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特殊教育论文

特殊教育论文创业教育方向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3-12-30 11:48:07更新时间:2013-12-30 11:49:47 1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已被众多高校认同,但目前对于创业教育概念的界定还不明确,呈现出众说纷纭的现状,有学者在综合整理后作出如下定义:“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创业教育是在大学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融入创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具有独特功能和体系的教育。旨在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基础上,增强自我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其实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确立创业意识,形成创业初步能力,掌握基本技能。”从该定义不难看出,高校创业教育就是要强化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我国的创业教育已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十多年,成效究竟如何呢?有少数学者将综合评价体系应用于高校创业教育成果评价,但所采用的方法利弊兼有,无法客观全面地反映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成果的现状。如何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成果进行评价,至今仍没有统一。

  [摘要]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已被众多高校认同。目前,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中开展得如火如荼,而科学定位创业教育,合理建构创业教育模式,又如何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成果进行评价成为当下诸多学者讨论的热点。高校创业教育成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很多评价方法已普遍应用于创业教育成果的评价,综合来看,这些评价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不少不足之处。文章试从制度和方法两个角度,对完善高校创业教育成果评价体系提出建议。

  [关键词]创业教育,评价方法,意义,建议

  一、高校创业教育成果评价的意义

  (一)有利于了解各高校创业教育实力现状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数量持续增加,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大学生及其家庭所承担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创业意识以及创业胜任力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选择高校的标准也必定会发生变化,高校创业教育的成果将会成为学生和家长择校的重要因素。高校创业教育成果的综合评价将直观地展现各高校的创业教育水平,为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大学的过程中提供参考依据。

  (二)有利于增强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水平现状的认识

  “创业教育”的概念源于西方,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与高校持续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速相伴而生。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尚处于萌芽状态,政府、社会、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究其原因,首先就是相关研究无法形成完整、统一、严谨的体系,尤其缺乏具有指导意义的评价方法。将评价方法应用于高校创业教育成果的评价,有利于直观而全面地了解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三)有利于改进和完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

  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对高校创业教育成果进行评价,了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找出薄弱环节,对症下药,深入开展专题研究,推动创业教育的理论创新,同时为制定创业教育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在评价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途径,相关部门及时调整政策法规,加强宣传,扩大创业教育的影响,全社会共同关心大学生创业教育,形成政府、社会、高校共同支持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合力,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二、现阶段创业教育成果评价的主要方法对比

  (一)结构方程模型在创业教育成果评价中的应用

  目前,结构方程模型已经比较成熟地应用于社会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众多领域,它能根据具体需要,同时处理多个原因、多个结果的关系。结构方程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能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均含有测量误差,能同时考虑因子与题目、因子与因子之间的关系,同时,结构方程模型打破了传统上只能允许每一题目从属于单一因子的规律,容许更大弹性、更加复杂的测量模型,从而计算不同模型对同一个样本数据的整体拟合程度。中山大学学者李明章在《我国大学创业教育效果评价——基于创业意向及创业胜任力的实证研究》中,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指出仅仅以创业率作为高校创业教育效果的评价指标存在严重缺陷。李明章首先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创业意向和创业胜任力作为高校创业教育效果的评价指标,得出创业意向以及创业胜任力能够有效衡量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效果的结论。结果显示,创业教育中的系统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和创业胜任力的影响弱于相关教育产生的影响。

  (二)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创业教育成果评价中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天津大学董晓红在《高校创业教育管理模式与质量评价研究》一文中,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选取S省有代表性的四所院校为例,以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校园环境、学生个体特质等作为影响创业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选择相应指标,建立S省高校创业教育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模糊数学模型,对四所大学分别打分,进行排名,从而也对整个S省的创业教育质量进行评价。

