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特殊教育论文

基于KOS下的高校图书馆发展

发布时间:2011-02-25 14:00:55更新时间:2025-01-08 09:53:40 1

  基于KOS下的高校图书馆发展

  李续盛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长沙410118

  摘要:本文简述了运用知识组织系统方法以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从而论述在网络飞速发展,信息资源爆炸的时代,知识组织系统给图书馆带来的变革。

  关键词:知识组织系统(KOS)学科建设数字图书馆(DL)

  网络持续发展给信息的生产、组织和利用方式带来了深远的变革。知识,按照其存在形态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编码、规范化的知识,可以通过物质载体和媒体传播扩散的知识;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没有经过编码的知识。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增加,知识的存在状态是非常复杂和无序的,人类已经进入信息超载的时代。这就使得人们对信息控制和利用的意识逐渐增强,对知识进行有序化整理。知识组织系统(KnowledgeOrganizationSystems,简称KOS),是对人类知识结构进行表达和有组织地阐述的各种语义工具的统称。它是在传统文献信息环境下利用信息的主要手段,这一传统是在图书馆上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起来的,包括分类法、叙词表、语义网络、概念本体,以及其他情报检索语言与标引语言。知识组织系统自诞生以来就在知识的表达、标引与检索等方面起着无以替代的作用,不仅用于传统信息的组织,而且在数字信息组织中的作用也是其他信息组织工具无法比拟的。

  一、知识组织逐渐应用于高校数字图书馆中

  数字图书馆(DigitalLibrary,DL)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日益重要的基于Web的应用框架体系。如何快速地组织和检索DL中异构的、动态的、分布式的海量信息,以人性化、智能化的方式提供给用户,为用户提供交流、共享学习知识的平台,成为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组织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变革的强大动力。“知识组织”始于1929年美国图书馆学家布利斯的专著,并在图书馆学、情报举的分类系统和叙词表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知识组织系统是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正被人们逐渐重视。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组织是解决信息过载的关键所在。当前,随着语Web、网络等技术的发展,知识组织朝着更高更深更层次的发展,并成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知识工程学、现代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领域共同研究的课题。

  在信息化建设中,高校图书馆逐渐积累了数字资源加工、收集、管理和发布技术,以及网络建设和维护等专业技术,是拥有着一定资源和专业化人员的机构组织,也逐渐成为高校信息资源的主体。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及服务创新更担负着为学校教学提供服务的重任。学科专业馆员依托成熟的宽带校园网络、数字图书馆资源和丰富的虚拟馆藏资源,为重点学科建立资源学术信息导航网站,使重点学科的专家学者能够通过专业导航网站,迅速、快捷、方便地利用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掌握学科前沿和最新学术动态.

  二、学科馆员知识组织为高校学科建设服务

  学科馆员制度的产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建立是以学科建设为对象而建立的学科专业高级对口服务的模式。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重点,重点学科建设则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重点学科聚集了一批学术造诣深、知识渊博的学术带头人和年轻活跃、精力充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他们对学术情报、文献信息的需求,较一般读者来说,具有层次高、涉及广、内容新等特点。学科建设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除教师队伍学术建设外,还有教学、科研、学术成果等这些都离不开图书馆的支持,学科馆员由此应运而生。

  以我校图书馆馆员学科结构为例:本院图书馆馆员学科结构总体上呈分散的特点。馆员在人际间和不同学习阶段,所研习的学科分布广泛,很好地适应了图书馆多学科专业化的需求。图书馆馆员的学科跨越了“经济管理、图书馆学、英语、图书情报、数学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法律、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体育教育、美术、教育管理、数学与数学应用、电脑图形设计、金融学、人力资源管理、情报工学、企业管理、理财学、会计学、教育学原理、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化学工程、视觉传达和体育教育”等27门专业,覆盖的专业远远超过学校所设学科的50%以上。

  从我校馆员学科结构分析学科馆员知识组织过程:

  1、学科知识智能获取和组织。学科专业馆员利用多种搜索工具,以对应学科的外部知识特别是隐含知识,例如重点学科专题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资源库等为目标进行跟踪、搜索、检索和获取。挖掘和优化管理模块,经过对重点学科知识分类整合,学科馆员在自身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数据库和人工智能技术,从重点学科纷杂的信息流中发现新的知识及知识间的联系,按相关重点学科知识体系组织到数据库中,并通过计算机存取、检索算法进行智能匹配,使相关重点学科用户能方便地检索有关数据与知识。

  司莉教授在《KOS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应用与发展》一书中说到:“创建重点学科导航库的目的在于通过搜集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为重点学科的师生提供快捷方便的网络学术资源查询服务。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导航库是根据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对网上电子资源按图书馆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收集、加工和整序,形成虚拟图书馆资源,提供用户浏览和查询。导航库的建立充分体现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智慧和价值。”我校图书馆有计算机、情报工学等专业的馆员。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优势,从事高速度、高效率地信息检索或参考咨询工作,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

  2、学科知识高效选择。学科馆员知识选择是指馆员根据用户的需求,从各类繁琐无序的知识、信息中进行“压缩水分、留下精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工作,从而得到精品。学科馆员有效利用各种搜索引擎的作用是:其一,能帮助用户从分类、主题角度获取自己所需的各种信息;其二,能起网络导航作用,指引用户快速找到所需的网站;其三,能对网站进行评价,引导用户选择优秀健康的网站,检索出有价值的信息知识。通过这种方式,馆员可以从分散于世界各地的互联网中的文档加以索引整序,方便用户查阅。

  3、信息知识分类整合。利用各种分类工具,按照学校重点学科的分布针对专业知识进行有效地分类整合,这是构建高校重点学科,创建特色专业多媒体知识库的关键部分。各种门类、各种学科的知识进行分类的过程,也是一个整合的过程,经过分类整合将杂乱无章、难以检索利用的知识整合为具有条理性、价值性的信息知识。分类过程中要筛除无用、重复的信息知识,经过分类筛选后的信息知识再经过整合,会使学校师生利用图书馆查询所需时知道信息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将不同学科、不同类别、不同来源的知识、信息整合为符合创新要求,具有本校特色的新信息、新知识。

  信息知识需要良好的技术及组织基础来挖掘,筛选和整合供读者利用,充分放大其知识效用。为适应日趋发展的高校图书馆联盟,就必须逐渐在高校图书馆中探讨和应用如何进行智能化地信息知识分类整合,建立有效的图书馆知识组织系统,开发图书馆员的人力资源和广大师生的智力资源,要时刻以本校学科建设、教学要求为中心,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组织结构,将学科馆员的专业知识和积累的工作经验用于知识服务,构建高校知识共享。

  参考文献:

  [1]司莉.KOS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应用与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60,200

  [2]闫玉芬.浅谈学科馆员知识组织及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服务[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13

  [3]徐晓梅,牛振东.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组织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7,1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teshujiaoyulw/2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