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体育科学论文

论素质教育视域下足球运动的教育价值

发布时间:2021-04-02 11:40:17更新时间:2021-04-02 11:40:17 1

  摘 要: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本质的哲学分析,在对足球运动概念界定和属性认识的基础上,以国家作为足球运动教育价值判断主体,着重分析了足球运动及其属性满足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需要,揭示素质教育视域下足球运动教育价值的本质,为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论素质教育视域下足球运动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素质教育;视域;足球运动;价值;教育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据媒体报道,为了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有多所学校用足球作为工具,编成足球操,校园足球运动的教育价值被“球化” 了;还有些学校以足球为主题开展足球黑板报活动,校园足球运动的教育价值被“文化”了;也有些学校为了开展校园足球,于是组织了校足球队,把校园足球与校足球队“等价”了。 校园足球运动的教育价值被“球化了”,其实是扩大了校园足球的外延,失去了校园足球作为足球运动的内涵;把校园足球等同于做做黑板报宣传、成立一个校足球队等,显然是对校园足球运动教育价值的片面认识。 同样,在对校园足球运动的教育价值认知的调查中发现,几乎上大家一致认为,它能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品质、培养拼搏精神及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等,这种对校园足球运动教育价值的宽泛认识,与体育运动其他项目相比较,并没有表现出校园足球运动教育价值的独特性,因此,有学者提出,校园足球只是体育的一个项目,依然属于体育教育的范畴,应该纳入体育教育之中,不应该特殊化对待。在我国大力推动素质教育背景下,在校园足球如火如荼地开展环境下,对校园足球教育价值全面的、深刻的认识,有利于积极推动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 而作为足球运动的一种形式——校园足球,仅仅是在运动对象上不同,其本质依然是足球运动。 因此,在素质教育视域下,对足球运动教育价值的研究,从理论上看,有助于丰富体育教育价值的内涵;从实践上看,有助于深入认识校园足球运动教育价值的丰富性、独特性,坚定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信念。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本质的哲学分析,在对足球运动概念界定和属性认识的基础上,以国家作为足球运动教育价值判断主体,着重分析了足球运动及其属性满足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需要,揭示素质教育视域下足球运动教育价值的本质。

  二、素质教育视域下足球运动教育价值的本质

  (一)价值研究素质教育视域下足球运动的教育价值,从其概念“价值”的认识开始是一条不可回避的途径。 作为哲学概念的“价值”,是对各种价值现象、事实的抽象和概括。素质教育视域下足球运动的教育价值也是价值的一种形式, 是由价值概念出发,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通过演绎可获得对素质教育视域下足球运动教育价值中的概念、要素和关系的认识。 因此,对素质教育视域下足球运动的教育价值进行研究, 首先要对作为哲学概念的价值的本质特性的认识,然后,基于哲学的方法来指导素质教育视域下足球运动教育价值的理论研究。

  (二)足球运动的教育价值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价值论述,对足球运动教育价值的理解也要从客体及客体属性、 主体及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三个方面进行认识。足球运动教育价值的客体是足球运动,客体属性是足球运动的属性, 而足球运动教育价值中的主体并非确定的, 我们既可以把足球运动参与者作为教育价值判断的主体, 也可以把教育者作为足球运动教育价值判断的主体等,若把运动参与者作为主体,足球运动的教育价值与参与者自身的认识有关;若把教育者作为主体,足球运动的教育价值与教育者的目的有关; 即使同一主体, 如果教育价值观不同,对教育需要的认识也不同,从而对足球运动的教育价值判断也不同。目前,存在的教育价值观有“本体论的教育价值观,即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工具论的教育价值,即教育的出发点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需要——人,任何正常的人,都是社会的人;均衡论的社会教育价值观,即无论是强调单一的‘个人本位’还是强调片面的‘社会本位’,都存在着走极端的弊端,真理往往存在于两极之间。 ”[5]因此,对足球运动教育价值的认识,有必要确定主体及主体需要。

  (三)素质教育视域下足球运动教育价值 “素质教育”的概念,开始时是针对中小学“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就其性质而言,是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去求得一种理想人格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各方面实现整体优化。 [6] 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要素。 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理论[7];从价值认知上看,“体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的辩证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辩证统一; 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的辩证统一。 ”[8]对素质教育视域下足球运动的教育价值认识,就是在对足球运动及其属性认识的基础上, 以国家作为足球运动教育价值判断主体, 以足球运动及其属性满足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需要作为标准,对足球运动教育价值的认识。

