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体育科学论文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体育教育论文范文参考

发布时间:2013-12-02 08:48:43更新时间:2013-12-02 08:54:09 1

  本文是一篇体育科学论文范文,论述了系统论的校园体育教育新体系构建,文章选自期刊《唐山师范学院学报》,与此同类的期刊推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月刊)所设栏目有:体育人文社会学、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研究、奥林匹克与北京奥运、运动心理学、运动人体科学、水上运动、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等。
  [摘要]校园体育教育新体系应以系统论的基本思想为指导,将学校体育、《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阳光体育运动有机结合在一起,根据这三者在校园体育教育中的关联性以及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基本建构。这一体系可划分为组织模块、要素执行模块、人力配置模块、后勤服务模块四大部分,以保障体系的顺利运行。

  [关键词]系统论,体育教育,阳光体育

  2006年《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的下发,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颁布以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实施,使校园的体育教育形成了学校体育、《标准》以及阳光体育等多种形式共存的局面。体育教育内容变得丰富的同时,加大了体育教育工作的难度,出现了“阳光体育”与学校体育区分不明、《标准》测试消极因素多、阳光体育流于形式等现象,严重影响校园体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将各类体育教育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建立校园体育教育体系,促进学校体育教育改革

  一、校园体育教育体系构建的基础

  校园体育教育体系的构建是阳光体育实施背景下的教育构架,是将当前主要的三种体育教育形式:学校体育、《标准》、阳光体育构成一个整体。基于整体系统论提出的系统内部要有两个以上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特定结构,产生特定效能的思想,笔者将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形成作为研究构建校园体育教育体系的基础。

  1.校园体育教育体系结构的形成。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系结构的形成是系统内各要素在体系结构中通过因果关联、共生关联、短时关联及长期关联等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集合。校园体育教育体系结构的形成,是学校体育、阳光体育、《标准》三要素关联性的结合,是以三要素的内部规律性而彼此发生的联系为基础。

  第一,学校体育是基本方式,《标准》是量化标尺,既有长时关联,又有短时关联。学校体育是现行体育教育中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国民体育的基础,教育与体育的结合;《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是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标尺,通过对学生健康水平的反馈,刺激和鞭策学校体育的发展,引导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标准》属《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与学校体育是一种长时的关联关系,学校体育的效果直接影响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测试结果是学校体育效果的评价体系。现行的《标准》是为解决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而修订的,具有阶段性,所以与学校体育是一种短时关联,随着问题的解决会被修订或重新制定。

  第二,阳光体育运动是时代要求,是学校体育的补充和延伸,与学校体育、《标准》存在因果关联与短时关联。阳光体育是为全面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而发起的一项运动,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举措,要求以全面实施《标准》为基础,与体育教学、课外活动相结合。阳光体育是在学校体育不能完全承载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要求的环境下产生的,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解决特定问题而产生的。阳光体育的开展,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弥补学校体育的不足和适应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更高发展要求,与学校体育、《标准》之间具有因果关联和短时关联。

  第三,三要素具有统一性以及共生关联性。学校体育、《标准》、阳光体育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目标,以学生为实施对象,处在同一环境氛围中,受同一批师资力量的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具有统一性。在内容上,学校体育是根本,倾向于教与学;《标准》是基础,是理论付诸实践的基点,学校体育与阳光体育实施过程与效果的考量体系;阳光体育是适应发展的教育方针,是学校体育的补充,三要素在体系中具有统一性和共生关联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三要素的关联性是构建校园体育教育体系的基础,该体系可以简单概括为: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校体育为基本形式,以《标准》为标尺,以阳光体育为补充和延伸,以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目标的教育系统。

  2.校园体育教育体系的功能。“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系统整体性的主要理念。基于这一理论观点,由学校体育、《标准》以及阳光体育组合而成的校园体育教育体系所发挥的功效应大于三者独立实施产生的效果之和。三者在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功能,但受体育教育学时少、师资力量不足、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不强等现实环境的影响,三要素的功能并未完全发挥。校园体育教育体系功能的实现,是在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要素的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统一协调,更好地发挥三要素的作用,实现体系的最大功效。具体体现为确立并加强学校体育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标准》的考量和引导作用,通过阳光体育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进行有效的强化与补充,解决过去学校体育教育各自为战的现象,实现校园体育资源的有效分配以及明确的体育职能分工,最大限度地优化校园体育教育。

  二、校园体育教育体系的基本构架

  1.树立整体观,强化各要素在体系中的重要性。系统的层次性原理指出,系统内各要素本身是一个整体,是由低一级的要素构成。在构架校园体育教育体系时,要在树立整体观的基础上,保证要素自身的性质,赋予其在体系中的角色和作用。校园体育教育体系各要素具有不同的形成背景和成长历史,人们对其认知程度也不尽相同。学校体育形成较早,具有相对固定和稳定的运行模式,人们对其认识比较深刻,更加容易产生认同;《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学生部分的演变,人们对其性质很熟悉,但对新《标准》内容理解还不透彻;阳光体育是新生事物,人们对其认识和理解需要过程。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人们在实施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偏向,容易将他们孤立看待,甚至对某些要素进行排挤或抛弃。体系的构建,就是要确立要素在体系中的重要性,树立要素在实现教育目标中是不可或缺的思想。用整体观理解各要素在整体中的作用。

