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招投标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项目管理,项目范围、质量、成本、时间、资源等各个目标在招投标制度中的体现。
关键词:招投标;项目;管理
一、招投标制度
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周期长、投资多、技术要求高、内部复杂、外部联系广泛的生产过程。而作为房地产企业却面临着建设投资项目的项目设计、项目勘察、项目监理,项目施工各阶段所涉及项目方案确定,阶段项目承包人的确定,在这些过程中都是靠项目建设方通过各种形式招标,投标来确定的,这就是招投标制度。
招投标制度作为工程承包发包的主要形式在国际国内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已广泛实施,它是一种富有竞争性的采购方式,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调节手段,他不但为业主选择好的供货商和承包人,而且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其本质特征是“公开、公平、公正”和“充分竞争”。实践证明,招投标制度是比较成熟而且科学合理的工程承发包方式,也是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的最佳办法。招投标制度的实施过程也是项目管理的一个实施过程。
二、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就是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而这些都是必须把各种系统、方法和人员结合在一起,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包括项目范围、质量、成本、时间、资源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项目的招投标过程就是一个项目在这个项目管理阶段管理实施体现。
项目招投标的管理主要体现在项目实施阶段的招投标管理、各阶段招投标内容的管理、每个招投标程序的管理。项目实施阶段的招投标管理即建设项目总承包招标、工程勘察设计招标、工程施工招投标、建设监理招标;招标内容:经济标、技术标;招标程序;招标准备阶段、招标投标阶段、决标成交阶段。上述招标投标的过程无不贯彻项目管理的“项目范围、质量、成本、时间、资源”五要素,其具体实施无不经过项目管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
三、招投标中的管理
1、根据国家计委于2000年5月1日依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颁布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具备一下条件的工程建设任务必须进行招标:
①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基础设施
②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公用事业项目
③ 使用国有资金投资项目
④ 国有融资项目:
⑤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授助资金的项目
具备以上条件的建筑施工任务项目招标的范围在建筑行业每种类型的招标招标准备阶段、招标投标阶段在项目意向书及招标文件中明确界定说招标内容,如项目施工阶段必须界定各项目各阶段是招标范围,
2、在工程建设中实施招投标制度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提升工程建设成果。引入招投标制度后,项目法人的质量意识、成果意识将进一步提高。准备竞标的项目法人将认真开展审前调查,精心准备质量较高的竞标方案,最终通过招投标选出优秀的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投标人中标后还可借鉴其他方案,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方案。另外,由于在竞标方案中,对工程质量、工程成果等作出了明确的承诺,中标者在建设过程中必须突出重点,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工程成果的最大化。
在工程建设中实施招投标制度有利于选出更优秀的工程建设项目法人。我们传统的做法是通过行政手段指令式的安排某某人,这样不能保证安排的项目就是最愿意担当且能够担当的人选。而通过在工程建设中实施招投标制度,理论上可以通过竞争的方式择优选出项目法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招标办法,由于不看职务、不看资历,就看谁的实施方案思路更清晰,重点更突出,可操作性更强,可以为年轻有想法的人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让他们能够脱颖而出。
3、招投标是我国建筑市场或设备供应走向规范化、完善化的重要举措,作为项目投资企业,对控制项目成本、保护相关员工廉政廉洁有着重要意义。
招投标制基本形成了由市场定价的价格机制,使工程价格更加趋于合理。招投标制最明显的表现是若干投标人之间出现激烈竞争(相互竞标),这种市场竞争最直接、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在价格上的竞争。通过竞争确定出工程价格,使其趋于合理或下降,这将有利于节约投资、提高投资效益。