  三、足球运动及其属性

  (一)足球运动的界定足球运动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一直以来,并没有多少学术论文对足球运动的概念进行探究,较多出现在教科书中。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现代足球》[9]把足球界定为: “足球运动是以脚支配球为主, 两个队在同一场地进行攻守的体育运动项目。 ”由杨一民等译的《足球训练》[10]一书中将足球界定为 “足球是一种比赛,一种复杂的比赛,一种流动性极强的比赛。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二、三年制体育教育专业教材《足球》[11]对足球的定义是:“足球运动是一项主要以脚控制、支配球,两队相互对抗,以球攻入对方球门多少判定胜负的球类运动。 ” 足球运动首先是一项活动,而且,这项活动是在足球比赛的规则约束下开展的, 这项活动主要由训练和比赛两个方面的活动构成的,因此,笔者认为,足球运动是在常规的足球竞技比赛规则的约束下, 运动员进行的足球技术训练、 足球战术训练、 足球体能训练等各种足球训练以及参加各种足球比赛活动的总称。

  (二)足球运动的属性 1. 足球比赛规则属性从足球比赛规则角度认识足球运动的属性主要有以下几点:(1)人数多、场地广。人数多是足球比赛的特征之一,常规的足球比赛人数为 11 人对 11 人的比赛, 在团体性比赛中属于人数最多的比赛项目。 在常规的 11 人制比赛中,场地的长在 90 米至 110 米,场地的宽在 50 米至 70 米,足球的比赛场地也是团体性比赛中最广的。(2)判罚严厉。每种比赛都有裁判规则,但是,从裁判规则判罚严厉程度上看,足球运动的裁判判罚最为严厉。在足球裁判规则中, 存在两种非常严厉的判罚规则: 一种是红牌罚下场,队员严重犯规被红牌罚下场,被判罚方少一人踢比赛,大大地削弱其进攻能力;另一种是判罚点球,由于足球运动进球较为困难,一场比赛基本上也就进几个球,往往一个进球对胜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点球的命中率又特别地高,所以,判罚点球这项规则的严厉性常常等同于宣判一支队伍一场比赛的失败。

  2. 足球运动比赛过程属性(1)球的可控性差。 根据足球比赛规则,足球运动主要是用脚和身体其他部位(手和上肢除外)来支配的,支配球的部位基本上都是身体不灵活的部位, 由于支配球的身体部位不灵活,导致了对球的可控性相对较差,主要表现在传球不到位屡见不鲜、射门跑偏经常发生、一场比赛攻防转换达到 200 多次等特征。(2)球的转移速度快。 足球运动主要是用脚踢球,由于人的腿部力量强,腿部发力经常会以腰部转动带动大腿摆动、大腿带动小腿摆动、小腿带动脚触球,形成鞭打式发力,大大地提高了脚触球时的速度,使球运动的初速度非常大,球的转移速度快。(3)比赛系统的复杂性。 段晓君等[11]人认为,系统的复杂性与系统的组织、层次及过程的复杂程度有关。如果把任何一个运动项目的比赛看作一个系统, 那么足球比赛系统最为复杂的。 足球运动的复杂性表现在,第一,足球在同场竞技内项目中参赛人数最多;第二,足球在赛场上转移速度快,转移空间广。这一特点把不同位置的运动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无论你在哪一个位置,无论球离你多远,你都要保持积极的比赛状态,这一秒也许你无足轻重,下一秒可能就是举足轻重;第三,足球运动员在赛场表现的形式多样性。 如从传球的脚法上看就包含脚弓传球、脚背传球、头顶传球、地滚球和高远球等;从传球的目的地看,有近点传球、远点传球、斜传球、向前传球和回传球等;停球有脚弓停球、胸部停球和大腿停球等。

  3. 足球运动球迷属性每种运动都有参与者与欣赏者,可以统称为运动迷,足球运动作为世界上第一大运动,也有球迷,足球运动的球迷具有两个特征,一是人数多、分布广泛。据统计,世界上足球运动爱好者总人数达到 35 亿之多,而与篮球、排球共同称为三大球的篮球、排球爱好者分别为 4 亿与 1.9 亿,并且足球分布于世界各个角落,可以说哪里有人类居住,哪里就有足球运动;二是球迷的执着与激情。 2018 年世界杯,法国夺冠后,球迷在街头裸体狂奔;1994 年世界杯,在哥伦比亚与美国的比赛中,哥伦比亚因安德烈斯.埃斯科巴的乌龙球而失败,给安德烈斯.埃斯科巴这位年仅 27 岁的球员本来不会结束的生命画上了句号。而在足球比赛中,球迷的装束、球迷闹事事件屡见不鲜。从法律上讲,尽管这些行为有违法的、违反道德的,但是,它表现出来的球迷的专注与执着性, 是任何一个体育运动项目难以做到的。

