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物业论文

后浇带技术在地下室施工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1-02-26 11:50:38更新时间:2011-02-26 11:50:38 1

摘要:在地下室施工工中设置后浇带是工程目前最常用的施工手段之一。后浇带能够有效地分化大面积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降到最低,从而保证地下室底板、外墙的抗渗漏能力。但如施工措施应用不适,施工质量则很难确保,后浇带也会成为地下室结构的薄弱带或是渗漏的薄弱带。作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提出一些有关后浇带技术在地下室施工技术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隔离层
  一、存在问题
  (一)底板后浇带经常会因为作业条件差,难以清理完善,后浇混凝土难以保证质量.而使地下室地梁、底板的混凝土截面受损、下部钢筋失去混凝土保护,使后浇带成为结构薄弱带。
  (二)在清理底板后浇带时,在密集的梁、板钢筋中进行凿剔、出渣等清理作业,作业条件非常困难,稍不慎会凿破板底的防水保护层、损坏下部的防水层。有的工程底板后浇带封闭后变成了地下室底板堵漏的主要对象,还有的工程底板后浇带随着混凝土的封闭即出现细小的泉涌现象,个别工程先后反复清理、隐蔽检查多次方才最终验收合格。
  二原因分析
  (一)底板后浇带位置低洼,位于建筑物相对最低洼处,非常容易汇集积水、淤泥、垃圾等。
  (二)后浇等待的时间长(伸缩后浇带不少于42d,沉降后浇带在主体封顶之后封闭,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多),清理维护工作量大,费用高。因疏忽维护而使之成为积水池、垃圾坑。
  (三)管理手段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手段。后浇带到期准备封闭时,因清理作业条件困难。不愿作大的清理投入,忽视质量,草率了事。
  (四)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对排渣、清淤问题考虑不充分,没有设计排水、排渣通道,污水、杂物落入后,不能够顺利排出,积淀成害。尤其是在横穿后浇带的地梁位置,形成深深的泥水渣池,密集的地梁下部钢筋被埋在很深的沉积物中,清理条件极其困难。
  (五)防水保护层上没有设置隔离层,剔凿后浇带中混凝土、砂浆废渣时,凿破板底防水保护层,损坏防水层。
  (六)后浇带止水构造设计不当。有些设计者将中埋式止水钢板设计成向下弯折的形状(图1),这是错误的,向下弯折的止水钢板并不能盖住上升的水流,反而会给清理工作造成障碍,使钢板下侧难以清理完善;同时,后浇混凝土时,下折的钢板又会聚集气体使混凝土不能充实,形成混凝土缺陷。所以,中埋式钢板止水节点设计时,应将止水钢板向上弯折才是正确的作法。既可以实现钢板的止水功能,又避免了使钢板下侧形成混凝土空洞。
  图1中埋式止水钢板的不正确作法
  (七)钢丝网、快易收口网等封堵材料安装使用不当。例如:将钢丝网揉成团状进行塞堵、将快易收口网重叠起来使用等,都会使施工缝形成疏松混凝土,难以凿剔出密实的混凝土面,而造成混凝土缺陷,成为渗漏通道及结构薄弱带。
  三、技术措施
  (一)施工方案设计时,应设计排渣、清淤通道。通道的最高点应当低于地梁的底面标高50mm以上,并且应有3‰以上的排水坡度,坡向排水端头的积水坑。排渣通道应有一定的深度,清理时,其中的泥水可以由通道到集水井清理排出,不容易清理走的(剔凿产生的)块状固体垃圾,可就地存储在该空间里(有机质垃圾须清理走)。积水坑应设在地下室底板平面范围以外,后浇混凝土时,用砖胎模封堵排渣通道的端头,在砖胎模内侧补做防水层与地下室外部防水层连接封闭。为节省后浇混凝土,排渣通道的断面可设计成倒梯形,见图2,3。
  图2底板后浇带排渣通道示意图3底板后浇带构造措施示意(A—A)
  (二)在防水保护层上增加设置隔离层,以方便凿剔清理工作。该隔离层可起到保护防水层的作用,使防水层得到双重保护。隔离层可使用薄铁皮、防水卷材等制作。
  (三)若设计中埋设金属板止水节点构造时,金属板应向上弯折。止水金属板应设计成V字形,V字的扩展角宜在160。左右,即两边各上翘l0。左右。V字的顶端应设在底板施工缝的先浇筑混凝土一侧(图3)。
  (四)钢丝网不得揉成团状,快易收口网应单层使用,尽可能使用木模封堵混凝土。工程实践经验证明:在钢筋密集的部位使用木模,其封堵混凝土和将来易于清理的效果要好于快易收口网、钢丝网等。
  (五)底板施工时,应在混凝土凝固前及时清理后浇带中的混凝土溢流物,可采用高压水冲洗等办法。
  (六)加强后(待)浇期间的维护管理:后浇带预留完成后,应在后浇带两侧设置挡水坎,并及时加盖封闭,尽量避免污水、垃圾落入。在达到后浇期龄时,及时安排浇筑混凝土。
  (七)严格验收控制。底板后浇带隐蔽验收时,应摄取图像资料,使存在问题不易被掩盖。在编制施工方案、监理细则时,应具体明确拍照部位,图像应重点反映地梁位置、墙板交接处等部位的清理情况。这样,能比较有效地制约人为因素的忽视,敦促保证质量。
  四、经济比较
  设置排渣通道和增加隔离层,会增加一些直接费用,但因其方便了施工和能够保证质量而可以节省一定的清理费用和后期的堵漏费用,所以综合评价并不浪费。与超前止水构造(图4)相比,其混凝土增加量等较小,相对比较经济。
  图4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
  五、结语
  后浇带施工时模板应支撑安装牢固,钢筋进行清理整形,施工质量应满足钢筋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无裂缝。通过设置后浇带,使大体积混凝土可以分块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工期。由于不设永久性的沉降缝,简化了建筑结构设计,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性,同时也减少了渗漏水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验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wuyelw/3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