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公路桥梁建设在我国交通建设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公路交通线路的安全和正常运行。本文对桥梁施工技术与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桥梁 施工技术 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公路桥梁建设在我国交通建设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公路交通线路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公路桥梁施工过程的特殊性决定必须对其施工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 。一般的公路桥梁除了建设在城市高架桥外 ,大部分都是建设在环境条件较恶劣的山区或河流上。因此 ,必须对公路桥梁施工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 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 也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一、桥梁施工技术
1、大跨度桥梁施工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以苏通长江大桥、桥天门大桥、泰州大桥为代表的世界级的超大跨度的各种结构形式的长大型桥梁相继建成或者已开工建设,这也使得我国的桥梁施工技术得到了长远的发展。由于是超长跨度的桥梁,所以在施工技术要求方面要比大中小桥的更加严格,例如苏通长江大桥的平台设计施工采用的是直接利用钢护筒作为平台的支承结构以及超大直径的钻孔灌注桩;泰州大桥沉井定位要求精度较高,而下沉偏位难以控
制,采用的是刚性导向定位系统,这是桥梁施工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范例;苏通长江大桥采用爬模系统进行塔身混凝土施工,以保证塔身的线形。
2、既有线桥梁改建施工技术
现在在既有线桥梁改建施工过程中,应用的最多的是D型钢便梁架空方案,该方案也是较为成熟的一个施工方法,其主要施工顺序位:①根据架空的位置进行临时桥墩的施工,调整线路上的超高,采用D型钢便梁架空线路;②进行新的桥墩和桥台的施工;③按照换梁期间的架空要求来调整架空钢便桥的位置,并基本形成对位架空的条件;④拆除旧的梁和旧的墩台及影响倒换混凝土梁的临时桥墩,做好换梁前的准备工作;⑤卸掉混凝土梁并进行移梁和捆梁的施工作业;⑥封闭要点,逐孔进行人工换移混凝土梁;⑦对所跨河道进行清理,并进行附属工程的施工,最后竣工交付验收。这种采用钢便梁倒换钢便梁的方法来调整钢便梁架空位置的施工方案对于解决桥梁改建施工过程中无法对位架空的大难题无疑是个很好的途径。不仅如此,把集中性的换梁施工作业分解成了多次作业,这样减少了每次要封闭作业的时间,使得桥梁改建对行车的影响大大降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在施工困难路段用钢塔代替一般用的枕木垛进行架空,一方面增强了架空设备的安全性能,另一方面保证了行车和施工的安全。
3、山区桥梁施工技术
山区地形、地貌、水文条件比较复杂,一般表现为地面的高差大、坡陡而且险要,有岩溶、滑坡、不稳定斜坡、崩塌、陡崖或者煤气地层等不良的地质状况。基于这些原因,山区桥梁的施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施工周期比较长、模板和机械设备的投入比较大、计量支付的周期长,资金周转压力大、高墩施工定位控制难度大。所以针对以上山区桥梁工程的特点,在桥梁设计上我们要处理好跨径与墩高的关系,最好控制在0.618到1之间,既美观又经济;采取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方式治理滑坡治,把滑坡阻止在蠕滑挤压阶段;应广泛应用抗滑桩,且在大中型桥建设中抗滑桩基本上代替了抗滑挡墙的使用。
4、桥梁冬季施工技术
冬季进行桥梁混凝土施工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首先混凝土拌和站要采用全封闭式的暖棚结构,对水泥、砂石等原材料采用搭设暖棚的保温措施,拌和所用的水要用锅炉或加热工具加热,如果还不能满足混凝土搅拌合成后所需要的温度,则需要对砂石材料进行加热。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要加保温套。必须保证混凝土出机的温度大于或等于10℃,装入模板的温度不低于5℃。对于混凝土的养生技术采用蓄热的方法。
5、青藏高原等多年冻土地区桥梁工程施工
