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医院当前存在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客观、系统分析,总结提出了解决医院火灾预防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医院;火灾危险性;对策
Abstract: This paper does the objective and system analysis of the hospital fire risk at present, summar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 of solving the fire prevention in hospital.
Key words: hospital; fire risk;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D03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居民平均寿命较几十前年有了较大提高,加上政府对农村医疗体制的改革,为广大农民解决了大额医疗费用,原有的医院已远远满足不了当前的要求,为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各地利用政府投资或多方筹资,一幢幢现代化的医院建筑拔地而起,但由于其建筑密集,人员流量大且多为弱势群体,设备集中,压力容器、酒精等化学试剂、被褥纸张等易燃易爆物品多,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火灾事故如: 2005年12月15日,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37人死亡、9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21万余元和印度2011.12.9私立医院火灾造成死亡93人的重大火灾事故,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加强对医院的消防监督管理至关重要。笔者结合自身从事防火监督工作的经验,现就医院的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进行几点探讨。
1医院存在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1.1医院建筑未经审核、验收,在建设和投入使用之初存在先天性的火灾隐患,建筑消防设施完整好用率低。一些医院多是当地重点工程或三边工程,在建设初期未经消防审核擅自施工,未经消防验收擅自投入使用,在消防安全布局,消防车通道等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存在防火分区超面积,防火分隔设施不齐全,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防排烟系统安装不到位等先天性火灾隐患;许多大型医院在建设初期由于消防投入不够,往往造成自动消防系统、防火分隔系统、防烟排烟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一项或多项短缺,而在投入使用后短时间内无法整改到位;有些综合性医院虽然耗巨资进行了配套建筑消防设施建设,但由于在投入使用后管理不善,维护保养工作没有跟上,造成消防设施损坏或瘫痪,个别医院还存在擅自关闭、停用消防设施的违法行为,致使发生火灾时,消防设施形同虚设,不能发挥作用。特别是近两年,一些医院在外墙保温材料的选择上没有按照国家规范的有关规定选择不燃材料,在施工工艺上违反相关施工规定,造成整幢医院的火灾蔓延和扩大。
1.2人员特殊,疏散困难,可燃物数量多,扑救难度大,火势很容易蔓延扩大。医院作为患者集中的场所,病人及陪护人员数量众多,重伤人员,手术后人员行动不便,特别是专科医院如骨科医院、儿童医院等,骨折病人、危重病人行动多有不便,儿童需要其他人帮助,上述人员均为弱势群体,一旦发生火灾,疏散人数多,难度大,极易造成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由于建筑功能的需要,医院内部的建筑多为中廊式或通廊式建筑,多数设置有中厅且楼层较多,各个部门科室相互连通,病房内部有被褥,衣物等大量可燃物,极易形成立体燃烧;医院一些贵重仪器如核磁共震、螺旋CT和财务室等出于自身防盗的考虑,安装了防盗门,窗户安装防护栏,夜间锁病区大门,甚至锁闭楼层疏散通道门,因患者数量多而床位不足临时在走道内增加床位,导致疏散通道不畅通,不利于人员疏散和消防队员开展灭火救援。
1.3消防管理者消防意识淡薄,重经营,轻管理,消防管理混乱,火灾隐患严重。通过近几年国内外医院发生的火灾事故,可以看出违章用火、用电、电气线路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及等人为因素是造成火灾的直接原因,虽经消防部门多年的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但一些责任人、管理人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重经济效益,忽视消防安全,对火灾发生存在侥幸心理,而消防管理不到位,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则是火灾扩大蔓延,最终酿成重、特大火灾的主要原因。虽然公安消防部门近几年来开展了消防宣传“五进”工作,“公安部109号令”也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单位的职责,但由于个别医院责任人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意识淡薄,由于管理层和医生、护士消防素质参差不齐,消防管理制度不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致使安全出口上锁、消防通道堵塞、用电设备安装、使用不当,室内消火栓箱遮挡等后天性火灾隐患层出不穷。
2针对医院存在的火灾危险性,建议在以下方面抓好医院火灾的预防。
2.1把好建审关,验收关,从源头上避免产生火灾隐患,确保建筑消防设施完整好用。医院建筑的选址要合理,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均应严格审查其防火间距、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供电等是否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医院建筑的四周应设置环行消防车道,其宽度应满足双车道要求,并设置专门的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场,防止因车辆乱停乱放而影响火灾情况下人员的疏散和消防车的施救。为有效地扑灭和控制初起火灾,必须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选择上应严格选择不燃材料,防止发生火灾蔓延和扩大。
2.2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开展防火巡查和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医院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应当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层层抓好工作落实,消防责任人应当定期组织召开办公会研究本单位的消防工作,消防管理人应对医院消防工作采取严格的措施,组织保卫、专兼职消防等相关人员每天坚持对病区、宿舍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对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完整及性能进行逐个查看,保证完整好用;对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进行疏通;对杂物间进行清理。对发现的火灾隐患进行认真记录,能当场整改的,当场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要及时上报医院分管领导和消防部门进行限期整改,将火灾隐患消灭在初始状态。
2.3安装监控等技防、安防等先进措施、对重点部位实施重点监控。在核磁共振、螺旋CT等重点部位应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和红外防盗报警等自动设施加大对医院初期火灾的探测,提高发现初期火灾的能力。对吸氧管道应设置在独立的管道井内并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应把高压氧舱、手术室、药房等部位作为重点监控的重点场所,做到易燃危险药品应限量存放,随用随取,一般不得超过一天用量,药剂配方含氧化剂时应用玻璃或瓷质器皿盛装,不能用纸包装;氧气瓶要要用固定架固定,避热、禁油、防撞击,发现油污立即擦净;手术室内非防爆型的开关、插头,应在施行麻醉前合上、插好;必须等手术完毕,乙醚蒸气排除干净后,方可切断或拔去插头;室内应备有二氧化碳灭火器。
2.4加强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自防自救和疏散逃生综合消防素质。医院的消防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防火宣传和消防知识的普及培训,取决于单位职工“四个能力”的提高,接受消防知识教育的人群越多,发生火灾的几率或火灾受损的程度就会越小、越低。这就要求医院严格按照《全民消防教育纲要》和《公安部109号令》的要求,开办消防知识讲座,定期对专兼职消防员、重点工作人员、临床各科医护人员、新分配职工、保洁员工等各类人群进行消防知识培训;要组织医护人员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定期对行应急疏散演练,并根据演练情况不断修正和完善预案,提高其实用性,增强医生、护士对火灾危害性的认识,学习实用的灭火技巧,以提高内部员工的综合消防素质;并同时在医院内部广泛开展“四个能力”和“三会一标”建设,引起病人及家属做好防火工作的意识,尽可能地减少火灾的发生或在火灾发生后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结束语
医院作为一个人员集中、疏散困难的特殊人员密集场所,其火灾危险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要加强研究医院的火灾危险性,分析其防火对策,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消防安全管理,确保该类场所的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建筑防火设计手册》,ISBN:9787112033546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 者:王学谦
下一篇:大型商市场灭火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