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项目管理论文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呼唤终身教育创新-经济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1-07-04 08:55:49更新时间:2011-07-04 08:56:25 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呼唤终身教育创新
吕晓蕾
摘要:文章从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作用人手,提出不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不同,不同类型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就不同。我国建设终身学习体系更为必要和迫切,把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纳入“十二五”规划,尽快设立较高层次的领导和协调机构,积极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切实提高学习和教育质量,真正做到全面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终身教育;机制创新。
积极地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为国家和社会长远发展提出的一个与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新的发展模式。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期把把教育、经济、人才紧密联系起来,探索、研究、推进终身教育创新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意义。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时代的最强音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各种要素与组合方式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手段、途径、方法、方式与形式的总和,或者说,就是指经济增长来源的结构类型。经济增长在人类社会的发展的进程中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多种因素组合和利用的不同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以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内容的进一步转变。其实质在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1、它是对经济规律的科学认识
在各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初期技术水平低,主要依靠资源投入来提高产量。当工业化进入一定阶段、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明显受到资源供给约束时,就必然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是一种客观规律。
2、它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准则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辨证的联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就谈不上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标,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经济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基本精神就是从粗放型经济发展向集约型经济发展转化。
3、它是赋予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体现在各项具体经济发展任务之中:做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扩大内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妥善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一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人的发展,把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统一起来,一定要重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消除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二是将利用外资与我国经济安全统一起来,维护民族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三是将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发展统一起来,防止偏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二、终身教育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的角色
进入21世纪,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创建一个学习型的社会,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1、知识、能力传递的速率加快
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一次性教育时代已经终结,人类终身接受教育的新时代已经来临。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人类所拥有的知识量急速递增,这种趋势必将导致原有知识的快速陈旧,人们必须不断地接受教育、更新知识,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工作的需要。
2、信息高速公路引发的思考
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得令人触目惊心。接受一时学校教育而获得的专门知识或技能,只可能适应早期的社会,它根本不可能在知识经济时代有立足之地。学习为了更高质量的生存;学习为了防止知识折旧;终身学习终身受益。
3、终身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思想体系
终身教育,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获得全面发展之重要砝码,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受教育者更好地发展自己适应社会,最终达到全民学习意识普遍形成,即“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的关键是实施终身教育思想。中国教育必然要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才能够处于不败之地——终身教育就是一种新思潮。
4、现实发展史的警示
驱动经济快车,靠的就是全体国民的精良素质,靠的就是高素质的人才。因此,优先发展人的素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动力。要适应与时俱进的时代需求,就要创新终身教育方法。学为己任,终身做人,终身在学,以新促学,以职求学,增智为学,也就是为了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学,孜孜不倦地终身学,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
三、人才储备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援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人力资源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还应该具备团结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强调人自身的持续性,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持续性,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持续性。
1、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相匹配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了高新科学技术的应用,互联网非常发达且速度增快,人们之间联系的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大批新的就业方式出现,如网上交易和消费、移动办公、家庭办公、网上就业、弹性工作制等形式缩短了工作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用人单位和员工提供了双重便利。
3、人力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方式相一致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求人力资源的配置格局必须有所改变,人力资源的配置区间更需趋于平衡,比如对职业、地区、国际、产业间的配置具有重要的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了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在这种变动之中,地区间、国家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挫败竞争对手的而获得的商业利益,更多的是如何与竞争对手共存、共赢、共利、寻求多方合作与发展,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以促进整个社会福利的提高。
3、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适应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所体现的产业结构的转变和科技进步的发展,产生了对人才素质变化的巨大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内外资源,针对主导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密切结合,采取引进与外派、国内外的校际合作、校企等多种方法,提高培养人的市场化程度,与市场节奏密切保持一致,保障人力资源的个体和集体素质和能力的开发的实施力度。
四、推进终身教育的体制创新
1、转变观念,提高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科学地开发人力资源,才能使其员工的综合素质不断得到强化和提高。人力资本是对自然人力资源进行投资的凝结,是技术和知识的人格化,强调的是人的各种能力外化的过程。人力资本强调投资收益回报、价值增值、所有者权益和人力的个体素质或精神存量的形成和积累。
2、资源科学分配注重人力资源开发
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开发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和资源分配。人力资源开发价值与资源的分配性涵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资于人力资源开发的人财物的分配;二是人力资源本身的配置与利用。不仅如此,人力资源还可导致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收益递增。在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开发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国企业的关注与重视。
3、推进终身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实现根本性转变,关键在于导致增长方式不合理的体制和机制还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
由于终身教育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和所有社会成员,迫切需要从管理体制上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改变和克服当前我国终身教育存在的条块分割、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等浪费和低效现象。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统筹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
4.整合教育资源,加强综合协调
各地区、各部门拟建 “终身学习委员会”,综合协调及整合各类学习资源,确保终身学习体系的实施。其主要职能是:协调各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区的终身教育机构,加强彼此间联系和合作,统筹运用终身教育资源;组织终身教育宣传,使全社会重视并参与终身学习;成立“学习证件认证中心”,对各种学习、进修、培训的结果予以认可并**学习证件的认证手续等;研究制订终身学习规划和有关法规,使终身学习健康有序地开展并得到法律保障。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本质就是站在“人”的高度看问题,一切从生活质量出发,让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最根本问题,这一点解决了,也就解决了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强化企业管理。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微观基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国民素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人。
参考文献
[1]郑新成编写;《基于经济增长方式的人力资源开发浅析》[J].特区经济,2010.
[2]唐爽编写;《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和保护的几点思考》[J].决策导刊,2010.
[3]许和连编写;《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进展述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
[4]王宇编写;《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05.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xiangmuguanlilw/13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