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旨在让学生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安全防护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安全,并且增加安全责任心和安全防范能力。安全教育可以说是体育教师的职责,体育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来应对体育课堂上突然出现的危险,确保学生的安全,防止在体育课堂上出现安全和健康的隐患。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的安全已成为家长关注的重点,并且随着学生课程的日益加重,普遍身体素质不太好,过重的体育运动会给学生带来身体上的伤害。那么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责任与义务是什么呢?在体育课堂上又如何对学生的安全进行教育呢?本文将从体育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入手,分析体育教学与安全教育的关系和联系,并且提出体育安全教育的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师职称论文,高中体育,体育教学,安全教育,措施
一、体育教师在安全教育中的作用
1、加强学生对运动伤害的保护能力、
在体育课堂中有一些较激烈的运动,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分辨各种运动的适合人群,例如有的学生心脏不好,就应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防止产生严重的后果。有的学生在运动的时候如果不注意保护自己,很有可能出现肌肉拉伤、扭伤等运动性伤害,给学生的身体带来较大的危害。
同时,由于当前的学生尤其是城市中的学生常年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不好,如果进行强度较高的运动很有可能产生头晕、恶心等现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循序渐进,防止一下子进行强度较大的体育运动,让学生尽力而为。
因此,体育教师的职责之一,就是要防止学生因过强的体育运动而产生健康和安全问题,通过让学生进行热身运动等进行运动前的过度,并且尽量少采用危险性较大的体育器械。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有些危险是人力不可抗拒的,如地震、雷击等自然灾害,而在面对这些灾害的时候,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处理,导致盲目逃跑,采用错误的方式避难,最后导致严重的安全后果。体育教师的另一个职责就是要传授给学生们在面对各种灾害的时候正确的逃生方式,将安全损害降到最低,可以穿插着进行防身术、躲避地震等的教育,让学生具备防范危险的意识和能力,更好的进行自身安全保护。
二、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安全教育
1、体育教师要具备安全责任感和对学生的爱心
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对学生产生责任心。体育教师首先要具备对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才能发自内心的去为学生的安全考虑,并为学生的安全和健康进行周密的考虑,对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安全进行保障。
2、体育教师要具备基本的保护技能
除了要具备爱心与责任心之外,还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的保护技能,这样在学生受到安全威胁的时候就可以及时的进行处理。
首先,体育教师要对课堂中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可能用到的体育器材进行安全性检查,除了考虑到本班学生的上课情况外,还应考虑到其他班级的上课情况,防止产生不必要的冲突。上课的场地要有明确的范围,最好能安排有关人员在场地周围做好警戒工作。对一些有安全隐患的器械,如破损、老旧等,应及时的进行维修和更换,防止在使用的时候出现故障。
其次,要对本班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和判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安排教学活动,身体有特殊疾病的学生可以适当的不参与体育活动,在上课前应对学生的所有情况进行了解,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注重对教材难易程度的把握,有危险性的活动要做安全化的处理,并且注重运动前的热身运动,防止出现运动伤害。
第三,要对课堂中有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预测,并进行初步的危险排除。在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候,要第一时间采取初步的救援措施,让学生的伤害降到最低,并积累相关的经验和教训,防止再次出现类似的危险。
最后,要对学生进行基本防护措施的教学,对运动中可能出现的流鼻血、跌倒、肌肉拉伤等的防范措施和处理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的技能。
3、体育教师要优化工作程序
为了防止体育课堂上出现意外伤害事故,保护学生和教师的安全,就要在教学之前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如体育课堂的教学规范、体育器械的使用制度、体育馆的使用制度能,在制定规范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并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严禁任何人违反规章制度,对学生的人身安全进行保障。
4、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体育课程的安全是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的,所以学生的参与也格外重要。因此,体育教师要使学生也具备强烈的安全意识,并且掌握一定的安全要领和防护能力,确保每个学生都自觉的将安全视为重要的行为,当学生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及时的用体育课堂中学习到的防护技能进行自我保护,以逃避可能的危险。
三.结语
安全是学生幸福的保证,是进行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基础,由于体育可具有特殊的活动特性,使得课堂中难免出现一些运动事故。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安全的教育,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并且灵活和熟练的应用课程中的内容,结合体育实践课程来对学生传授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措施,顺利的展开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郑红钢. 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庄弼. 普通高校与高中体育课程的比较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设想[J]. 体育学刊,2007,03:5-8.
[3]张勇. 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探索[J]. 成功(教育),2010,11:68.
[4]宋丽华.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体育教学模式优化组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5]巩科呈. 高中体育模块教学现状及体育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13.
上一篇:妇女生活·现代家长社科类论文发表
下一篇:体育科研体育科学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