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建筑水平的大力提高,建筑工程的规模逐渐扩大。与此同时,随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其的管理模式也随之发展创新。然而,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还存在一定问题,为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造成不利影响。对此,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适当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促使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有序进行。本文笔者简单阐述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的建设过程,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建筑过程;造价管理;相关措施
1.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的形成
建筑工程的项目造价,即选择独特的计价程序,利用货币指标代表建筑工程中自建设至竣工的全过程费用的总称。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是通过科学的原理以及相关的经济法律途径,处理活动中造价的确定和控制、经营和管理、技术和经济等问题。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如,投资的设计及决策、预结算等。其不仅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经济管理的综合反映,还是建筑行业的重要部分之一。基于建筑工程的价值量过大、建设时间长,使建筑工程的造价确定、造价控制及造价管理等复杂多变。因此,为有效防止建筑工程中造价的失控,应构建一套完整科学的控制措施, 使其贯穿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
2.当前建设过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分析
2.1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部门过多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部门过多,管理散乱。由于建筑工程造价的确定是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及银行等多个部门密切相关,因此,各单位对工程造价的不同要求,使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困难。建筑工程的造价与多个定价部门关系密切,在确定建筑工程的造价数额中,难以形成一致意见。各个造价管理部门均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最后造成管理混乱的局面,难以控制及管理建筑工程的造价,难以提升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不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
2.2建筑工程造价与市场发生偏离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与市场偏离,存在鲜明的“计划”迹象。首先,国家编制的定额时间过长,更新速度慢,变化不大。其次,除相关的国家部门编制定额外,在各省区的行政单位也仿效与此编制本省的定额,然而建筑工程的计价资料多是根据大城市的价格水平编制,多数地区的市场价格未能得到良好反映。价格水平与市场供求的变化较快,即使市场具有流动性,但各地区的差距仍是很大。因此,定额的盲目、统一,必将增大建筑工程造价反映市场变化的难度,缺乏科学性及时效性。
2.3建筑工程项目的法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还存有一定问题,尤其是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在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各种行为规范的力度不足,使我国的建筑工程无法适应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部分建筑企业轻视规范建筑招商投标,有些建筑企业中标后, 采用各种异常途径增大建筑施工的资金成本, 层层递进,严重影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的可靠性、真实性。虽目前国家已颁布一系列建筑工程造价的相关法律政策, 但我国的建筑工程仍未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法律, 缺乏法制管理。对此,应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法制工作,根据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我国建筑过程造价管理的相关措施
3.1依照建筑工程的建设程序管理
建筑工程的客观规律及经济规律决定建筑工程的建设程序。建筑工程的构建程序不仅是建筑工程合理规定造价的依据,还是快速完成任务并取得良好投资及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在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规模过大,建设时间较长,施工技术复杂以及消耗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若做出错误的决定,将使整个工程损失惨重。因此,为合理有效的确定工程造价,应对建设工程的全过程多次计价,也就是按照建筑工程的建设程序适当确定各个阶段的造价,全面反映工程造价的合理性。相关实践表明,建设工程的程序化是适当确定工程造价的基础。
3.2 运用竞争机制实施工程设计的招投标管理
首先,利用竞争机制,实施建筑工程设计的招、投标管理。在建设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可利用招投标的形式引进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利于工程项目后期造价的控制。建筑单位应仔细检查施工图纸,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不断完善设计方案。其次,加强监督设计单位及图纸的质量。建设具有法人地位的图纸质量监督站,全面发挥图纸监督部门的职能。最后,大力推行造价限额的设计,合理控制施工阶段的造价数额。限额设计,即依照标准的研究报告进行初步设计,并依此确定技术及施工图的设计,与此同时,在确认设计达标的情况下,根据分配的限额进行设计控制,减少不合理的变更,合理控制项目的总投资额。
3.2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其在各行业的普遍应用,其对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造成影响。目前,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中受到广泛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信息技术的流通,使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更加多样化。总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提高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还使工程的材料价格更为准确、及时,有效控制资金的使用,增进领导的决策权。信息时代下,利用信息技术加以完善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极其重要,造价管理部门应加强信息的掌握程度,构建完整统一的信息收集系统,构建建筑工程的造价数据系统,使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跟上时展,提高管理效率。
3.4合理控制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差距及管理费用
以工程项目的成本计划为前提,选取合理的成本管理方式,通过先进的成本管理观念加以分析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消除成本差距。导致成本差距过大的因素有:材料消耗过大、人工的拖延及浪费及机械的磨损、老化等,这些均使工程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产生较大差距。因此,为有效减小实际与计划成本的过大差距,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工程项目成本的不必要偏差。此外,在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中,针对不同的施工技术方案,根据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以及项目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综合考评,不断满足项目整体的要求,从中制订合理有效的技术、施工、人员及设备计划。在施工阶段,抓紧收集数据及资料,认真核对并分析造价管理及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指标,寻出偏差,合理控制造价管理的费用支出。
4.结论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唯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总之,唯有认真分析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实情况,根据市场运行的规律,实施以上相应的运用信息技术加以管理、引进竞争机制以及加强造价管理的成本控制的等措施,才能使我国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实现统一与公平。
【参考文献】
[1]孙梦欣.浅析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企业导报,2011,(10).
[2]刘志声.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山西建筑,2008,(05).
[3]张卫东.现代工程造价管理的强化措施和深远意义[J].科学之友,2010,(02).
[4]王年生.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缺陷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0,(31).
[5]韩联峰,李海鹏.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J].价值工程,2010,(27).
上一篇:浅谈建设工程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下一篇: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