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的前身是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校合并后,为了突出浙江大学的工科优势,改为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稿源主要来之于本校教师、学生、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者。刊登内容包括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工程,信电与电子工程,光电,工业控制,材料,化工,高分子,机械,电机,能源,土木建筑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环境科学、食品工程、农业工程以及理科方面和交叉学科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获奖情况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00)
浙江省科技期刊一等奖(04)
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二等奖(04)
栏目设置
设有研究论文、综述、科研动态、实验报告、研究初报、研究生论文等栏目。
期刊名称: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
国际刊号ISSN:1008-973X
国内刊号CN:33-1245/T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浙江省杭州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大16开
历史沿革: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现用刊名: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创刊时间:1956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化学文摘(美)(2011)SA科学文摘(英)(2011)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2年计划收录)Pж(AJ)文摘杂志(俄)(2011)EI工程索引(美)(201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投稿须知
1.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文稿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中图法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
2.论文篇幅(含图表、中英文文摘、参考文献)请控制在7000字内,不计标点,即出版时尽量压至4页。
3.中文标题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18字,最长不超过20字。若有困难,可采用主标题加副标题的方法解决,英文题目应与中文题目含义一致。
4.摘要不宜太短。论文应采用报道性文摘,300字左右,主要表达文章中有创新意义的内容。含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要素。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采
5.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详见“EI的文摘要求”。
6.英文摘要600~800字符左右,采用第三人称表述,放在正文之前。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的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的结论。
7.关键词选词要规范,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词如有必要也可作为关键词选取。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一般选3~5个。
8.中图法分类号一般选1个,如TP216,当涉及其他学科也可选2个或3个,放在关键词下面。学科代码查好后写在论文的右上角,如470.30(动力机械工程)。论文中出现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不可随便定义。下标为变量时应斜体,为含义时应正体。计量单位、化学元素符号等为正体。矩阵、矢量、张量符号均为黑斜体;非负数集,自然数集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复数集C符号均用正黑体。
9.插图要精选,可简单叙述的尽量用文字叙述。补充文中插图与表格的中英文内容。包括:插图的图题、图注、图的坐标标目;表格的表题、表头、表注。图中文字、符号、纵横坐标中的标值、标值线必须写清,标目应使用标准的物理量和单位符号,图表的题目中英文对应。图中标值线一律朝内;标目即横纵坐标的说明,应优先标识量符号。
10.文中表格一律使用"三线表",表头在上,内容在下。表头中内容尽量用符号表示。表的内容切忌与图和文字内容重复。
11.正文(含图表)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对外文字母和文种、字体和大小写、上下角标及易混的字母应书写清楚,并用铅笔作出标注。
12.论文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1.1,1.2,...;2.1,2.2,...排序,三级标题形如1.1.1,1.1.2,...,2.1.1,2.1.2,...排序,引言不排序。
13.参考文献作者署名,不多于三人全部著录,超过三人,第三人后加“等”(etal)。无论中英文署名,一律姓先名后。(只在参考文献中作此要求,正文不必)。文章中排版字体规定:论文名大标题用2号黑体字,一级标题用4号宋体,二级标题用5号黑体,三级标题用5号楷体,作者名用4号宋体,正文、英文摘要均用5号宋体。单位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表格内容、图中文字、外文符号、数字、参考文献均用小5号宋体。
杂志目录
目录·2013年9期
1.磁性材料成型烧结生产调度优化方法及应用刘业峰,徐冠群,潘全科,柴天佑
2.基于空间像素纯度指数的端元提取算法崔建涛,王晶,厉小润,赵辽英
3.基于层次化BoF模型和Spectral-HIK过滤的手势识别算法闯跃龙,陈岭,陈根才
4.一种基于上下文索引的文本匹配框架金苍宏,吴明晖,应晶
5.基于能量模型的可分负荷调度算法的研究刘端阳,谢建平,曹衍龙
6.基于最少拍无波纹算法的高精度动态标准源反馈控制叶凌云,陈波,张建,宋开臣
7.音频Delta-Sigma数模转换器中高性能数字前端模块设计赵津晨,吴晓波,赵梦恋
8.HRB500级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分析蒋遨宇,陈驹,金伟良
9.建筑结构风致响应的时频域计算方法比较沈国辉,王宁博,任涛,施祖元,楼文娟
10.电极反转对电渗加固效果的试验研究陈卓,周建,温晓贵,陶燕丽
11.降雨型泥石流对沟床侵蚀的水力学机理吴永,裴向军,何思明,李新坡
12.胶黏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界面行为数值分析王玉强,张宽地,陈晓东
13.基于相干分析的接触导线高度不平顺不利波长研究宦荣华,宋亚轻,朱位秋
14.耗散粒子动力学的一种新的固体壁面边界条件许少锋,汪久根
15.气动力伺服系统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孟德远,陶国良,钱鹏飞,班伟
16.PCR仪温度场热模型的研究与验证毛贺,陈章位,黄靖,胡科伟
17.手动托盘车焊接工艺的焊接变形仿真及预测蒋丰骏,徐月同,邓小雷,陈子辰
18.热水解处理制革污泥过程中总Cr的转移与稳定性研究符成龙,麻红磊,池涌,严建华,倪明江
19.基于aspenplus的垃圾衍生燃料热解模拟与实验李延吉,姜璐,邹科威,赵宁,李玉龙,李润东,池涌
20.纳米填料对储能式散热器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肖玉麒,范利武,洪荣华,徐旭,俞自涛,胡亚才
21.发动机曲轴与正时系耦合动力学研究李一民,郝志勇,杜极生
22.静电网格系统在旋流燃烧器流场测量中的应用沈跃良,周昊,胡敏,杨玉,吴剑波,岑可法
23.R410A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性能研究孔祥强,林琳,李瑛,杨前明
24.时间序列分析与支持向量机的滑坡位移预测彭令,牛瑞卿,吴婷
25.小波边缘分析与建模的波阻抗反演算法的改进——以中国MOU气田盒8段储层分布预测为例谢裕江,刘高
26.煤质组成对水煤浆气流床气化炉性能的影响孔祥东,陶莉莉,钟伟民,程辉,钱锋
27.HZSM-5催化甲醇制丙烯反应动力学姜坤,严丽霞,蒋斌波,王靖岱,阳永荣
28.水中氯离子和腐植酸对管网铁释放的影响高玖藜,柳景青,张土乔,李聪,蒋伟
29.不同海域Semi平台关键节点的疲劳可靠性分析崔磊,何勇,金伟良
上一篇:江西教育学院学报杂志
下一篇:呼兰师专学报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