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项目管理论文

浅谈做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的措施

发布时间:2013-03-20 09:05:26更新时间:2013-03-20 09:07:01 1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用户的满意是建筑施工企业永恒的市场,只有优质工程才能占领市场,在激烈的建筑市场中搏击,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注重质量管理工作。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

1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原则

对施工而言,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进行项目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1 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市场经济经营的原则是“质量第一,用户至上”。房屋建筑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限较长,是“百年大计”,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工程在施工中应自始至终地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1.2 以预防、预控为主 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这是确保施工项目质量的有效措施。

1.3 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 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数据说话。

1.4 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在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不持偏见,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又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热情帮助。

2 建筑工程质量及其特点

建设工程质量建成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涉及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性综合。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是由建设工程产品及其生产的特点决定的。建设工程(产品)及其生产的特点如下:一是产品的固定性,生产的流动性;二是产品的多样性,生产的单件性;二是产品形体庞大、高投入、生产周期长、牵涉面广、具有风险性;四是产品的社会性,生产的外部约束性。正是由于建设工程具有这些特点,从而形成了工程项目质量本身所具有以下特点:

2.1影响因素多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工程项目决策、勘察设计、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方法与工艺、技术措施、人员素质、工期、造价以及工程所在地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以及气候、地理、地质、资源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建设工程项目质量。

2.2质量波动性大

由于建筑生产的单向性、流动性,不像一般工业产品的生产,拥有固定的生产线、规范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所以,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容易产生波动目一波动性大。同时由于影响因素比较多,其中任一因素发生变动都会使建设工程项目质量产生波动,如材料设备规格或品种使用错误、施工方法不当、操作未按规程进行、机械设备过度磨损等都会发生质量波动,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

2.3质量隐蔽性。由于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分项工程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所以.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存在隐蔽性。若在施工过程中不及时进行质量检查,事后从表面上检查就很难发现质量问题,容易产生错误判断,必须加强过程中的监督检查。

3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应达到的质量目标

工程项目施工应达到的质量目标是:

3.1工程项目领导班子应坚持全员、全过程、各职能部门的质量管理,保持并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以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3.2应使企业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相信工程施工正在实现并能保持所期望的质量;重视内部质量审核和质量保证活动。

3.3开展一系列有系统、有组织的活动,提供证明真实性文件,使建设单位、建设监理单位确信该工程项目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若有必要,应将这种证实内容和证实的程度明确地写入合同之中。为了确保质量目标实现,质量体系要素可以归结为17个,这17个要素可以分为5个层次。第一层阐述了企业的领导职责,指出厂长、经理的职责是制定实施本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对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负责,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质量管理的职能就是负责质量方针的制定与实施。这是企业质量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第二层次阐述了展开质量体系的原理和原则。指出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必须以质量形成规律一质量环为依据,要建立与质量体系相适应的机构,并明确有关人员和部门的质量责任和权限。第三层次阐述了质量成本,从经济角度来衡量体系的有效性,这是企业的主要目的。第四层次阐述了质量形成的各阶段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和内部质量保证。第五层次阐述了质量形成过程中的间接影响因素。

4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的方法

4.1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

监理单位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目标是通过审核施工质量文件、报告报表及参与旁站检查、平行检验、施工指令和结算支付控制等手段的应用,监控施工承包单位的质量活动行为,协调施工关系。正确履行对工程质量的监督责任。

4.2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

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包括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施工验收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过程既有施工承包方的质量控制职能,也有业主方、设计方、监理方、供应方及政府的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的控制职能,他们具有各自不同的地位、责任和作用;施工方作为工程施工质量的自控主体,既要遵循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也要根据其在所承建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中的地位和责任,通过具体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有效地实现自主控制的目标。

4.3确保原材料采购质量 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某些工序,更应将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作为控制的重点。如果没有高品质的原材料,就不可能建造出优质工程。为此我们必须从材料计划的编制、采购到进场后的验收、复检等,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规定和控制。项目部必须严格按采购程序的要求执行,最好从指定的合格物资供应厂商名册中选择厂家进行采购,并做好进货检验记录。这样既可控制材料质量,又可降低材料成本。针对建材市场产品良莠混杂情况,还要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施工项目所有主材要严格按设计要求选材,要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除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外,对质保书项目不全的产品,应进行分析、检测、鉴定。凡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材料决不能使用,凡发现有材料质量问题应追踪到底。

4.4施工质量控制的验收

项目质量验收是依据质量计划中的范围划分、指标要求和采购合同中的质量条款,遵循相关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项目的质量进行质量认可评定和**验收交接手续的过程。质量验收是控制项目最终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项目验收的重要内容。质量验收的范围主要包括项目概念阶段、项目规划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结束阶段的质量验收。项目质量验收的标准和依据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标准和依据:在项目概念阶段,必须平衡项目进度、造价、和质量之间的制约关系的基础上,对项目的质量目标与要求做出总体性、原则性的规定和决策;在项目规划阶段,必须根据概念阶段决策的质量目标进行分解,在相应的设计文件中指出达到质量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生存的命根子,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好质量关,才能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为企业快速发展,创建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 陈俊;;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胡细驹;;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0年01期

3 张希臣;;工程项目质量与成本目标的控制与协调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年21期

4 邱宝文;;浅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年04期

5 孙敬松;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理论在工程施工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xiangmuguanlilw/20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