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特殊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发布时间:2014-03-07 15:42:35更新时间:2014-03-07 15:43:31 1

  在农村由于缺乏和新教材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软硬件设施,大多数农村教师仅仅凭一个录音机和一块小黑板授课,难以突出教材主题、创造教学情景,课堂气氛沉闷,无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还有部分英语教师认为听力教学费时且效果不明显,为了提高学生的笔试成绩,他们把大量的时间放在阅读教学和语法知识的讲解训练上,这就使学生听到英语的机会就更少了。所以就造成学生的英语听力现状不太乐观,严重影响了学生听力水平的培养和提高。

  摘要:随着高中英语新教材的运用,新目标的提出使教学落后的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然而,从近几年高考英语测试得分来看,在听力、词汇、语法、阅读等项目中,听力仍属弱项。尤其是农村普通高中生在没有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下,听力能力更弱,针对提高农村高中学生听力的教学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做为一名农村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结合现阶段英语教学状况来思考如何采取有效的英语听力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

  关键词:农村高中,英语听力,技巧点拨,逻辑思维

  高中英语考试是从听力开始的,听力分数占到总分的20%,分值较大,而且听力成绩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学生做其它题的心情,不利于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和英语整体成绩的提高。如何搞好高中英语听力训练,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努力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下面是我在农村从事十几年教学所发现的一些问题和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听力理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语言基础知识薄弱。

  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发音不准确,有的甚至连音标都不会,有的词汇量贫乏,单词、句子、文章读起来很吃力。

  (二)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搞好听力必须使学生具备有一定的英美历史的语言文学知识。同时还要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如果这方面知识贫乏就会对听力的理解有一定的影响。对英美语音差异的不了解也是产生听力障碍之一。

  (三)母语的干扰。

  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以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字逐句翻译出来,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用英语进行思考,因而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四)不良的听力习惯。

  听力的主要目的就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意思。在听的过程中要尽量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不要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弄懂,每遇到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就停下来思索就会跟不上语速,而且还会错过后面的内容。

  (五)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问题。

  听力理解过程也是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家认为,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易产生恐惧的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受影响。开始时由于听懂得较少,就容易产生急躁情绪,进而出现连锁反应:急躁——思想分散——自责、抱怨——导致听力失败。

  (六)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问题。

  听力理解过程也是学生对所听材料内容的联想、判断、记忆、分析、综合等协同工作过程,听者对所听材料作出的反应快慢及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所听材料的储存记忆。这就需要听者运用归纳、综合、分析等能力把材料中有意义的信息长时或短时的储存起来,而农村高中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是很薄弱的。

  二、提高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听力的策略

  (一)关注学生情感、营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

  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等影响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积极的情感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听力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于焦虑、厌烦的状态时,大脑会一片空白,什么也听不进去。因此农村高中英语教师应着力在“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上下功夫,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克服焦虑的畏难情绪,多鼓励、多表扬学生。老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听力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途经之一,要加以重视,但不能畏惧,对于较难的听力材料,只要正视它,经过持之以恒的训练是可以征服的。教师应努力探索英语教学的新方法、好方法,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英语学习活动,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二)提高教师的口语水平,给学生创设学习英语的最佳机会。

  首先,NSEFC教材以单元话题为中心,淡化语法,重视听说,协调读写,提倡整体教学法和交际法,鼓励教师用英语授课,可以说教师的口语就是最佳的听力材料。当然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口标准而流利的口语。在英语课上教师应尽量坚持用英语授课。教师在备课时,有意识地注意使用课堂用语,并用学生已学的英语解释新的语言现象,学生不用增加负担,就可增加接触英语的机会。

  同时,老师也要鼓励学生在课上用英语回答问题,用英语交谈、讨论等,这又给学生增加了一次锻炼的机会。

  (三)重视语音知识教学,为听力训练打好基础。

  作为高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过好语音关。第一节课一定要教好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言、语调的优劣。一开始就把好语音关,对以后提高学生的听力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次,要把好词汇关。词汇量的多少和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听力的理解和速度的快慢。指导学生多记单词和短语,多看英语文章。加强英语课堂听力教学力度,多进行听写训练。对学生进行听写训练是提高英语听力和掌握基础知识十分有效的方法。听写训练采取的方式应该是由易到难。每天最好有一套题(20道小题)让学生练,可以用早读、午读或自习课让学生练习。要尽量开辟课外练习听力的天地,课外活动是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老师可以成立英语俱乐部,英语角,英语小品表演,英语朗诵比赛等来激发学生兴趣,开拓视野,培养听说能力。(四)活化教材,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足量的听力训练,从课堂内外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NSEFC教材在每单元的阅读材料之前都编排有单元教学目标(Goals)、热身(Warmingup)、听力(Listening)和口语(Speaking)。教材如此编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是教材的一大亮点。

  该教材中的听力材料趋于生活化、场景化和口语化,形式多样,应该是最佳的听力材料。教师若能把握教材特色,成功驾驭和运用好这部分教材,对于提高学生听和说的能力,以及促进整个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然对于农村学生来说,NSEFC教材中的听力材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补充和替换,甚至调整教学顺序,从而做到灵活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立足课堂,过好听力教学关。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老师舒展才学的大舞台,更是师生互动的最佳场所。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更应向40分钟要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长,学有所获。

