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体育学院学报是G8体育类综合性期刊,其宗旨是以沈阳体育学院的学术研究及成果为支撑,以体育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为主,突出反映冬季项目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学术成就,鼓励对新学科领域的开拓,力求全面和深入地反映学院的教学、科研训练水平,使其成为展示学院学术成果、提升学院学术地位和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和窗口。
【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沈阳体育学院学报》是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优秀期刊、中国高校特色期刊、全国体育院校优秀学报。学报目前还是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核心库(CSA)核心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和万方数据资源数字化期刊群的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现设有论坛、博士论坛、冰雪运动、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等栏目。
【投稿须知】
期刊名称: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主管单位:辽宁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沈阳体育学院
国际刊号ISSN:1004-0560
国内刊号CN:21-1081/G
出版周期:双月
出版地:辽宁省沈阳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大16开
现用刊名: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保证稿件评审客观公正和本刊的质量,我刊采用匿名评审制度,请将文章的标题、摘要、关键词、作者的姓名、所在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以及联系电话和E-mail地址等个人信息全部放在首页。个人信息务必完整、准确,以便编辑部及时与作者联系。正文要隐去所有与作者相关的信息。来稿字数一般在6000~8000字左右(含图表在内)。文稿凡属基金资助、国家攻关项目等请写明项目名称、编号,标注在首页下,并附相关证明复印件。
2、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凡投稿后三个月未收到录用通知者,稿件可自行处理,来稿请自留底稿,恕不退稿。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投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提供有关资料(数据):
3、要求一:第一作者简介,示例: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或职务,学位,主要研究方向。
4、要求二:中、英文对照的标题、作者姓名、单位、地址、摘要(150~300字左右)、关键词(3~8个)。
5、要求三:在正文中用上角标标注参考文献序号,与文末的参考文献序号(方括号[1],[2]……)相对应。
6、要求四:参考文献格式示例按标准操作。
【最新目录】
1.论武术套路运动的“架招显功,喻意神勇”之悦——基于运动项目娱人致趣原理的研究于海,李杰凯,YUHai,LIJiekai
2.我国与欧美职业体育组织结构和管理的比较研究崔鲁祥,CUILuxiang
3.基于中国国情形势下体育职业化发展及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秦聪,QINCong
4.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历史演进詹兴永,刘玉,ZHANXingyong,LIUYu
5.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与体育事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陈颇,CHENPo
6.善治理论视角下国家体育公共服务的“多元治理”模式研究裘鹏,付甲,QIUPeng,FUJia
7.我国三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比较研究李国,孙庆祝,刘超,LIGuo,SUNQingzhu,LIUChao
8.基于《体育事业统计年鉴》的我国体育场地状况分析王洁群,毕红星,WANGJiequn,BIHongxing
9.青奥会对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体制改革的启示王建利,WANGJianli
10.地方政府社会体育“管办分离”管理模式研究——沈阳、无锡、深圳、长春四市改革研究冯炎红,张皓,冯火红,FENGYanhong,ZHANGHao,FENGHuohong
11.韩国生活体育发展状况及其振兴政策的研究——对中国体育生活化的启示金育强,魏婷,JINYuqiang,WEITing
12.体育文化的多源机制及其意义邓志红,黄晓春,DENGZhihong,HUANGXiaochun
13.我国电视观众对体育赛事赞助认同度的比较研究赵倩,ZHAOQian
14.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魅力领导行为和团队凝聚力关系研究初少玲,CHUShaoling
15.上海市体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范玉川,FANYuchuan
16.武汉市亚体育人口社会分层特征研究翟华楠,ZHAIHuanan
17.生命教育的三重属性与学校体育改革冉学东,邓陈亮,RANXuedong,DENGChenliang
18.初中生体育锻炼参与和身体自尊、体育锻炼感觉的研究张强,吴家荣,张丽彦,ZHANGQiang,WUJiarong,ZHANGLiyan
19.我国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竞技体育人才政策评析——以《辽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办法》为例明大阳,MINGDayang
20.公共服务视角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长效机制的构建——以辽宁省为例刘海燕,于秀,孙夕鹭,LIUHaiyan,YUXiu,SUNXilu
上一篇:西安体育学院学报期刊论文
下一篇:河北体育学院学报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