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项目管理论文

项目工程中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2-12-15 10:08:09更新时间:2012-12-15 10:08:57 1

摘要:我国建筑业取得了飞跃的成绩,工程施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进度、 安全等诸多方面。 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加强管理力度,完善体制。

本文主要阐述了项目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项目工程 施工 常见问题 对策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程项目管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其施工中的质量、安全问题仍然不少,会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在社会中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做好项目工程施工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项目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目前,由于我国在全面实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上的时间仍相对较短,加之一些系统、专业以及理论研究与探讨的不够深入和缺乏,从而导致了我国工程的施工工作存在着一些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工程施工进度中常见的问题

一方面 ,工程控制的制约因素较多 ,通常管理落实不到位。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工程的进度,例如工程本身的管理、施工环境、劳动力施工情况以及计划的变动等 ,同时会涉及到风险问题、物资供应问题 ,有些工程的承包方对这些问题并没有积极的解决措施,通常由于一个环节的疏忽而影响了这个工程 ;另一方面,工程的进度与质量、成本等密切相关,从理论上讲,加快速度的前提就是增加成本,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承包方没有考虑到三者之间的关系 ,更没有积极均衡。要么注重质量忽略了进度 ,要么赶进度忽略了成本。

2、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多是露天的高空作业,因此安全管理问题不容忽视,尤其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工种,每年事故发生率非常高。在建筑工程中发生事故的年均死亡人数位居各行业的第二名,仅次于矿山的危险性,给施工人员的生命与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同时也制约了建筑工程行业的整体发展。近年来 ,建筑施工中的事故不断发生 ,如触电、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坍塌事故以及机械伤害等 ,究其原因是由于人为失误与环境危险性两个方面的影响 ,例如在伤亡事故中 90% 是由于违章作业、违章指挥造成的 ,80% 事故发生在临时工和民工身上。一些工程操作人员对安全作业的意识淡薄,再加上安全管理制度落后 ,监管部门也没有将相关的安全管理政策落实到位。

3、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常见问题

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诸如建筑结构的错位、变形、倾斜、倒塌、破坏、开裂、渗水、漏水、刚度差、强度不足、断面尺寸不准等等,这些问题的根源都可以在质量管理上找到,总的来说,建筑施工中质量管理常见问题如下:

1)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疏漏。一些地方和部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疏漏,在施工企业中出现虚假的有资质无能力或高资质低能力的不正常现象,或存在无证施工、借证卖照、超规定范围承包,或逃避市场管理、搞私下交易等等,必然对建设工程质量构成严重威胁。

2)质量管理体制不尽完善。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在旧体制的基础上,逐步改革完善形成的,或多或少还带有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打上的烙印,而适应新的经营机制的质量管理的办法还不多或力度不够,由此形成的局部封闭管理和内部监督体系,难以实行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

3)逐层放权导致施工基层管理者思想上的松懈。建筑行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往往形成了总公司—公司—分公司—工程处直至项目经理部(个人承包)的逐层放权,由于人事、财务等权限的下放,使得公司对分包工程的行政约束大大减弱,也不可避免地放松了施工管理和质量管理。

4)违背建设程序,常见的情况有:(1)不经可行性论证就拍板定案,导致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施工顺序错误;(2)技术组织措施不当,技术交底不清,违章作业,没有搞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就仓促开工;(3)未经监理、设计部门同意,擅自修改设计,不按图纸施工;(4)不按有关操作规程施工;(5)工程竣工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致使不少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

三、加强工程施工问题管理的具体措施

1、 建立和完善竞争、 激励、 约束和监督机制

在建设一流工程的同时, 要建立和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竞争、 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 努力打造一支一流的施工队伍。建立竞争机制,实行竞争上岗制度。 按照 “公开、 公平、 公正”的原则, 不断引进优秀人才, 补充新鲜血液, 使机构保持旺盛生命力和竞争力。 通过竞争机制,可以促进企业作风的转变, 提高工作和办事效率, 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了使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施, 还应该建立各项激励、 约束与监督机制,促使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进行施工作业, 从而提高施工水平和工程质量。

2、工程进度常见问题的对策

首先 ,要有一支高效、科学的工程管理队伍。加入项目的组织人员工作效率不高,且团队意识不强,没有合作精神,造成频繁的人员流动 ,那么就无法发挥个人在工程管理中的潜能与才能。因此,在项目刚开始阶段,就要选择一支团结协作的项目团队,其中包括项目经理的相关领导及成员。在进度的跟踪管理中 ,应以经理为责任制的中心 ,将具体责任划分到个人。并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对成员开展一定的奖惩措施。通过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向管理要工期、要进度 ,保证预期目标按时完成 ;其次 ,在进度计划的基础上 ,应制定其他的计划。进度管理的重要工作就是进度计划,计划的好坏与后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密切相关。在建筑工程开工之前 ,承包方应拟定一份科学、详细的进度计划 ,再根据进度计划制定如劳动力、材料供应、质量保证、资金管理等相关的工程计划 ,确保工程进展有据可依。

3、加强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

加强工程管理中的安全管理需要政府、企业、群众的广泛参与。第一,政府各级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工程安全的管理。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但是由于企业在经营中是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的,需要政府部门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而且安全管理中需要做出具有公正性的评论,为了保证安全管理的客观性以及公正性,政府应当组织建立独立的第三方组织,不受政府和建筑企业的干涉,对安全管理工作履行监督职责,而这正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第二,建筑企业也要加强自我安全管理,这其中的关键环节就是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筑企业要把安全管理的目标分解到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并分配管理人员,建立固定的制度,做到权责明确,构建一个系统严密的管理体系。第三,设计单位也要主动参与安全管理工作。设计单位设计的工程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安全工作。因此,设计单位应当着重考虑工程的安全操作,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对事关工程安全的重点环节,并且针对潜在的风险提出预防意见。第四,要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监督工程安全管理的工作当中来。群众监督是政府监管的有效补充,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弥补政府监管工作的不足。尤其是工会组织,要代表群众认真履行工程安全管理的监督职责。对于那些损害群众利益的安全隐患,群众有义务及时地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

4、加强质量管理的具体方法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工程管理工作中的质量管理不容忽视。加强质量管理,首先要建立质量体系。质量体系要覆盖工程质量的全过程,并保证有效地运行以发挥作用,而这需要从企业以及项目两个方面共同努力。从企业方面来讲,要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重视工程师以及技术人员的作用,协调各级部门和单位建立从上到下的质量监管体系。从项目方面来讲,要以项目经理为核心,联合项目的技术人员、施工现场的负责人等建立一个全面的质量控制网络,形成权责明确、分工清晰的执行机制。其次,要严格控制施工工序以及施工环境。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有很多环境因素可能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比如地质情况、水文气象等等。因此,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和现实条件,对可能影响到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以控制。除此之外,施工工序也是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必须强化对施工工序的控制,严格按照设计好的工序进行施工。最后,要注意检测工程项目所使用的原材料。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中要做好检查验收,正确合理地使用,避免将假冒伪劣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当中。

结语

总之,项目工程施工是整个项目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施工中又容易出现进度、安全、质量等问题,给工程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加强对施工问题的控制,保证工程的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阙树兴.《对某建筑工程常见问题和施工技术管理措施的探讨》[J].华章,2010(9).

[2]董清荣,宋蕾.《浅析工程预算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07(35).

[3]周学军.《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4]王守剑.《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07.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xiangmuguanlilw/18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