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翔 吴建兵
信阳市航空机务士官学校 河南信阳 464000
摘要:功能性体能训练,一种模拟日常活动的综合性训练方式,能提高个体运动能力、增强身体健康以及改善心理状态。大学生群体面临学习压力和多样的娱乐方式,忽视了对身体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因此,探究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实际影响具有实践意义,旨在为改善大学生群体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
关键词:功能性体能训练;大学生;身体素质
一、引言
(一)功能性体能训练的起源
在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技术产品,很少进行身体活动。这种生活方式不仅减弱身体素质,还增加了患上各种生活方式疾病的风险,如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针对这一现象,功能性体能训练作为一种全面提升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应运而生。功能性体能训练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模拟日常生活和体育活动中的运动模式,强化人体自然运动能力,提高个体在进行日常活动和专项运动时的效率和安全性。该训练方式起源于康复医学领域,最初是为了帮助伤病患者恢复身体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功能性体能训练因其良好健身效果,逐渐被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领域所采纳。
(二)当前大学生面临的身体素质挑战
大学生面临体能下降、肌肉力量薄弱、体态不良等问题。功能性体能训练通过针对性的动作训练,如深蹲、俯卧撑、跳跃等,不仅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还能优化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有效应对和改善这些挑战。该训练还注重动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运动伤害的风险,使得大学生能够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有效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
二、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基本原理
(一)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定义
功能性体能训练是是以提升身体在日常生活和活动表现的一种身体练习。它的核心在于模拟日常生活或运动中的动作和活动,来提升个体的运动性能和功能性体能。与传统的健身训练相比,功能性训练更加注重运动的实用性和综合性,强调训练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升肌肉力量或耐力,而是为了增强身体各系统的协同工作能力,从而提高人的整体运动能力。这种训练方法源自于康复医学,最初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而现今已广泛应用于运动员训练、普通成人以及青少年的体能训练中。
(二)训练的核心组成
功能性体能训练的核心组成包括力量、柔韧性、平衡、协调性、耐力和速度等多个方面。其中,力量训练强调的是提升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使之能够更好地支持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需求。柔韧性训练则侧重于增加肌肉和关节的灵活度,从而提升运动范围和防止受伤。平衡训练目的是改善身体的稳定性,尤其是在进行复杂动作或在不稳定的环境中活动时。协调性训练则是为了提高身体各部分的协同工作能力,使得动作更加流畅和高效。
(三)训练的目标与实施方法概述
功能性体能训练实施方法多种多样,有自身重量训练、使用小工具(如哑铃、健身球、弹力带等)的力量训练、心肺耐力训练以及灵活性和平衡训练等。训练时,教练会根据个体的身体条件和训练目标,设计出一套包含各种功能性动作的训练计划,如深蹲、俯卧撑、跳跃、平衡木行走等。功能性体能训练还强调个性化和逐步进阶的原则,训练计划会根据参训者的体能水平和进步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训练既安全又有效。
三、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
当代大学生大量时间消耗在课业学习和电子设备上,导致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发展兴趣时间在减少。长期缺乏体育活动的生活方式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不断下降。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体能下降、肥胖、视力问题以及身体某些功能性指标不达标的问题。例如,由于久坐不动,部分学生出现了脊椎健康问题,肌肉力量和耐力普遍较弱。
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仅仅局限于身体健康的基本指标,还包括了心理健康、社交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社会竞争激烈和就业压力大,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重,部分学生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被及时发现和解决,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仅需要关注其身体健康状况,还要重视其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四、功能性体能训练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一)身体健康
功能性体能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与耐力,改善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在进行功能性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大学生通过各种综合性动作的执行,能够促进身体各部位肌肉的均衡发展,从而避免了因肌肉不平衡而导致的伤害风险。功能性体能训练还强调对核心肌群的锻炼,核心肌群的强化有助于维护脊椎的稳定性和正确的姿势,减少腰背部的疼痛问题,这对于长时间坐姿学习的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功能性体能训练不仅在提升身体机能方面有着积极作用,还能通过增加身体活动量,帮助控制体重,预防肥胖及其相关疾病。更重要的是,随着体能的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升,对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满意度具有不可忽视的正面效应。
(二)心理健康
功能性体能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面影响同样显著,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压力缓解方式,并促进了心理健康的整体提升。通过参与功能性体能训练,大学生能够在释放身体能量的同时,也释放心理上的压力和紧张感。这种训练形式因其多样性和趣味性,使得学生能够在训练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有效提高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功能性体能训练常常需要集体参与,这种团队协作的过程不仅加强了同学之间的社会联系,增强了社交技能,还有助于建立正面的社会支持网络,对抗孤独感和社交焦虑。定期的功能性体能训练还能够改善睡眠质量,通过体能的提升和心理压力的减少,大学生可以更容易地进入深度睡眠,从而在第二天拥有更佳的精神状态和学习效率。不可忽视的是,运动本身会促进大脑释放如内啡肽等正面情绪激素,帮助学生自然减轻抑郁和焦虑的情绪。
(三)社会能力
功能性体能训练鼓励团队合作和集体参与,通过互动,大学生可以在非正式的环境中练习和发展沟通技巧、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共同完成训练任务的过程中,大学生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如何在团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及如何共同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极为宝贵的社会技能。功能性体能训练的集体性质有助于扩大社交圈,促进不同背景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增强社会融合感。通过共享努力和成功的经历,学生之间可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和相互支持的网络,这对于缓解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提高他们的社交自信有着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功能性体能训练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因为坚持定期训练需要高度的自律性和时间管理技巧。
五、结论
功能性体能训练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显著提升了大学生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与耐力,还在心理健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减轻了压力和焦虑,提高了自信心和生活满意度。功能性体能训练通过增强大学生社交能力,如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大学生的社交融入和个人成长。功能性体能训练证明了自身作为提升大学生综合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全面发展训练方式。
参考文献:
[1]徐培武.功能性体能训练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1):16-18,57.
[2]李成宝.功能性体能训练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38(6):120-122.
[3]刘帅康.功能性体能训练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J].拳击与格斗,2023(19):64-66.
上一篇:对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