  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Warmingup,Listening和Speaking部分对东西方的灿烂文化和美不胜收的自然风景的描述进行相应的听说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保证每周一节听力课,精心设计教学资源,合理而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使学生尽可能多的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会语言和语言的运用。

  同时,师生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既能弥补教材内容的陈旧与形式的单一,使课堂更富时代感和多样性,又能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知识的构建者,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学生听力技巧的点拨

  听力过程并不是一个独立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一边听一边写,记录关键词、重要的数据等,以免忘记;一边听一边说,听是输入,说是输出,先听懂,再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来;一边听一边做,把听到的信息用动作表达出来;一边听一边算,尤其是在数字教学和需经过运算后得出结果的听力训练中,要经过大脑的思考后,作一些运算,培养运算和思维能力;一边听一边画,把听到的信息用图画表达出来;一边听一边猜,猜不认识的词,猜接下来的信息,预测最后产生的结果等。在听力过程中,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耳、手、脑、心并用的习惯,往往对信息应接不暇,顾此失彼,影响听力效果。

  (一)培养学生听力猜测技巧。

  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不必过于注重某个生词的词义,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弄懂语言环境和整体内容上,等听完录音后,根据上下文,运用语法知识、构词知识、逻辑推理或经验常识推测词义,从而达到理解所听材料的目的。

  (二)培养学习捕捉重要信息的技能。

  在听力训练中使学生有目的、有选择地接收信息。在日常交流中,我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与自己有关的信息上,故而在听力训练中,教师应有目的地设计一些练习,以训练学生捕捉重要信息,抓住大意,理解材料的主干能力。如在听故事时,要求学生注意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等,这些信息是听懂全文的前提;听对话时,要求学生关注答句,因为大多数对话材料中,绝大部分内容都由后者以回答的形式表达出来;听短文时,要求学生注意首句和末句,短文主题句一般都会出现在听力材料段落的开头或结尾。主题句往往是一篇听力材料的中心思想,文章的其他内容都用来说明和发展主题句。如果学生从问题和选项中已看出该题测试点为主旨要义、标题、中心思想及作者观点等方面的问题,那么听清主题句就尤为重要了。

  (三)培养训练学生的听力预测技能。

  快速浏览题目,做好听前预测。我们一旦拿到听力材料,就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进行听力测试的快速读题,对将可能听到的信息或考核内容进行预测,并可适当作一些标记,带着问题去听,带着预测去搜索答案。

  1.在听取对话,尤其是PartA----ShortConversation时,可以按照下列Wh-问题进行预测:

  (1)Whoarethetwospeakers?

  (2)Whatisthepossiblerelationshipbetweenthem?

  (3)Whendidtheyhavetheconversation?

  (4)Wheredidtheconversationtakeplace?

  (5)Whydotheyhavetheconversation?

  (6)Whatdidtheyplantodo?

  2.在PartB,LongConversation的听力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按下列问题展开预测:

  (1)Whatisthetopicofthepassage?

  (2)Whoisthespeaker?

  (3)Whatfactsdidthespeakeroffer?

  (4)Whathappened?

  3.依靠开篇句预测:

  例如:Americanshaveapopularsaying“Timeismoney.”

  从这一开篇我们可以预测的信息范围:①这是一篇关于时间的话题。②涉及的对象是美国人。

  4.根据听力材料上的内容预测:

  例如:

  (1)Husbandandwife.

  (2)Waiterandcustomer.

  (3)Studentandteacher.

  (4)Receptionistandguest.

  根据听力材料上的内容,可以预测到该对话肯定是侧重于对话人的身份,所以在听力过程中抓住透露双方关系的关键词即可作出判断。

  (四)快速记录要点。

  在听力材料较长干扰项也较多的情况下,学会边听边做笔记尤为重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熟悉的符号来速记,将诸如年、月、日、星期、钟点、年龄、价码等数字和关键词尽量记下,并做好必要的换算,对于人名和地名可记下首字母或汉字,这些对于提高正确率大有帮助。

  (五)注意特殊句型,把握关键词。

  考生要注意转折、让步、否定和虚拟语气的特殊句型以及时态的转换,要学会透过转折和让步把握说话者的真正意图。掌握虚拟语气的各种句型及在具体语境下的使用对理解听力材料很有帮助。

  总之,影响英语听力教学和听力水平的因素很多,要想提高英语听力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听力能力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渐进而复杂的过程,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都会在这个过程中驻足,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也会携手影响这个过程。要想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水平和听力技能,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共同克服这些制约听力的负面因素,卸掉心理障碍,合理安排听力训练,自觉充实和扩大语言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听力学习习惯,在持之以恒的多听多练中,英语听力水平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就一定能改善我们农村高中学生的听力状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4]张伟琴.高中英语听力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J].小学外语教学,2010年第11期.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teshujiaoyulw/32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