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将会从建设工程的各个阶段,阐述如何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工程投资效益。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有效控制
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残酷的市场化经济的大浪潮中,每一个工程建设企业都会面对怎样生存和怎样更好发展的重大问题。所谓工程造价,就是对整个建设工程的工期实行造价控制与管理,是以预测工程造价的可行性研究为开始,并以确定工程实际的造价和经济后的评价为终止的。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不公平的招投标模式;工程计量与事实不符合;少数人的主观意志以及管理机构等多种因素,导致工程造价失控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人们常常把造价的控制放在建设的实施阶段,但是其实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全过程的,贯穿项目的始末,包含了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以及竣工阶段。建设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必须始终是在建设程序的每个环节,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保证获得更好的、更高的投资收益。
一、工程造价的前期控制
在这个阶段中,企业应该积极的参与工程项目决策前的各种准备工作,这就是前期工程造价的控制重点。建设工程的企业应该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和发展前途,切实完成可行性研究,合理科学的确定建设规模。只有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人力以及时间,正确的评价和深入调研分析关于建设工程的技术来源、市场需求、市场潜力以及经济利益等各个方面,估算编制投资尽可能的全面客观,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在建设期间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的因素(如建设材料价格的上涨系数),才能使投资估算起到真正的控制工程项目投资的作用。以某房地产公司为例,考虑到在某个小县城投资开发建设一个高档的别墅群,但是由于我实地考察,该县城经济水平不高,购买力普遍低下,又不是风景胜地,而且距离大城市较远。后来和其他同事建议,将高档别墅群楼盘改建为中低档普通商品房,商品房成本低,而且符合该县城的购买力水平。后来的销售量和投资效益都证明了商品房的开发与建设是明智的决定,既降低了工程的成本,又促进了房产的销售。
二、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1、加强变更设计的管理
由于施工受多方面影响,如工程设计的粗糙,会使工程的实际情况与发包时的图纸不符;当前的市场供应材料规格不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等等。这些不同问题的产生会给工程造价留下不好的影响。所以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关,禁止因变更设计而扩大工程规模,提高工程设计的标准,最好能够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的制度。对于必须的变更设计,特别是涉及到工程费用增减的变更时,必须经过工程设计单位的代表、工程建设单位的现场代表、监理工程师三方共同签字同意才行。所以,工程造价的专业管理人员必须常驻于施工现场,随时随地掌控工程造价的变更情况。
2、加强签证以及施工进度管理。
在施工的过程之中,企业和监理应该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督促施工人员按照图纸来施工,严格的控制变更洽谈、额外用功、现场签证、材料使用以及各种其他预算外的费用,对于必须的变更,要遵循“先算账,后花钱”的原则。企业及监理方的双方现场代表一定要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各种施工记录,避免结算时出现扯皮现象。要避免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浪费工时、窝工的现象,应制定严格的计划控制工程建设的进程。工程材料费用对于工程造价有重要影响,所以在选购材料时,既要保证材料质量,又能降低成本,获得更高的投资效益。
三、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1、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先选择。
只有从工程建设场地的选择到最后结构零件的采用,都经过多种方案的对比,选出并采用经济合理适中、技术先进有保证的最佳工程设计方案,才能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收益效果。比如,笔者曾在一次对供电局调度中心的基坑支护工程进行跟踪审计时,当时工程设计的单位提出了两种防水防晒的设计方案:一是在四周设置止水帷幔;另一个方案就是利用井点降水的原理进行降水。本人对两种方案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止水帷幔造价近400万元,工期是150天;而井点降水大方案造价只要80多万,工期也仅为110天。通过经济及时间的对比,工程建设的各方最终采取井点降水的方案进行施工。
2、推行限额设计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指按照批准的总概算,控制总体的工程设计任务,各环节保证达到工程施工图设计的各项要求。由于目前市场上,因为关系而承包工程设计的情况很多。这样不能满足企业招投标的需要,也会带来频繁的计划变更,不利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限额设计的推行将可以很好的处理经济与技术对立的关系,提高工程设计质量,扭转工程造价失控的局面。
现在工程造价失控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要想有效控制造价就必须在建设程序的各个环节和阶段加强管理和控制。我们应该坚持以设计阶段为重点,保证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方法。依据科技实力,实事求是,合理科学的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取得利益的最大化,避免发生“三超”现象,最终完成竣工的决算控制在审定概算额内的目标。要实现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不能仅仅依靠某一环节、某一阶段的个别因素,而是应该立足整体,协调各个方面,综合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实现企业投资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伊明峰. 浅论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理论版), 2011,(05) .
[2] 杨有兰. 论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27) .
[3] 王妙央 金晓晶. 论建设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 中国科教财富, 20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