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靠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稳定性分析
金叔阳1, 宗剑锋2, 章柏林3
摘要:以广东省内某新建工程为背景,运用MIDAS/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不同荷载工况对桥梁空间稳定性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为同类桥梁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斜靠式钢管拱 稳定性 荷载工况
钢管混凝土拱桥是我国发展应用较快的新型桥梁结构型式,具有自重轻、强度大、抗变形能力强、外形简洁美观等诸多优点,是大跨度拱桥的一种比较理想的结构型式[1]。其中斜靠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是指由两片受力竖直主拱与两片斜靠拱组合而成的体系。主拱为主要承力构件,斜靠拱与主拱形成空间稳定体系,以保证结构拥有良好的空间稳定性[2]。
本文以位于广东省某新建工程为背景,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 建立多组不同荷载工况下的屈曲分析模型,分析该桥稳定性状况,以期为同类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1、工程概况
图1 主桥总体布置图(单位:cm)
本工程主桥为系杆拱,跨径为75m。全桥共设两片主拱、两片斜靠拱,主拱采用钢管混凝土拱,外径为1.5m;斜靠拱采用空钢管拱,外径为1.2m。主拱垂直于水平面,主拱中心间距为24.5m;斜靠拱与竖直面夹角为14.4°;斜靠拱拱顶间距为27.6m,拱脚间距为35.3m。主拱、斜靠拱竖向矢高15m,竖直面上矢跨比1/5,拱轴线按抛物线设计;斜靠拱在水平面上矢跨比为1/19.48,斜靠拱平面投影拱轴线亦按抛物线设计。系杆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两片主拱之间通过梁格系联结为统一整体,斜靠拱拱脚位于端横梁内。本桥拱肋按双吊杆设计,全桥共44根吊杆。本桥总体布置如图1所示。
2、稳定性分析
本桥桥面较宽,主拱中心距达24.5m,因此该桥稳定性也成为设计中重要的考虑因素。在设计中,考虑到桥面净宽较大,设计中不采用主拱之间设置横撑的方式增加桥梁的稳定性,而是选用斜靠式空心钢管拱来起到稳定的作用;且在主拱和斜靠拱之间设置20道横向联系,以增强主拱与斜靠拱的整体联系性,减少空心钢管的局部应力。
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建立模型进行屈曲分析。该模型共有节点874个,单元1021个。分别改变模型中的荷载工况,对其稳定性做出分析。在模型稳定性分析过程当中,考虑以下荷载工况的作用:自重、二期恒载、汽车活载、人群活载、风荷载。下图2为主桥的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
图2 主桥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
本文采用四种不同的荷载工况,对桥梁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五阶的稳定系数如下表1所示。图3、图4为拱肋面外反对称失稳和对称失稳的示意图。
参考文献:
1、陈宝春. 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与施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46-47.
2、;陈淮,胡锋,申哲会,杨磊. 斜靠式拱桥稳定性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82-186.
3、肖如诚,郭瑞,陈磊 等.无推力斜靠式拱桥体系及其优化设计[A].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 第16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