  四、素质教育视域下足球运动教育价值的表现形式

  素质教育视域下足球运动的教育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素质教育的许多内容是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足球运动训练的过程就是素质教育的过程;二是足球比赛过程是素质教育中许多内容的综合运用, 足球比赛是素质教育实现其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 三是足球迷的广泛性增加了素质教育的受众。

  (一)素质教育中的德育与足球运动 1. 德育 “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德教育的总称,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把一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 ”从德育的内容上看,“德育是培养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12]知与情体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评价,意与行体现道德历练与道德承受;从道德教育的手段上看,一方面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认知教育, 培养受教育者知与情的能力,可以通过说教的形式进行;另一方面,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要给予受教育者道德体验环境, 培养受教育者意与行的能力,促进受教育者道德历练与道德承受能力。一个人的道德素养的提升是道德认知与道德承受的统一, 有道德认知没有道德承受,最终走向语言的巨人和行动的矮子,有道德承受没有道德认知,道德素养缺乏标准。

  2. 德育能提升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1)宽容与鼓励。足球运动员需要相互宽容与鼓励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第一,由于足球可控性较差,在比赛中就会频繁出现射门射不准、传球失误、头顶球顶不到位置等现象,如果没有宽容心,那么球场上的埋怨声会频繁而不断,那么球队就很难达到团队协作的精神;第二,由于裁判判罚严厉,一支球队一旦受到红牌罚下场、点球等判罚,其受到的打击是沉重的, 而它的直接原因却是某个队员的失误, 对于犯规队员而言,由于自己的原因使得整个球队陷入被动状态,甚至失败,要想走出这种阴影,融入这个队伍中,在以后的比赛中发挥正常或超常发挥, 需要队友的宽容和鼓励, 而对于整个球队来说,要想接受这种失败的现实,需要有更大的宽容心与度量;第三,由于足球比赛人数多,必然存在技术水平、战术意识、体能水平与智能之间的差异, 如果优秀的运动员带着对本方其他球员的轻视的态度,我行我素,唯我独尊,不能做到对本方其他队员的宽容与鼓励, 那么整个队的团队精神很难得到较好的体现,而且由于场地广,球员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分工,分工不同,球员之间的技术特征、战术侧重点、体能特征等存在着差异, 球员之间只有求同存异、增加包容和理解,才能增强球队的凝聚力。(2)位置与责任。在足球比赛中,由于足球比赛的场地大,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既完成不了进攻,也完成不了防守,这就需要队员有精细的分工, 不同的分工体现在运动员比赛中的位置不同,不同位置上的队员,职责不同,对自身的影响力也就不同,从而对自身带来的利益也就不同,如锋线上的队员进球的可能性较大,更能够引起球迷的关注,我们大多数人了解的足球明星以中场组织队员和锋线队员居多, 很少有后卫队员出名超过锋线队员的。由于分工所带来的利益上的差别,这就会使得后卫队员常常会进入前场组织进攻, 却丢掉了自己的防守位置,被对方抓住空档而失球。 什么样的位置,预示着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完成自己位置上的责任至关重要。(3)相互信任。 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相互信任在足球比赛中尤为重要, 不能做到相互信任, 很难做到团结合作。 在比赛中,如果一名优秀的队员对其他队员不信任,即使其他队员跑出较好的位置,他也不会传球给他,这一方面可能会使球队失去绝佳的进球机会, 另一方面会影响跑动球员下一次跑动的积极性。 长期对其他队员的不信任会影响自身的视力范围,我行我素,最终变成井底之蛙。 如果不能做到相互信任,常常会对其他队员所踢的位置抱着怀疑的态度,从而占有其他人的位置而丢掉自己的位置,丢掉自己位置的责任。

