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部分企业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不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而发生,这不仅给国家的财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给社会的不断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只有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才能保证国家和人民的财产不受到损失。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管理
一、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内容
1、建筑工程的阶段性控制
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就是对人、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方法、环境和资金的控制、施工现场的准备等。通过一定的计划,进行施工质量目标的预控,土要包括确定施工质量日标、编制施工质量计划、落实施工准备上作、对各施工生产要素的预挖等。事中控制指施工过程的质量挣制,包括士建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中所有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全面控制施工技术作业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事后控制指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定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包括组织联动试车、自检和初步验收、对完成的工程进行质量验收、质量评定。
2、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质监员应严格依据国家现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分部分项及单位工程进行质量检验。对于那些质量容易波动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影响比较大的关键工序检测手段或检测技术比较复杂而靠班组自检互检不能保证质量的工序,最后交工前的检查更要严格把好质量检验关。
3、施工方法的质量控制
在每一分项工程施工之前,做到“方案先行,样板先行”。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方案审完后,做出样板,反复对样板中新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至达到设计要求方可执行。
4、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设备的安装要符合有关设备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在安装过程中,要对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在设备安装检验合格后,必须进行试压和试运转,这是确保配套投产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
二、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应坚持以下五个原则:一是“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在工程项目施工重应始终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二是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质量控制的主体,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工程质量。三是预防为主。对工程质量进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四是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工程质量必须通过检查,符合质量标准、规范,一切用数据说话。五是科学、公正的工作态度的原则。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
1.建筑材料不合格,没有达到合理的标准。
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是建筑工程的质量能否合格的基础。目前,在我国部分建筑工程中,有不少的建筑材料的质量是不合格的,有些建筑公司从“地下小炼铁厂”低价购买一些不合格的钢材,这样楼房建筑就容易出现开裂等质量问题。
2.施工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上岗
目前,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建筑工人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但是其中90%以上的农民工都是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且没有相关技术证书上岗的,这也是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出现问题的一个方面。
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
部分建筑企业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如“一纸空文”,安全生产机构形同虚设,相应的工作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展。
4.施工方法不当
其主要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等的控制。施工方法使用是否恰当,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
四、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
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过程就是从工序质量、分项丁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再到单位工程质量、最后到整个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施工活动条件的控制和建筑工程施工活动效果的控制两个方面。
1、建筑工程施工活动条件的控制
主要是指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控制。可分为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和施上过程中对建筑工程施上活动条件控制。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应从人、机械、材料、方法、环境五个方面因素进行控制。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活动条件控制。主要是对施上操作和工艺过程控制以及其它相关方面控制。
2、建筑工程施工活动效果的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活动效果控制在实施步骤上为:目测、实测一判断一分析一纠正或认可。目测、实测,也就是通过感觉机采用检测手段,如看、摸、敲、照、靠、吊、量、套或见证取样,通过现场测定其质量特性指标。判断:通过实测数据与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对比判断该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是否合格。分析:根据实测数据进行整理,找出发生质量问题的原因。纠正或认可:若发现质量不符合规定标准,应采取措施进行整改;若符合要求则给予验收签证。
3、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要点
工程项目部实施建筑工程施工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首先要确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计划,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计划要明确质量控制工作程序和质量检在制度。其次要设置建筑工程施工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控制点的设置原则要视其对工程实体质量影响大小、危害程度以及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而定。在全面正确分析工程特征、技术关键及环境条件等资料的基础上,把一些难点、薄弱环节、关键工序、经验缺乏等列为重点控制。建筑工程施工就是生产和检验、材料、零部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实施阶段。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对施工项目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还必须按照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专家论证并进行重点监控。
五、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工序质量监控
(1)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保证每道工序的投入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控制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保证每道工序施工完成的产品达到质量要求。当工序完成后,首先由操作人员根据规范要求自检、互检,填写“班组质量管理自检记录”,然后由项目专职质检员对保证项目、基本项目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工程质量问题监控
对分包的子分项工程要加大作业过程的检查频次和力度,建立完善的分包工程质量记录。对查出的工程质量问题,要下发《质量问题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并加以验证。
3、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动态监控。按建设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的要求,结合具体情况制订《项目现场管理标准》,用以规范施工现场的管理行为,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责。
4、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项目工程师要根据设计变更,提出具体的技术措施,核定物资需用量。涉及施工合同更改的,要适时进行合同评审,提出补充合同条款意见。
六、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就是对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试车运转、检查评定,考核质量目标是否符合设计阶段的质量要求。
这一阶段是工程项目由建设转入使用或投产的标志;是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的必要环节;是保证合同任务全面完成、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的最后把关。主管部门应加大力度,纠正和查处项目法人将未竣工验收或竣工验收不合格工程交付使用的违法行为,通过层层验收把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全面落实。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前,要按照《施工期及竣工交验期成品防护程序》的要求,做好成品的防护工作,防止成品损坏和污染。在项目完成最终检验并达到质量综合评定等级的基础上,由项目经理提出《竣工报告》,申请验收。验收交付后,要认真将施工过程形成的工程技术资料和质量记录收集、整理、编目、立卷、归档,由项目经理写出《施工总结》。
上一篇:连续箱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
下一篇:探讨工程造价在电力项目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