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工程信息管理
李欢
摘要:本文根据建设工程信息的特性,分三个阶段对工程建设的信息管理进行论述,旨在阐明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并通过对目前信息管理状况的分析,结合工程信息的特性,对建设工程信息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建设工程信息、决策、进度控制、质量控制
建设工程信息是在整个建设工程周期内产生的反映和控制工程项目管理活动的所有组织、管理、经济、技术信息,其形式为各种数字、文本、报表、图像等,是项目建设生产的依据和决策的基础,是组织要素之间联系的主要内容,是参建各方开展工作的桥梁。
建设工程信息管理可以分三个阶段:一是建设工程信息资源的采集阶段,对信息进行记录和收集,目的为收集有价值的工程信息资源;二是信息资源的加工阶段,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存储和检索,目的是形成可供利用的工程信息资源;三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阶段,就是对已经整理的信息资源进行分析、传递、评价、利用,充分实现工程信息资源的价值,达到信息管理的目标。
一、 工程信息资源的采集
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信息按来源可分为项目外部信息和项目内部信息。项目外部信息主要包括工程所在地的法律法规、政策、社会治安状况、自然环境、以及同类工程的相关信息,如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项目内部信息主要来自业主批准或下发的管理文件、指令及设计文件;在建设过程中业主对各种有关进度、质量、造价、合同等方面的意见和看法。
承包人方面的信息包括:承包单位人员、设备、水、电、气等能源的动态信息;施工期气象的中长期趋势及同期历史数据,每天不同时段的动态信息;工程用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等工程物资的进场、验收、使用等信息;项目经理部管理程序,质量、进度的控制措施,事故处理制度,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方案执行的情况,工序间交接制度,工地文明施工及安全措施等;施工合同执行情况,以及施工中国家和地方规范、规程、标准的应用;施工中发生的工程原始数据;工程索赔相关信息等。
监理形成的信息主要有:监理大纲,监理规划,监理细则,会议纪要,巡视记录,旁站记录,监理工程师的口头和书面指令,计量支付台账,原材料及构配件的抽样平行检测记录及台账,工序、分项、单位工程验收记录等。
二、 工程信息的加工
建设工程信息的整理主要是把采集到的信息进行鉴别、选择、核对、合并、排序、更新、计算、汇总,从而生成不同形式的数据和报表,以提供给不同需要的各层次管理人员使用。信息整理是按照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的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描述和序化,实现无序信息向有序信息的转化。在进行信息整理时,首先要从甄别信息开始,一种信息是自己收集的,可靠度较高;而对承包人提供的信息就要从信息采集是否规范、采集手段是否可靠等方面考虑,进行选择、核对以及必要的汇总,对动态的数据及时更新。
其次对信息进行筛选,随着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日益大型化,信息量也日渐增多,在不同阶段,不同工程时期,决策者关注的信息内容都不同,如何从中筛选出准确的信息至关重要,按照筛选工作的原则:保障再现性、遵循依存关系、追求经济性,从组织、管理、技术、政策法规四个维度在工程信息资源中筛选出核心信息,使工程项目管理者能够抓住重点信息。筛选解决了信息分类的部分,按建设工程的目标可将信息划分为:投资管理信息、质量管理信息、进度管理信息、合同管理信息。将各种信息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分类,并建立起一定的分类系统和排列顺序,以便管理和使用信息。对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后,要建立信息数据的检索并存储。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广泛使用,选择适当的数据库软件对信息进行存储,如foxpro、access和excel等,信息检索与信息存储是不可分割的,信息检索是通过信息存储体系来实现的。
三、 工程信息的开发利用
1、传递。对信息进行分类加工后,要及时以规定形式提供给需要使用数据和信息的部门,保证其在第一时间方便地得到所需要的一切信息,并确保不向非相关人员提供任何信息和数据。
2、分析。投资信息的分析是通过分析合同价组成,按照投资目标体系,结合已完工程量、付款申请表及工程量变化表和费用索赔表,对投资信息进行分析。质量信息的分析是按照质量控制流程、制度、方法,对质量抽样检查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的风险分析,对质量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形成报告,以便更好地进行质量监理。进度信息的分析是将项目实施情况和计划值或合同目标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对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在后期工作中加以改进,使项目目标得以切实实现。合同信息分析是合同是一个项目的主灵魂,根据对合同的分析,了解责任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对合同变更、执行以及合同索赔进行动态跟踪,以便更好地指导项目建设 。
3、评价。投资评价是审查其是否符合投资的目的,是否偏离投资目标;质量评价是审查是否符合相关政策及规范标准,质量控制是否到位以及对后续质量控制的借鉴;进度评价是审查是否严格按施工总计划进行,及实际偏离计划的差异对总计划的影响;合同评价是审查是否严格按合同相关条款执行,以及合同变更对工程的影响。
4、利用。信息是管理决策的依据,管理决策是否及时准确,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信息提供得是否及时和信息是否充足和可靠。如只有业主得到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关于承包人按合同要求完成了某一分项或者单位工程的施工信息后,才能做出支付款项的决定。信息还是协调参建各方关系的媒介,是协调各参建单位的关系,信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掌握足够、可靠的信息,才能借助于信息的媒介作用,协调好建设各方的关系,从而更好的促进工程建设。
四、 对目前信息管理的建议
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日新月异,建设水平和规模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信息管理相对滞后。为提高工程信息管理水平,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方面入手:
1、建立先进的工程信息管理模式。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程信息管理模式。
2、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以行业主管部门为主导,建立相对应的数据库,统一行业资料格式和计算机接口,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形成全国统一的计算机管理模式。
3、培养工程信息管理人员。不仅要培养出专业工程信息管理人员,同时对参与工程建设的管理、技术人员都要进行相关的培训。
4、建立工程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规定相关人员的信息管理职责,并形成对应的管理网络。最关键的是,从行业主管部门到承包人,要对工程信息管理充分重视,解决目前工程信息管理较为传统的模式向先进管理模式的转化,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重党 ,浅谈建设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城市建设,2010(9)
[2] 周军,徐茂林,浅析工程建设前期的信息收集,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 29(10)
[3] 李兵,试论工程信息管理方法,科技资讯,2008(6)
[4] 张巍伟,佟艳辉,浅谈对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的认识,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