是建筑物实体形成阶段,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工程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施工周期,政策性变化,材料设备价格,市场供求波动大等等。要提高建设质量,控制工程造价,发挥投资效益,就要在工程实施阶段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和监督职能,从而加强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的造价控制。

  1、控制材料用量,合理确定材料价格。

  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中材料价格的控制是主要的,材料费在工程中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一般占预算费用的70%,占直接费的80%左右。因此必须在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合同中的材料用量控制,合理确定材料价格,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市场经济为材料的供应提供了多种渠道,而且材料品种价格繁多,建设单位预算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应密切注意市场行情,随着工程进展情况深入现场、市场,掌握第一手的施工情况及材料信息,为竣工决算提供有力的依据。

  2、严把变更关,将工程预算控制在概算内。

  在施工中引起变更的原因很多,如工程设计粗糙,使工程实际与发包时提供的图纸不符;当前市场供应的材料规格标准不符合设计要求等,这些问题的产生给工程造价留下活口因素。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变更关,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等,最好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的制度。对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尤其是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而且此类型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减少损失,因为已完成或部分完成的工程内容因变更还需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

  3、严格现场签证管理,掌握工程造价变化。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督促施工方按图施工,严格控制变更洽商、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对必要的变更,应做到先算账,后花钱。变更一旦发生就及时计算因工作量变更而发生增减的费用,随时掌握项目费用额度,避免事情积压成堆,对工程造价心中无数。建设单位的现场代表要督促施工方做好各种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工作,减少结算时的扯皮现象。许多工程就是由于现场签证不严肃,给工程结算带来非常大的麻烦,导致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严格现场签证管理,是施工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4、深入现场,收集和掌握施工有关资料

  在工程施工过程,审价人员和费用控制人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对照图纸察看施工情况,有时与监理、总承包方及施工人员进行座谈,了解、收集工程的有关资料,及时掌握现场施工动态;协助业主及时审核因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发生的费用,相应调整控制目标,并为最终的工程总结算提供依据和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四、竣工阶段造价的控制

  在工程竣工结算时,建设单位的审核人员应坚持按合同办事,对工程预算外的费用严格控制,对于未按图纸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一律核减费用。对工程量的审核应根据施工承包合同要求,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进行审核,不能多算或不按规则计算。要注意的是,对工程量清单招标工程的结算,投标人的综合单价一次性包死不作调整。结算时,由于建设单位原因造成的工程量清单漏项、计算误差或施工变更应予调整。在工程量调整的结算中,工程量清单中原有的项目,应按报价中的综合单价确定;工程量清单中有类似的项目,应参照类似工程项目报价中的综合单价商定;工程量清单中没有的项目,按现行预算定额及有关规定结算。

  综上所述控制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复杂工作,只有各个部门的全力配合,屏弃部门利益,共同组织,形成合力才能有效的控制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xiangmuguanlilw/4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