  2.要素间的联系是实现体系功能的关键,体系建立的目标是各要素都得以加强而不是削弱某要素来促进其他要素的发展。三要素在形成过程中已被充分论证了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有客观条件限制,有主观意识滞后等。其中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没有做好要素之间的联系,没有处理好要素间的关系。如果学校体育不接纳《标准》与阳光体育,一味按原来的既定方式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的现实问题就得不到改善和解决;《标准》不能结合体育教学与阳光体育实践,做到反馈与提供指导的作用,《标准》就失去了其杠杆的作用;阳光体育脱离学校体育的基础,盲目单干,就不能在实践中起到对学校体育的补充与延伸的作用。体系的建立,使得这些要素产生联系,发生化学反应。这也是系统论的“整体大于要素之和”思想的体现。

  3.用系统的层次性原理处理好体系内各级要素的职责划分。学校体育、《标准》、阳光体育是校园体育教育体系的一级要素,他们自身是一个整体,由一些二级要素组成。完善各个层次系统的整体与要素的关系是系统的层次性原理的要求。体系建立前,学校体育教育的诸多形式是无序的,没有进行明确的归类。如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归入学校体育,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可以是阳关体育的内容,甚至可以看作学生根据《标准》结果而进行的针对性的素质训练。当事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大家皆大欢喜,归属于哪个要素显得不那么重要。但一旦这个事件没能很好地发展,耽误了学生的体育教育,这时要寻找根源,解决问题,其归属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体系的建立,可以完成对那些有着相似特征、归类存在变数的要素进行角色定位,实现体系各级要素的职责划分,增加体育教育的规划性和条理性,有利于体系的整体运行,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4.培养要素间的亲密关系。作为体系中的三要素,具有统一的目标、相同的对象以及处于同一环境背景下,系统的整体观要求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这些教育行为的执行往往落在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人身上。为避免自扫门前雪现象,除了对整体与要素进行规划和设定外,还要特别培养各要素执行者之间的联系意识,保证体系顺畅运行。

  三、校园体育教育体系的运行与保障机制

  建立体系的运行和保障机制是理论到实践的要求。结合当前的教育大环境,根据职能类别将体系的运作划分为四个模块,在系统运行中相互交织,实现体系从上层系统到下层系统的纵向联系和各级别系统和要素间的横向关联。

  1.组织模块。组织模块是保障体系整体性的关键模块,是自上而下的统一。在校园体育教育体系中,组织模块由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来统筹安排,是整个体系运行的组织和领导机构,起核心和主导作用。它制定体系发展目标与发展规划,进行体系内工作职能分工,建立责任制度,对体系运行进行监控,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在其他模块的运动中起协调作用,贯穿在整个体系运作过程中,渗透在整体与每个要素的具体执行中。

  2.要素执行模块。要素执行模块反映了系统论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三要素在实施过程中以体系要素的形式出现,但各要素自身是一个整体,有自身的规律性与约束性。在组织模块的监控下,要以不改变体系总体结构为前提,表现其作为二级系统整体性的特征。要素模块的运作依赖组织模块和其他模块的运行,在其他模块的作用下相互关联,实现整体的功能。

  3.人力配置模块。将人力资源配置单独作为一个模块,是因为在体系运行中,人力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在体系运作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是其他各模块运作的根本。这一模块将人力分为四类:师资力量,主要在要素执行模块中发挥作用,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直接来源;组织者,是体系内的各类管理者,包括上层决策的领导以及组织学生活动的辅导员、学生干部等,是要素执行的基本力量;协调人员,针对体系整体性的要求以及要素之间的联系而专门配置的,是整体与要素关系的纽带;工作人员,包括场地工作、体质测试工作人员等,是后勤服务模块的主体。人力配置模块的建立,形成了校园体育教育的人力资源库,是体系顺利运行的基本。

  4.后勤服务模块。后勤服务模块是为体系运行提供物质条件保障,主要服务于其他模块,包括场地器械的准备、运动医疗卫生保障以及活动经费保障等,是体系得以运行的物质基础。

  校园体育教育体系的构建,树立了学校体育教育的整体观,学校体育、《标准》、阳光体育的关联得到有效指引和加强。在阳光体育背景下,多而无序的教育形式有了明确的归类。体系运作四个模块的建立,使学校体育的各项工作变得有序,职能和责任明了,工作流程清晰,人力物力资源得到有效分配,部门联系加强。校园体育教育体系的构建和运行,是整体到个人全方位地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tiyukexuelw/25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