在青藏高原修建铁路的时候,恶劣的气候和周遭的环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是个极大的考验,所以采取的工程措施大多是以桥代替路的形式,这样既减少了病害也减少了铁路运输期间的维修量。青藏铁路桥梁工程是多年冻土地区桥梁工程施工的代表,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进行桩基成孔要求尽量减少施工对冻土地基的热扰动,尽快地消散桩基成孔及混凝土由于水化热作用产生的热量,确保桩基成孔后桩基周围的冻土能尽快回到冰冻的状态,同时要大大地提高机械化程度,降低劳动的强度,尽量避免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针对这些要求可以选用旋钻机成孔,其施工工艺流程为:①场地平整、②测量定位、③钻机就位、④采用较大一号的钻头钻孔至护筒底高程,钻渣弃运、⑤埋设护筒,涂刷沥青涂层、⑥在护筒内边钻进,将钻渣提出孔外,直到钻孔至桩底的设计高程、⑦成孔检查、⑧清孔。混凝土在多年冻土地区除了应具有一般高性能混凝土具备的力学性能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早强、低温、负温强度增长的性能。
二、 加强公路桥梁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1、加强桥梁结构质量管理
首先,施工单位要仔细精确地做好测量工作,放线定位工作要做到准确无误,不能出现丝毫偏差 。在桥墩、 桥台施工完成后,要将桥梁的平面位置完全确定下来;其次,由于桥梁结构形式很多,施工工序和技术较复杂,要求的施工工艺较精确,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从混凝土的振捣、 养生、 到预应力的张拉等都要严格管理和控制,以确保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再次,还要着重注意桥梁外观的美观平滑,不能出现由于施工手段的缺陷或混凝土振捣不均而引起的外观质量欠缺。
2、应重视结构的耐久性问题
桥梁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一定会受到环境 、有害化学物质的侵蚀,并要承受车辆、 风、 地震、 疲劳 、超载 、人为因素等外来作用,同时桥梁所采用材料的自身性能也会不断退化,从而导致结构各部分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既影响了使用又增大了经济损失。
3、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
首先,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建材标准采购材料,并由始至终地保证水泥材料的质量稳定 不变质,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要采用水热化低的水泥;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人必须按照强度等级 抗渗等级配比混凝土,还要充分控制好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进行分层浇筑以及设计合理的养护措施,通过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席 草帘等确保降低温度应力,避免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再次,在浇筑混凝土时一定要振捣充分,尤其是腹板内预应力管道比较集中的地方更要做到不欠振 不漏振,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
4、充分重视桥梁的超载问题
汽车超载主要有三种情况:其一是早期修建的老桥超龄负载运营;其二是桥梁通行的车流量超过原设计;另一种是车辆违规超载。 前两种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设计荷载的变化和交通量的增加;后者是车辆使用者违法超载营运,后两种超载现象在我国公路运输中较为普遍。 桥梁的超载一方面可能引发疲劳问题 。超载会使桥梁疲劳应力幅度加大、 损伤加剧,甚至会出现一些超载引发的结构破坏事故。
桥梁工程质量涉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 只有加强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才能使桥梁的施工达到优质、 安全的要求,从而使桥梁施工的管理工作更易于进行。
参考文献:
[1] 翟雷范, 侯爱玲. 浅谈桥梁工程施工技术[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20)
[2] 梁维广. 浅谈某大桥主桥上部结构的施工技术[J]. 科技信息, 2011,(19)
[3] 景泉. 浅谈某大桥工程中塔吊施工薄壁墩的技术应用[J]. 科技信息, 2011,(15)
[4] 申付安. 浅谈桥梁工程连续刚构桥施工工艺[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24)
[5] 刘爱国. 桥梁养护及施工技术[J]. 民营科技, 2011,(07)
上一篇:关于建筑管理工作创新的探讨与实践
下一篇:现代高层建筑施工特点与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