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项目管理论文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造价管理

发布时间:2012-12-20 09:59:20更新时间:2012-12-20 09:59:58 1

摘要:水利工程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等特点,决定了造价控制管理具有阶段性。水利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松懈。文章对水利工程资决策、设计、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引言

工程投资高,建设周期长,易受自然环境和地质环境的影响,这些都是水利工程最显著的特征,这些特征提高水利工程投资变化。因此,水利建设项目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在水利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等各个环节,贯穿始终的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水利工程造价,其目的是为了最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使工程成本,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得以提高,将水利工程的造价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1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投资决策阶段是后期阶段控制的基础。在这一阶段,造价工程师要认真分析项目造价系统各基本要素,在评价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制定出工程造价的优化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

1.1对信息要素进行调查与分析

调查与分析信息要索,在调查所形成工程项目实体所需的资源及环境要素的基础之上,再对相关要素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1.1.1收集水利工程项目投资预测所需的基础资料要对以下资料进行收集:工程材料的采购地,以及现有已建的类似水利工程的相关资料;建设地的地质状况;工程建设所需的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施工用水、用电设备是否具备,道路是否畅通等信息。

1.1.2市场预测

市场预测的定性分析,即对建筑工程项目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份额分析。在计算期间的项目需求,类似水利工程建设,关系到国家的政策和未来的开发建设项目,为当地经济发展形势,同行业企业及其他相关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和处理,作为唯一的建设的必要性提供依据。

1.1.3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一种定里分析,其一般是将工程规模初步拟定后再进行的。通常是对所拟定好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国家或地方政府顺布的估算文件是投资估算的主要依据。在对各方案进行投资估算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各方案相关的技术指标,比较方案的技术与经济这两个方面。

1.2项目目标决策

在市场预测和投资估算的基础上再进行项目目标决策,通常在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之后方可进行。在目标决策中水利工程造价人员要起到引导决策最优的作用。例如,对类似工程的性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时,要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参数为依据,以便于项目指标优度的确定;分析工程的风险及敏感性,以便于项目主要风险源及抗风险能力的确定。为了不出现盲目对水利工程进行投资,为此,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时要采用集体决策制度,采用投资方决策人与专家组相结合的决策方式。

2、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设计是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灵魂,是处理各种经济关系的关键性一步,是确定和控制水利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

2.1优化设计方案

业主单位在审查设计报告时,要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要从实际出发,以提高投资效益为前提,选用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工艺。一般来说,先进的技术方案劳动生产效率较高、质量较好,但所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大。因此,业主单位要认真进行经济分析,以确定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工艺技术方案。

2.2实行限额设计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来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个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保证不突破总投资额。分解投资和工程量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之一。限额设计是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分解到各个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各分部工程,通过层层分解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控制和管理,同时实现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数量及概预算指标等方面的控制

3、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是整个水利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尤其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更是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

3.1分割水利工程成本,优化项目资源配置

项目资源配置直接关系到成本控制的方法及程度,对于当前许多国有控股的大型施工企业来说,水利工程成本构成基本上是分包成本和施工队成本,而企业的主要经济效益源泉在于控制分包成本,施工队成本往往很难创造经济效益。二者的构成比例如何,项目成本如何划分,这是关系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问题。

劳务分包与水利工程分包的本质区别在于水利工程分包是将部分水利工程划分给相应的分包商,总包商只对宏观上的总体水利工程进度、质量负责,而劳务分包的不同之处在于水利工程施工日常的、微观的进度、质量、水利工程技术控制等全部由总包单位负责,劳务分包商只对自己投入的人力及施工机械负责。这在本质上响应了决定水利工程进度、质量及造价的根本在于水利工程技术、水利工程管理及应用于水利工程上的材料的原则精神,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属于可操作范围。而选择什么样的劳务分包商、分包成本控制在什么幅度是这一环节的重要内容。

3.2建立内部成本控制制度,严格管理施工队成本

施工队成本指由自有施工队(由企业员工组成)所完成的施工项目的成本。对于当前国有控股的大型施工企业来说,自有施工队伍使用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从而造成施工队成本居高不下,很难控制。

当前采用的有效办法是责任成本核算。所谓责任成本核算是指将项目成本细化至每道工序,为完成工序所需的工料机费用组成责任单价,用该单价衡量施工队的成本控制情况并兑现施工队员工收入。其主旨精神是将工序工料机械成本捆绑在一起,促使材料及机械费用的节约,如超支则由工费中补偿,员工收入则减少;节余则增加工费收入,员工收入则相应提高,以此来提高员工节约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积极性。

3.3制定成本计划,实行成本动态控制

在完成分包成本和责任成本分割并初步确定了两部分成本后,要制定出总成本计划,总成本计划除涵盖分包成本和责任成本外,还要考虑项目的现场经费、上级管理费、税金等因素。总成本计划分为两部分:

(1)项目不可控成本:指税金、上级管理费等项目管理层无法主观控制的部分;

(2)项目可控成本:总成本计划中除了不可控成本以外的全部成本,如分包成本、责任成本、现场经费等。

可控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重点,可控成本计划是在项目开工前的施工时间、施工条件、施工组织设计基础上制定的,随着水利工程的进展,必然会发生如施工方案改进、水利工程量改变、地材价格上涨等因素变化,因此对于成本计划要进行适时调整,以保证成本计划的指导性和控制性,在调整的同时要注意分析各不同因素变化对原成本计划造成的影响程度。

4、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做好施工阶段投资控制中各有关因素的归集整理工作,就为顺利进行竣工结算准备了条件。施工期水利工程造价控制属于过程控制的范围,此期间各环节控制点的水利工程计量、签证、变更及索赔的核定在竣工结算时需重新归集汇总。除此之外,可转化为价款责任的合同约定内容在水利工程竣工后均会以货币形式体现。处理好施工过程中各类费用的归集和整理,将对水利工程竣工结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水利工程竣工结算是水利工程造价合理确定的重要依据,无论施工单位还是业主都十分重视水利工程价款的结算审核。水利工程结算书由施工单位编制。编制水利工程结算不仅直接关系到建设方与施工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关系到项目水利工程造价的实际结果,应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实事求是进行编制。经业主委托,有资格的**机构对水利工程结算进行审查。首先要审核竣工结算是否符合施工合同条款、招投标文件,结算是否按规范定额和水利工程量计算规则等进行编制,其次要及时掌握施工方法和材料价格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做到不偏不倚,使竣工结算真实反映水利工程造价。实践证明,通过对水利工程项目结算的审查,一般情况下,经审查的水利工程结算较编制的水利工程结算价款相差10%左右,有的高达20%甚至30%,对控制投入节约资金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总之,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必须建立和水利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是适应水利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体系;实施建设监理制和工程造价全过程实施跟踪控制;完善招标投标制度,市场竞争机制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尊重经济规律,采取调整,预测方法,对水利工程造价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施熙灿.引碧供水工程的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J].东北水利水电,1994,(08).

[2]曹君如.土建工程预算与结算审核浅析[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3]罗洁萍,赵小英.水利工程概预算人员如河正确地套用定额[J].广东水利水电,1996,(04).

[4]林伊筠.工程造价管理与水利建设投资资金资源的有效利用[J].广东水利水电,2005,(0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xiangmuguanlilw/19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