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特殊教育论文

艺术教育论文范文关于职业教育素描教学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5-06-04 11:47:02更新时间:2015-06-04 11:51:46 1

  在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美术专业,素描是美术中的一种基础画法。虽然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是要让学生学好素描,教师的教育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是一篇艺术教育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职业教育素描教学的探讨,有需要发表教育论文的作者可以联系月期刊咨询网在线编辑快速投稿。
  摘 要: 正确学习素描的方法是要从思想上根本认识素描的概念,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合理应用科学和系统的素描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客观制订出学生的训练计划,并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循序渐进的素描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和审美能力,加强其素描的个性魅力和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艺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教育,素描,设计思想,教学方法

  素描作为电脑美术的基础,在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思考方法,走上正确的绘画道路。要让学生学好素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决定因素:一是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二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正确方法。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应根据学生学习环节的实践性、学习安排的阶段性、学习过程的自我适应性、学习态度的自主性、学习方法的科学性、学习手段的多样性等特点,在遵循讲课要讲话,读书也要读活的原则下,教师的教学方法活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在近几年的素描教学中,本人有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愿和大家一起探讨,共同学习。

  一、应从思想上根本认识素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素描作为绘画基础,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这里所说的造型能力不是简单的对客观物象的精确描摹,而是根据自己的感受与审美情趣把客观物象变成主观的意识,准确到位地表现出来。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一个合格的专业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对物象的认识和感受,艺术地表现一定环境与光影下的具体物象。所谓艺术地表现不仅仅是指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艺术处理手段,还包括学生的思想方法与审美情趣。素描教学训练要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并且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在基础训练中又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但是这里要指出的一点是表现物象的真实,并不是对物象照相式的复制。在基础练习上并不一定要采用变形的表现手法,在学生造型打基础的阶段,变形容易养成主观随意的习惯,使其绘画基本功不扎实,但并不因此反对有些素描对物象的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强调和合理的夸张在画面中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主要的,但学生的主观感受在素描作品中的表现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关键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

  二、从教学方法上来说,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科学而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素描训练。在素描的基础教学中学生应严格地把握造型的准确和画面整体概念这两个方面。造型的准确并非是照相式的精确,而是包含着在审美层面上合理的意思。造型似是而非是初学者画面中最常见而易犯的毛病。要求造型准确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的作风和求实的态度。我认为开始阶段造型时要做到构图合理,比例准确,形象鲜明。在素描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不要迁就形的错误,那种明知有错而凑合了事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如果在练习中老是犯造型不准的毛病,就不能深入了解物象的结构,就会不善于敏锐准确地表现物象特征。整体概念是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掌握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技法时,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不正确的观察方法,往往是盯住一点而忽略了全局,目的是为了看清楚那个要画的局部,并不作全面考虑,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局部的细枝末节而看不到整体的情节气势。而作画时对物象的观察分析,不仅是为了认识物象,更重要的是为了表现自己认识的物象。这就要求学生在开始作画时要根据对物象的观察和感受,对习作的整体效果有一个设想,就象作家在构思一部小说时要把握整个故事的发展。整体观察是造型艺术的根本法则,它的实质是便于比较。学生能否把所要刻画的物象整个地控制在自己的视域之内,在处理局部时能否考虑到整体,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提示和强调的重要方面。要让学生养成自觉地进行整体观察的习惯,但这并不是说只强调整体而忽视局部细节的深入刻画。整体和局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整体的丰富性有赖于对局部的深入刻画。 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作为习作的整个进程大致是这样,但在深入描绘各个局部的过程中,自然地形成了很多小的阶段。应当要求学生在习作的各个阶段都要考虑整体,随时调整画面的整体关系,使每个阶段停下笔来都是一张形象生动的画。

  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主体转为主导,进而创造出教学中师生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在知识、情感、思想、精神等方面的相互交融中实现教学相长的一种方式。在学生的素描训练安排中,要做到画里和画外齐头并进,应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素描训练。不断循序渐进才能牢固掌握造型规律及其有关知识和技能,才能得心应手地表现各种环境下的复杂事物。不单是绘画,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抛弃这个原则而一口气吃成个胖子。在教学过程中长期作业和短期作业应穿插进行,习作应以长期作业为主,这样便于领会教师的指导,便于深入理解,反复校正和进行探索。教师要向学生说明长期作业的重要性,对各种不良倾向要及时加以纠正。同时,也要布置一些短期作业作为辅助,使写生与构图相结合,记忆、想象和速写相结合,以避免学生在长期作业中容易出现的观察力迟钝以及画面板、腻的缺点。另外绘画并不是单纯的技巧训练,习作的优劣还取决于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在画外学生也应该多掌握一些课外知识,如:文学、美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多了解不同素描流派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它们的主张和特点。这样能够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扩眼界,有助于提高绘画水平。学生不仅要具备照着物象摹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增强自己的理解记忆和想象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具备全面的造型能力。

  四、在学生的学习态度上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善始善终。 有的学生开始画的时候积极性很高,新鲜感强,观察力也比较敏锐。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力多少有些迟钝,不能保持一种清醒和整体的感觉来检查画面的表现效果。有些学生则急于求成,时间一长就有种画烦了的感觉。这时,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不要轻易地把调整修改这一步看做是作业结束时的修饰,而应认真对待,感到有不妥当的地方,一定要找出原因,下决心把它修改过来。 调整修改应本着整体的原则,反复分析研究,反复比较,理解形与神的关系。

  五、在素描训练中,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这一点非常重要。学生进行素描训练的目的不仅是描摹现象,更多的是艺术地再现。所画的那部分不仅是物体的表象,更多的是对物体的认识和理解。要求表现不仅是要讲究线条,讲究黑、白、灰,讲究概括,讲究画面的构成和组织,还要抓住自身对物象的理解、对审美的感受,要力求形神兼备,之外还要表达出作者独到的感受与见地。要通过表现使素描基本功成为创作性的艺术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运用自主式学习模式,由学生自主进行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校中具有分析、反思,进而作出决定和独立行动的能力。自主学习是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具有管理自己的能力。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找到适合他们自身的表现方法及发展方向。

  素描基础教学是学习电脑美术的必由之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素描基础的重要性,掌握素描的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可以享受一生的财富。

  参考文献

  [1]陈子善编.《素描》(修订版).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2]王书万著.《素描语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3]彭彭主编.《素描与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艺术教育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教育研究与实验》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育研究与实验》(双月刊),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理论学术期刊,现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会刊。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3-160X;国内统一刊号为CN42-1041/G4。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teshujiaoyulw/52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