对于建设单位,建设项目招标更利于供求双方更好地相互选择,使工程价格更加符合价值基础,进而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由于供求双方各自出发点不同,存在利益矛盾,因而单纯采用“一对一"的选择方式,成功的可能性较小。采用招投标方式就为供求双方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相互选择创造了条件,为需求者(如建筑单位、业主)与供给者(如勘察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在最佳点上结合提供了可能。需求者对供给者选择(即建设单位、业主对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选择)的基本出发点是“择优选择”,即选择那些报价较低、工期较短、具有良好业绩和管理水平的供给者,这样即为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奠定了基础。
招投标制能够不断降低社会平均劳动消耗水平使工程价格得到有效控制。在建筑市场中,不同投标者的个别劳动消耗水平是有差异的。通过招投标总是那些个别劳动消耗水平最低或接近最低的投标者获胜,这样便实现了生产力资源较优配置,也对不同投标者实行了优胜劣汰。面对激烈竞争的压力,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每个投标者都必须切实在降低自己个别劳动消耗水平上下功夫,这样将逐步而全面地降低社会平均劳动消耗水平,使工程价格更合理。
4、在招投标过程,为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工程提早竣工,使用单位提前入住,往往在招标过程明确的工期的情况下,各投标方在合理报价的同时,根据自身的经济,管理,资源等各方面的能力对工期进行综合考虑,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尽可能的缩短投标工期,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签订合同中,同样明确施工工期奖罚制度,以配合项目管理的连贯。
5、招投标过程中资源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如何做好招投标工作,其中编制招标清单作为招标依据必须合理,投标方案的选择必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有效的发掘资源的投标方。
清单规范明确提出了招标方要对工程量清单负责,由于工程量编制失误而造成造价调整,由招标方完全承担。然而,为了更快的把握市场机会,招投标阶段的时间总是非常紧张、分秒必争。因此,如何更好的在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工程量清单,就成为摆在所有造价人员面前的一个挑战,人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是首要和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其他要素的功能都要由人来发挥。由于招投标工作的内容,决定了从事投标工作的人员最好采用需要两批人员来进行: 两批人算量--这种方式人力要求比较高,但速度快,结果也比较准确。
1、大数覆算:一般工程算量都由若干人分工协作,因此可以在完成算量后进行交叉检查,分别去核对对方算量中主要的工程量,如果差异较多,再进行详细核对。
2、指标检查:工程量之间都会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存在一定的指数范围,可以利用这些指数范围来核对计算结果是否有偏差,如果超出范围,需要进行仔细核对。
3、重算合同:对于图纸还不到位的项目,甲方可实行暂定工程量的方式,投标时以评比综合单价为主,中标后再重新计算工程量,签订最终的合同。这种方式适合于项目图纸不全,但有过类似项目,清单描述方面基本没有问题的工程。
同样、从事招投标工作的人员必须能熟练地应用电脑进行操作相关业务软件,如各专业预算软件、制图软件、文字编辑软件、电子表格等等;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电脑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今后几年内,招标、投标、评标、定标工作即将在internet网上进行和完成;因此,掌握必要的电脑应用知识是对从事招投投标工作的人员的基本要求。
资源利用方面招标投标的基本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将采购行为置于透明的环境中,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招标投标活动的各个环节均体现了这一原则:招标人首先要在指定的报刊或其他媒体上发布招标通告,邀请所有潜在的投标人参加投标;在招标文件中详细说明拟采购的工程、货物或服务的技术规格,评价和比较投标文件以及选定中标者的标准;在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公开开标。这样,招标投标活动完全被置于社会的公开监督之下,可以防止不正当的交易行为。最后一个特点是一次性成交。在一般的交易活动中,买卖双方往往要经过多次谈判后才能成交。招标则不同,在投标人递交投标文件后到确定中标人之前,招标人不得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也就是说,投标人只能一次报价,不能与招标人讨价还价,并以此报价作为签订合同的基础。以上四要素,是招标投标区别于其他采购方式最大的特点,它们基本反映了招标投标采购的本质,也是判断一项采购活动是否属于招标采购的标准和依据。
总结:
综上所述,项目招投标的过程就是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一个管理环节,招投标过程的管理环节同样对应着项目管理的要素:项目范围、质量、成本、时间、资源目标,招投标过程是建设单位选择施工、设计、监理、采购的管理方式,同样管理贯穿整个招投标过程,起到规范,规划、监管、约束作用,所以两者相辅相成,协调统一。
下一篇:浅谈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