  (三)数据包络分析在创业教育成果评价中的应用

  数据包络分析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查恩斯、库伯、罗兹等,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分析、效率评价方法,以凸分析和线性规划为工具,根据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对相同类型的单位部门进行的一种相对有效性或效益评价。天津大学秦敬民在《基于QFD的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一文中,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山东省部分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将山东省10所高校的创业教育质量按评价结果进行排名,根据指标及各项数据进行原因分析,从对于创业、创新的态度、跨学科课程的开出率、校园内研究机构数量、校外实习基地数量、创业课程的学生参与率等因素,指出了名次较低院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不足之处。

  (四)层次分析法在创业教育成果评价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一种以专家的主观评判确定权重的方法,在创业教育成果评价中很常见。不少学者在构建指标体系后,多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合肥工业大学宋之帅等在《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绩效评价研究》一文中,对创业教育绩效进行评价时,首先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层级的指标的权重,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根据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内容,建立递阶分布式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打分后“分别构造各层级指标的判断矩阵”;求解特征向量以及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出权重后,该学者以安徽某高校为实证案例,通过灰色模糊理论,对该校2007年至2011年五年间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成果进行评价,得出该校自2007年以来创业教育不断发展进步的结论。

  (五)上述评价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倾向。创业教育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是其必不可少的两部分。理论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实施显得相对更容易一些,通过教材建设、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步骤即能实现,在评价过程中,理论教学的教学成果考核也更容易量化和规范化。实践环节,受重视程度低、资金投入高、操作难度高,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同样更困难,不易确定准确客观的指标,不利于考核的量化以及标准化、规范化。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高校实际教育过程中,普遍比较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活动,这与“重理论,轻实践”的评价方法有必然关联。在评价方法的运用上,同样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实际运用评价方法的过程中,未能充分做到灵活运用各种评价方法,以单一方法为主,没有处理好创业教育的两个方面,教学成果评价和实践成果评价存在明显不对称性;考核评价权重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调整。

  2.指标权重设置偏向主观化。不少学者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后,应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时,主要使用层次分析法,权重的设置多依赖专家打分,由于评价高校创业教育成果的专家可能来自政府部门,也可能是社会,亦或是高校,得出的权重就可能偏向主观化。以《高校创业教育管理模式与质量评价研究》一文对S省四所高校进行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为例,该学者设置的权重,是由若干专家对各评价指标作出的判断作为权重,这样的权重即为主观权重。对主观权重的过分依赖使最终评价结果有失客观。

  3.评价指标体系存在局限性,无法全面客观评价。随着评价主体的改变,评价指标体系也随之改变,《高校创业教育管理模式与质量评价研究》一文中,在构建高校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时,为了得到合理可行的指标体系,遵循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将创业教育评价的内容划分为八大类,共四十项评价指标。看似全面合理,但是由于评价主体的局限性,该评价指标体系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评价主体包括政府、社会、高校等不同主体对象,目前尚没有一个全面实用的评价指标体系适合综合评价主体的应用,无法全面客观地从不同评价主体的角度对高校创业教育成果进行评价。

  三、对于完善高校创业教育成果评价体系的建议

  对高校创业教育成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直观展现当代高校的创业教育水平,有利于了解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为相关工作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及时调整政策法规,切实促进和完善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笔者尝试从制度和方法两个角度,对完善高校创业教育成果评价体系提出建议。

  (一)制度上:统一评价机制的制定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成果评价体系缺乏一个统一的评价体系,不同的学者采用不同的评价体系和方法对高校创业教育成果进行评价,使得结果缺乏说服力,教育部门应该统一高校创业教育的成果评价机制,实现创业教育成果评价全国高校联网,建立统一上报平台,使得对创业教育的评价统一化、标准化。

  (二)方法上:确定权重的使用

  评价方法方面,由于综合评价方法多源于层次分析法的专家打分确定权重,使得评价结果较为依赖主观判断,使用确定权重是一种趋势。李冉在《自主创新与江苏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一文中,提出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就是在计算模糊评价矩阵R以后,直接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的判断矩阵B,然后得出模糊综合评价的指数,为高校创业教育成果评价确定权重的使用,提供一种可靠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teshujiaoyulw/27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