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项目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及管理

发布时间:2013-02-28 10:07:10更新时间:2013-02-28 10:07:59 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建筑行业也呈现欣欣向荣的态势。然而在繁华背后,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发现,去解决。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长,工程量大,耗材多,参与人数众多等特点,导致工程各个环节难以控制和管理。而施工阶段作为建筑物实体形成阶段,也是人力、物力、财力的主要消耗阶段,更是所有环节中的重点。做好施工阶段造价的控制和管理,对于整个工程的意义重大。

关键词:施工阶段;造价;问题;策略

为了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发展,应该加强对于项目建设中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使其规范、健康发展。目前,在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方面凸显出来的问题大大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我们必须要对这些问题重视起来,积极的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一)施工合同方面的问题

众所周知,合同是签署双方(或多方)在协商后,对于权力、义务和责任作出的明确规定,是具有约束力的文件。在建筑工程项目合同中,最为复杂也最为重要的要数施工合同。施工合同中存在不明确或不合理的条款,会造成双方对于权力、义务或责任划分不清,在实际施工中引起纠纷,甚至导致工程在实际施工中与预期目标产生严重偏差。因此,在签署施工合同的时候,双方(或多方)都应反复沟通商榷,确保合同条款权责明确,公平合理。严密合理的施工合同,是施工中合理实现造价控制和管理的基础。

(二)建筑材料价格管理方面的问题

在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材料的支出占整体经费的大部分。一些工程项目因为在建筑材料采购过程中缺乏监督和管理,不能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和市场真实情况对材料进行挑选和对比,导致采购回来的材料质量良莠不齐,价格严重失真。同时,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从中渔利。

(三)设计变更方面的问题

有一些建筑单位,在手续不完备,前期准备不充足的情况下匆忙开工,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在施工之前,必须要确保开工手续健全,所需投资到位,建筑标准明确,工程设计过关,以上条件缺一不可。无论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被迫停工,施工完成后返工,或者由于重新商讨变更后的设计方案而延误工期等情况。这将使工程量变大,无效或重复劳动变多,工期延长,从而使工程的造价大幅度增加。

(四)现场签证管理的问题

现场签证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在施工过程中不耽误生产,不延误工期,及时解决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以由现场负责人当场审批,节省了等待报批的时间,是对施工有利的一项规定。然而,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由于有些现场负责人或者监理人员对报价管理不重视,对相关管理规定不熟悉或者对预结算知识不了解等原因,给现场签证管理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也造成了施工过程中报价管理的混乱。比如,在施工中偶尔会遇到由于设计变更而产生了局部工程的返工现象。此时承包人将这一部分工程量上报给现场负责人,要求其根据承包合同内容对这一部分工程量进行确认。这就是现场签证的过程。而此时现场负责人需要对这一部分的具体工程量的数目,必要性,施工效果等经过认真的核实,确认才能签证。唯有这样,才能杜绝有些施工单位弄虚作假,多报乱报,蒙混过关等现象,从而实现对工程造价的严格控制和管理,严防造价失控。

二、解决对策

工程施工阶段,是合同和工程设计落实和执行的阶段,因此也是在投资上进行具体控制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对工程造价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又要注意对结算证据的保留。尤其是当设计发生变更或者需要现场签证的时候,一定要保留证据,以便日后结算作为依据。由于施工过程是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因此这期间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存在问题并不可怕,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关键。对于以上的四个问题,本人根据自身长期的学习和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的解决方案:

(一)解决施工合同方面的问题

签署一份严密合理的合同,并严格执行,是在施工阶段控制造价的必要前提。上到项目负责人和监理人员,下至承包人和具体施工人员,都应该对合同有正确的理解和熟悉的掌握。合同双方都应该全面履行合同,避免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纠纷;同时,如果施工的具体操作中双方产生分歧,也应该以合同为准则来解决问题,减少工程索赔。在熟悉合同的同时,还要熟悉现场实际操作情况和工程进展情况,对现场施工情况有详实地掌握。按时参加工程例会和与造价控制及管理有关的工程会议,出现问题及时到场,积极解决,避免将损失扩大或者将矛盾激化,才能使工程造价远离失控状态。

(二)解决建筑材料价格管理方面的问题

由于工程材料费用在工程总投资中所占比重极高,因此,控制工程材料价格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材料价格也必须符合市场变化规律,在采购工程材料过程中也要遵循这个规律。

1.及时了解工程材料价格信息

要保证采购的工程材料质量过关,价格合理,就要对工程材料市场有深入的了解。要通过各种渠道对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价格波动,结构变化等有所了解。

2.推广材料报价制度

在材料采购上,不能只是施工单位独立行为,也要及时和建设单位沟通。将工程施工各个时期所需要的主要材料的类别,数量,进货渠道,价格等通报给建设单位,双方商榷后确定进货计划和价格。材料报价制度的实行,从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材料采购过程中不规范交易的发生,拓展了获取材料价格信息的渠道,开辟了一些在质量和价格上有竞争力的进货渠道,利于及时掌握和有效控制材料价格。

3.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工程材料

施工单位在进行材料采购过程中,不能单纯追求价格低或者质量好,要结合工程的组织设计,消耗额度,施工顺序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材料。避免因为材料选择失误造成的浪费。

(三)解决设计变更方面的问题

对于施工阶段成本的控制,要全程进行,不能松懈。在施工中对于要进行设计修改或者工程变更的部分,一定要从经济和技术上反复推敲其可行性与必要性,并作出有效预测与判断。于此同时,要注意结算证据的保留。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严禁擅自更改图纸和设计方案。

(四)解决现场签证管理方面的问题

现场签证,必须要保证其客观性,准确性和实效性。每个现场签证都要严格按照规范和程序完成。做到权责明确,分级把关,限制额度,理清账目。避免不负责任,不走流程,不限数额,不管投入的行为。同时在签证过程中必须及时**相关手续,做好记录,切不可事后补办或者工程结束后再集中**。

三、结束语:

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科学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不仅关系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操作规范,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施工过程中,在资金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只有管理好造价,才能保证资金科学分配,施工有序进行,质量有所保障。只有所有建筑工程从业人员都认识到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端正态度,积极配合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才能使我国的工程造价变得日益规范和科学,从而促进整个建筑工程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刚,周红强.浅谈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的控制[J].江西建材,2010(2).

[2]沙立军.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7(3).

[3]丁士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邢玉林.建筑项目工程造价失控原因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7(12).

[5]肖艳.浅析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与控制[J].山西建筑,2009(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xiangmuguanlilw/19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