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应力混凝土以其较高的承载能力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桥梁工程中在我国道路建设中,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建设占有很大分量的工程量,然而与之相应的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相比较而言,具有提高使用阶段的基本性能、提高构件的剪切承载力、提高卸载后的恢复变形能力、改善抗疲劳强度耐久性、能够在混凝土中大量使用高强度钢材,有效的减轻构件自重等优点。本文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预应力 混凝土桥梁 质量控制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相比较而言,具有提高使用阶段的基本性能、提高构件的剪切承载力、提高卸载后的恢复变形能力、改善抗疲劳强度耐久性、能够在混凝土中大量使用高强度钢材,有效的减轻构件自重等优点。在一般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因为裂缝及挠度的问题存在,因此要是使用高强度钢材则高强钢筋不能够充分发挥其高强性能。
一、施工质量控制内容及影响因素
1、严格控制预应力材料的质量严把材料质量关,在工程中使用信誉好及质量好的厂家所生产的材料。产品必须贴有出厂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并要对运到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验收,构件强度、刚度、密实性与螺旋压接缝咬合牢度等每一个质量指标均能够达到质量标准才能够在工程中使用。提高对波纹管的保护措施并减少对波纹管损害。降低电焊作业量。必须在普通钢筋骨架形成稳固的形状之后再放置波纹管,在使用振捣棒捣实混凝土的时侯,需要避免对波纹管造成损害。再有就是波纹管接头,要用比波纹管大一号规格的波纹管作它的套管,套管的长度约是20-30cm。套管内的管道接头需要在对口及两端的环向缝隙使用胶带严密的封闭。
2、预应力张拉之前的准备阶段中的工作是要对筋施加预应力钢筋构件进行检查,外观尺寸是否满足质量标准要求。在张拉钢筋过程中,构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强度的要求,设计上不做严格要求时,张拉后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75%的标准。另为当构件拼装的竖缝用到砂浆灌缝做连接时,砂浆强度不应低于16MPa。对预留孔道要使用孔器或者压水、压气等有效的方法进行检验。在构件的端部预埋铁板和锚具以及垫板接触的焊渣和毛刺及混凝土残渣等要及时的清除干净。再者在构件施工工艺中应优先运用先穿束的方法即用压气、压水等。在钢筋穿束之前,要在螺丝端杆的丝扣等部分使用水泥袋纸大约包缠2到3层为宜,并用细铁丝将其绑扎牢固;钢丝束、钢绞线束等在穿束之前,把其中一端找齐对平,并且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编号。针对那些束比较长的,一般要套上套束器,用牵引线与引设备从其中一端拔出。针对夹片式锚具,安装完成的夹片要平齐,在构件施加张拉力之前用钢管捣实。在加工预应力筋过程中张拉顺序必须要遵循设计要求。
3、控制桥梁施工质量的主要目的为了实现施工实际情况最大可能地与理想设计状态(线性和受力)相符合。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全面清楚知道可能使施工状态与理论设计状态不相符的各种因素,以至于能够在施工中有的放矢的控制实际状态。其一结构参数。所谓结构参数即控制施工模拟分析结构的基本资料,参数的精准性直接联系到分析结果的有效性。构件参数主要包括一下各方面:构件截面尺寸大小、、材料热膨胀系数、构件材料弹性模量以及材料容重施工荷载和索力或预应力。其二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控制是服务于施工的,反过来,施工质量的好坏程度对目标的控制实现起着直接的影响。不但要求施工工艺需要遵循控制要求之外,在控制施工质量中必须考虑施工条件非理想化而对工程造成的的结构制作、安装等方面的误差,始终要把施工状态掌握在控制之中。其三就是对工程施工监测。是在桥梁施工监控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检测是最重要手段之一。检测主要包括变形监测与应力检测。由于测量仪器的原因、仪器安装方法的不同,测量手段和数据采集以及环境状况等因素存在误差,因此往往会导致结构监测总是存在一些误差。
二、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序及控制质量的要点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锚具和钢绞线检测合格、预应力梁底模安装、非预应力钢筋安装、按设计坐标和高程定位支架、安装焊接波纹管波纹管和排气管安、装锚板和螺旋钢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隐蔽验收、钢绞线穿拆除模板张拉设备、养护桥梁预应力、仪器校准安装、锚板和夹紧件安装、张拉千斤顶,锚固,张拉预应力孔道灌浆质量检验,并切除多余钢绞线密封锚固孔插道在转到下一个程序。预应力孔道灌浆和预应力张拉必须尽快完成,一般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张拉完成之后,保持大约10小时,观察预应力锚固稳定,便可以进行。在张拉构件之必须检查混凝土抗压强度,要求不低于C30级,并且张拉时严格依据设计的要求和有关规定执行。张拉构件时使用双控,就是对预应力构件应力控制与伸长量的控制。假如因施工过程中千斤顶工具式夹片被损坏引发的夹持不紧与出现滑丝,处理措施一般是压力机立即回油,更新工具式夹片,并且重新标定千斤顶油压表,以保证今后使用中不再出现此类问题。由于波纹管破损而漏浆,在对预应力构件进行张拉时要持续观察梁的上拱度及梁体的整体侧向变形,以免会出现梁体因为产生过大的变形而导致出现裂纹,并随时观测每一项数据,可作为日后桥梁设计及施工时参考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张弛有度。
三、结束语 :
在桥梁工程中构件预应力张拉工艺是桥梁预应力构件施工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尤其是对张拉应力和伸长量上的控制,将会直接反映到预应力构件的使用寿命,所以在桥梁预应力施工中,必须要充分做好张拉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一定不要过分的追求数量,必须要按照技术规范去标准化操作,以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宗放.现代预应力混凝土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王赫.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第二版)[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
[4]赵国藩,李树瑶,廖婉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M].北京:海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