  3. 足球运动满足德育需要的表现形式足球运动一般从三个方面推动德育的发展,第一,由于德育在提升足球运动竞技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足球运动训练中, 道德教育的内容是足球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教练员必然教育运动员学会宽容、理解、鼓励、支持、换位思考、责任担当等道德精神,要有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其次,在足球比赛中,由于球的可控性差、足球运动员技术水平差异性等特征,会导致足球比赛时运动员的失误增加;由于判罚的严厉性,可能会出现整场比赛致命的失误。这些失误为全队其他运动员提供了道德历练与道德承受的环境,有助于提升足球运动员的道德承受能力, 为道德教育提供实践教育的手段。 第三,球迷总是代表着一个集体———球队、俱乐部、民族或国家,由于其执着性,所以更能够激发球迷与球员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与爱国主义情怀;由于其广泛性,能够更好地增加素质教育的受众, 是集体主义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素质教育中的智育与足球运动 1. 智育智育是教育者有目的、 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活动。智育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13] 2. 智育提升足球运动的竞技能力(1)观察能力。对于持球队员而言,如果观察能力强,那么他能够看到,哪位队员在跑动,哪里有空档,球传给谁成功率更高且攻击性更大等;对于无球队员而言,观察能力强,可以判断持球队员的传球意图,主动迎接球或抢断,可以判断哪里有空档,哪里会漏防等,及时跑位或积极防守。(2)空间想象能力。足球比赛人数多,场地大,球的转移速度快,球的运动在地面与空中形成了广阔的空间,如果空间想象能力强,无球队员就能够跑出较好的空档,或者能够提前做好防守准备,有球队员能够传出可控性强、有攻击性的球。3. 足球运动满足智育需要的表现形式足球运动满足智育需要也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由于认识了智育对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价值之后,在训练时,针对智育因素对足球运动竞技能力的影响特征, 设法采用各种专业的训练手段,对运动员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记忆力等进行专项训练, 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智力水平;第二,足球比赛的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它包含了足球运动专业知识、足球运动的基本技能及观察力、想象力、分析能力、注意力等的频繁的运用,是智育的有效手段;第三,足球训练与比赛是用身体最不灵活的部位支配球, 更加有助于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推动智力发展,并且足球比赛时间长,体能消耗大,更加能够促进心肺功发育,改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大脑供血,有助于大脑发育。

  (三)素质教育中体育与足球运动 1. 体育体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体育也称体育运动,是指人类为适应自然和社会, 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而自觉地改善自我身心和开发自身潜能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的体育是指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 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14] 1999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突出了素质教育下体育满足健康的需要。然而,体育是体育中各个运动项目的抽象,它的价值实现离不开体育中各个运动项目的开展,足球运动作为体育的一种运动形式, 除了在道德与智力方面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外, 在推动运动员身体健康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升。 2. 身体素质是足球运动的竞技能力的重要因素足球运动的竞技能力与身体素质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一场足球比赛,由于时间长,所以对足球运动员的耐力要求较高;运动员的突破能力、快攻能力及防守能力与足球运动员的速度密切相关;足球运动属于同场对抗性运动,加之球的可控性较差,抢点、占位、护球和控球都需要有力量作为支撑,与力量素质密切相关;足球的传球动作、抢断动作、射门动作往往在不规则的动作姿势下完成, 需要运动员有较好的柔韧性才能完成;足球运动的可控性差、球的运行速度快,无论是抢断还是接球都需要有较好的反应与灵敏速度。

  五、结论

  对价值的认识总是包含着对客体及客体的属性、 主体及主体的需要以及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三个方面内容。对于同样的客体及客体属性,主体不同,可能需要就不同,对客体的价值认识也会不同,同一主体,需要的角度不同,对客体的价值认识也不同。足球运动是在常规的足球竞技比赛规则的约束下, 运动员进行的足球技术训练、足球战术训练、足球体能训练等各种足球训练以及参加各种足球比赛活动的总称。 它具有比赛场地广,人数多,足球运动速度快,足球可控性差,足球比赛系统复杂,球迷广泛而执着等基本特征。在素质教育视域下,以国家为主体,以满足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需要作为价值取向, 足球运动的教育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素质教育的许多内容是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足球运动训练的过程就是素质教育的过程;二是足球比赛过程是素质教育中许多内容的综合运用,足球比赛是国家实现素质教育目的独特的、重要的手段;三是足球迷的广泛性与执着性增加了教育受众。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406-406.

  [2] 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139-326.

  [3] 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409-409.

  [4] 马克思,恩格斯,等.1844 年哲学——经济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0-80;

  [5] 陈理宣.教育价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7-71.

  《论素质教育视域下足球运动的教育价值》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作者:任永峰,林 诚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tiyukexuelw/72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