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推荐《中国工程科学》是中国工程院创办并主管的学术期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两院院士宋健教授任编委会主任。《中国工程科学》办刊的指导思想是 充分发挥中国工程院各学部全体院士和全国工程科技专家的积极性,面向中国和世界工程科技界,努力使之成为我国工程科技界最高水平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摘要】自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推行十年以来,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因而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紧跟时展的需要,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更好的控制工程造价。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策略进行了浅析。旨在与同行进行探讨,着力提高工程造价控制水平。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工程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控制水平的高低是不仅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影响因素,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而作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致力于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以下笔者就以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作出相关分析和探讨。
1.浅谈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重要意义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通过应用这一计价模式,能统一招标方、投标责任方工程量、计算口径,从而为投标方留下价格竞争余地,因而在建筑工程招标文件内必须含有工程量清单,且由招标方进行工程量清单的编写和下发,以此作为投标方参与投标报价的主要参考依据,从而省去投标方计算工程量的程序。二是通过应用这一计价模式,能促使建筑施工企业意识到加强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企业管理,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意识,并严格遵照相关程序给投标方确定建筑工程总造价的决定权,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了更加自主灵活的余地,从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三是通过应用这一计价模式,能确保建筑工程相关责任方的合理分担风险,从传统的静态造价管理模式转为动态造价控制模式,这样投标方只需要负责上报成本与单价,并只承担价格的风险,而将因工程设计变更产生的风险转嫁给业主,从而实现风险分担,进而达到各自的风险管理和评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分担。由此可见,采取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对工程造价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2.浅析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为了做好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应从建筑工程的招投标、施工和竣工三个阶段进行。
2.1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
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系统性,但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2]。
2.1.1加强施工图纸审查,着力提高设计质量
工程造价管理的前提是合理编制工程量清单,而编制工程清单的重要依据就是施工图纸,因而一旦因施工图纸的设计缺陷出现就会导致工程量清单精准性的降低,一旦增加某些暂定的项目,增加设计变更,就会导致工程索赔额度加大,进而增大工程造价控制难度。因而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必须加强施工图纸审查,聘请专业设计人员着力提高设计质量,为最大化的确保工程量清单编制的精准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2.1.2认真编制工程量清单,着力提高描述项目特征的完整和准确性
工程量清单不仅是编制招投标工程标书的重要依据,也是投标报价、施工合同签订、工程量的变更、竣工结算等工作的基础。因而必须确保所编制工程量清单的公正客观性和科学合理性,严防漏算、少算、多算。对于工程量清单项目特点是描述,应结合施工现场实际,确保描述的正确客观性,严防工程索赔的发生,从而更好的将造价控制风险降到最低。若建设方缺乏工程量清单编制能力,必须聘请专业的机构和相关人员进行科学的编制,以最大化的确保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从而降低清单质量风险。与此同时,作为业主应在招标文件中进行具体说明,这样若投标方对清单有什么疑义就能更好的以书面形式将疑问提出,从而促使招标方重新审查和更正工程量清单。若建筑工程项目已经中标,只有在遭遇设计变更的情况下,才能对工程量清单进行调整,从而进一步完善工程量清单质量,为工程的竣工结算提供更加精准的依据。
2.1.3科学签订工程施工合同
合同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重要依据。因而只有确保工程施工合同签订的科学合理性,才能更好的开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而尽可能的降低合同双方不必要纠纷的出现,更加有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施工合同主要包括单价和总价固定的合同,确保合同类型的合理性能得到更多具有竞争优势的报价,也能更好的分担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风险。通常情况下,若工程项目为大中型,则应签订单价固定合同,若工程项目技术含量低、规模不大、施工工期较短,则应签订总价固定的合同。在此基础上,还应将因招投标工作产生的修改、遗漏、答疑以及协议补充和询标纪要均纳入合同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合同签订时,应注意合同中约定的哪种结算模式,根据合同双方所签订承诺,指出部分工程具体按照工程量还是总价值结算。此外,若工程项目工期较长,这一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原材料价格的波动,这就需要合同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价格的调幅范围,从而为结算提供便利,减少由于约定模糊而出现的索赔纠纷。
2.2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
由于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设计阶段的成本计划、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成效、工程质量的高低以及施工阶段的相关人员等均有关系。因而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应采取阶段性、组织性、技术性、经济性以及合同等措施,着力提高此阶段造价控制水平[3]。
2.2.1阶段性的造价控制策略
一是做好工程计量工作;二是复核付款;三是严防工程变更;四是妥善处理索赔事宜;五是加强实际值和计划值的数据处理;六是结合工程实际对资金的使用计划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以确保此阶段的造价控制成效的提升。
2.2.2组织性的造价控制策略
一是科学组建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并将具体的组织分工落实到造价控制人员之中,实现任务与职能的分工;二是科学编制造价控制工作计划和工作流程图;三是聘请相关机构和人员对施工阶段技术经济的必要性近分析和论证。通过强有力的组织措施提高造价控制成效。
2.2.3技术性的造价控制策略
一是着力控制设计变更,若一定要发生变更,则应在变更之前对其的技术经济性进行分析;二是着力改进工程项目设计方案,寻求和挖掘节约成本和造价的潜力;三是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做好重点机械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性进行分析。
2.2.4经济性的造价控制策略
一是合理编制工程资金的使用计划书,确定分解成本,确定控制目标;二是加强工程计量,作为工程付款单的复核工作;三是施工全程跟进控制,对计划值和实际值定期进行比较,若出现偏差应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纠偏措施;四是加强工程造价信息资料的手机和成本分析与预测;五是奖励提出经济合理性的造价节约建议行为人。
2.2.5通过合同进行造价控制的策略
一是积极参与合同修改和补充工作,尤其是应考虑合同变更对工程造价控制水平的影响;二是确保施工、变更、监理等相关资料收集和整理的及时性,从而为科学妥善处理有可能出现的索赔奠定坚实的根据;三是积极妥善处理好各项索赔事宜。
2.3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建筑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
在工程竣工结算的审核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结束办法核算竣工工程,应注重分析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所签订合同中结算方式,随后确定结算审核方案。若签订固定总价合同,审核人员一定要对投标总价实施符合性审核,无需考虑承包方的量价风险。举例来说,在投标中,承包方低估水泥市场价的升幅,导致工程混凝土项目的中标单价过低,造成固定总价过低,致使预期利润减少,此类风险应由承包方承担。若签订了固定单价合同,审核人员首先应依据工程竣工图纸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进行核算,其次应探查承包方是否照着工程量清单的规定进行施工,对于个别单价可按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此外,作为审核人员,在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应对工程变更的签证单及其相应的工程量清单进行严格的审核,从而分清哪些属于合同内外,哪些部分部分属于计价与不计价的范围,切实加强工程施工阶段签证单的复核。
3.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作为造价管理人员,必须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充分认识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必要性,并在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结算阶段等阶段采取有效的造价控制措施,着力提高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水平,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平.浅析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如何进行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福建建材.2012(09)
[2]薛志蓉.浅议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2(11)
[8]龙静山.浅议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造价管理[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2)
上一篇:造价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论文范文
下一篇:项目管理专业发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