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高中阶段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在掌握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的毅力,而且要特别注意对本门课的新科技、新文化的渗透。
摘 要:当前,我国的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紧张激烈的进行当中,为建立科学完善的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体系,在高中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开展以学生兴趣和技能水平为依据,打破传统年级、班级概念的分层次专项教学改革。高中体育课程改革提高了对高中体育教师的要求,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育改革的要素,势必成为体育教育改革的对象与主体,必然要求体育教师从工作角色方面、教育教学方面的行为做出相应的改变。
关键词:体育教师发表论文,高中,体育专项,教学改革,体育教师
1 什么是体育专项教学
1.1 从狭义的角度来讲,体育专项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一种体育选修课形式,也称之为“选项课”,其是在体育教学必修课的基础上,教师根据高中学生的实际需要、年龄特点而开设的。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其是在打破以班级为单位的前提下,从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及社会需要出发选择和确定选修“专项”,以类似体育训练的方式,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1.2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主选择上课的课程项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热爱运动,这同样是“新课改”的教育目标。学校根可据情况(场地、器材、师资条件)设定体育课选项内容,学生则根据既定的选项,合理的选定项目,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沿着正确的方向,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让学生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使体育运动伴随终身,让体育成为自己长久健身,休闲娱乐的活动项目。
2 体育教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高中体育教师一定要认识到,高中体育教学是基础教育时期体育教育的最高阶段,其教学目标的确定,既与基础教育的其它阶段有共性,又应有特殊性。在健康水平上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以适应将来的大学教育或走向社会就业工作的需要;在体育保健知识、技术和技能方面要学有所长,形成基本的体育能力,养成体育意识和习惯,为今后的终身体育打下必要的基础。
3 高中体育专项教学改革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
3.1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智力支持。不论是发达国界还是其他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教育,并把教育放在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的位置,把教育当做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执行者和主导者,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3.2 体育教师要做学生终身体育的启蒙人和指导者,做学校体育改革的新型组织管理者,成为积极应对终身体育框架下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者,通过自身不断的改革与完善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
4 体育教师如何应对高中体育专项教学改革
4.1 体育课是高中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途径,提高体育课的质量至关重要。然而,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究其原因,其中与高中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有很大关系。目前,高中体育课仍然沿袭的是拼盘式普修课,所学的内容几乎是小学、初中阶段的重复。由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体育活动不足,加上学业、心理压力大,导致了学生体重、身体素质下降。针对现状,体育教师应坚持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
4.2 高中体育专项教学改革主要在课程的内容方面、课程的管理方面、课程的目标方面、对课程的评价方面、课程的实施方面、课程的结构方面上进行了重新调整调整和进一步的创新,因此,这也必然要求教师从工作角色方面、教育教学方面的行为做出相应的改变。
4.3 高中体育教师应一改以往作为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而转变为教育教学的改革者;从教授课程执行者成为课程组织者、建构者;从体育教学一线的执行者逐渐转化成为体育课程教学一线的研究者。同时,高中体育教师还应改变以往的教学习惯,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上不断创新以便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4 在终身体育的前提下,提高体育教师技能,及时更新体育知识,建立正确、公平合适的评价体系也是势在必行。对于体育教师而言,能传授给学生的技能正确与否,体育知识是否已经更新,缺少必要的考核、监督手段,正如有些学生提出的我们的学习由老师检查,但老师又由谁能经常评定呢?有的教师十年技能、知识教学同出一辙,很少了解体育知识技能发展的新动态、新方法,不能及时把体育方面必要的一些新知识、新技能、新思想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习的一些知识到了社会上得不到肯定,这样所学的东西出了校门自然就被淘汰。
总结: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育改革的要素,势必成为体育教育改革的对象与主体,体育教师应以新的体育教学过程观为指导,去创建新的体育教学实践模式,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兴趣,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 涛.体育课程改革中济南市高中体育教师的职业压力及应对策略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2011
[2] 王占稳. 浅谈高中体育教师教学改革的对策[J]. 学知报,2011(7)
[3] 宋光春,高立群,杨俊峰.影响体育教师参与体育教育改革三要素的分析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