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期刊,16开本,2017年始改为双月刊,双月下旬出刊。本刊报道深空探测领域政策、动态和科技探索新进展,发布深空探测学术研究新成果,搭建国内外深空探测领域信息交流平台,以促进深空探测事业发展。用稿内容涵盖月球及以远深空探测领域战略与任务、总体设计、导航与控制、测控与通信、推进与能源、科学载荷与科学探测等研究成果,以及项目实施、发射、学术会议召开、重大研究进展等前沿动态信息。
本刊稿件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类:1.学术综述(review):深空探测领域或重要方向的前沿问题、关键技术突破、研究热点等的总结、概括、评价和引导性学术综述,应包括最新的具有创新性、重要性、突破性的理论进展和实验结果,以及发展趋势、方向和存在的问题。2.专题(topic):由针对深空探测特定领特定方向或一类问题的一组文章组成,原则上包括1~2篇综述文章、4~6篇研究论文(其中包括2~3篇境外作者论文)。3.研究论文(article):深空探测领域具体科学技术问题的原创性研究论文,要求原理科学、方法新颖、材料科信、试验充分、数据可靠、结果明确、分析深入、学术价值显著,且文字精炼、图表清晰。4.快讯(news):反映深空探测领域包括项目实施、航天器发射、关键技术突破、学术会议召开等重要前沿动态和进展的讯息性报道。
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Scopus数据库收录期刊,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22)收录期刊,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2021)来源期刊,连续获评2018年度、2020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主 编:
吴伟仁(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常务副主编:
崔平远(北京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副 主 编:
倪茂林(宇航学报,研究员)
于登云(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常务编委:
宝音贺西(清华大学,教授)
崔祜涛(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范春萍(北京理工大学,编审/教授)
申麟(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研究员)
王大轶(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研究员)
徐瑞(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于达仁(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张熇(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部,研究员)
郑建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
编 委:
Andrew Aldrin(弗罗里达大学,教授。传感器应用技术。aaldrin@fit.edu)
Antonella Barucci(巴黎天文台,教授。空间科学。Antonella.Barucci@obspm.fr)
宝音贺西(清华大学,教授。空间系统工程、星际任务分析、卫星控制、非线性动力学。baoyin@tsinghua.edu.cn)
陈杰(同济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杂系统的多指标优化、多目标决策与控制。chenjie@bit.edu.cn)
陈小前(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教授。飞行器总体设计。chenxiaoqian@nudt.edu.cn)
丛磊(北京理工大学,研究员。出版学。)
崔祜涛(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深空探测自主导航、轨道设计、系统设计。mailto:cuiht@hit.edu.cn)
崔平远(北京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航天器导航制导与控制、深空探测器轨道设计与优化。cuipy@bit.edu.cn)
范春萍(北京理工大学,编审/教授。科学传播、环境教育、高等工程教育、出版理论与实践。fanchunping@bit.edu.cn)
房建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器姿态控制磁悬浮惯性执行机构和惯性导航。buaa_fjc@buaa.edu.cn)
高磊(航天科技集团一院12所,研究员。导航、制导与控制。threestonesd@163.com)
耿虎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4研究所,研究员。航天测控。genghujun@foxmail.com)
郭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不确定与随机系统控制理论、高精度导航与控制系统技术。lguo@buaa.edu.cn)
洪晓瑜(上海天文台,研究员。VLBI深空探测和卫星测轨技术、精密测轨技术、VLBI射电天文。xhong@shao.ac.cn)
胡俊(北京理工大学,研究员。飞行器气动设计理论与方法。hujun@bit.edu.cn)
黄江川(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hjiangchuan@126.com)
黄翔宇(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深空探测航天器的自主导航与制导理论方法研究以及GNC系统方案设计。huangxyhit@sina.com)
Jean-Pierre Barriot(法国波利尼亚大学,教授。Jean-Pierre.Barriot@upf.pf)
姜会林(长春理工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空间光电技术、光学设计。Hljiang@cust.edu.cn)
姜生元(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地外天体采样探测、新概念探测器设计。jiangshy_2002@163.com)
李春来(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行星科学、 陨石学、行星遥感。licl@bao.ac.cn)
李东(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研究员。运载火箭总体设计。lidong615@sina.com)
李国平(科工局系统一司,工程师。航天系统工程管理。lgp@cnsa.gov.cn)
李海涛(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航天系统工程、深空测控通信技术。lihaitao@bittt.cn)
李俊峰(清华大学,教授。深空探测、卫星编队飞行、充液系统晃动。lijunf@tsinghua.edu.cn)
李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飞行器总体设计。liming@spacechina.com)
李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深空探测和航天技术新概念。lishuang@nuaa.edu.cn)
李艳华(航天科技集团九院,研究员。航天测控通信。lyhqh2012@126.com)
刘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特殊环境生命保障和生物安全。Lh64@buaa.edu.cn)
刘继忠(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研究员。航天系统工程管理。liujizhong_12@163.com)
刘晓东(中山大学,教授。太阳系尘埃动力学、深空探测动力学、行星空间环境、行星环动力学。liuxd36@mail.sysu.edu.cn)
罗亚中(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载人航天任务规划、航天动力学与控制。luoyz@nudt.edu.cn)
罗志福(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同位素电/热源。Luozhifu1001@aliyun.com)
马广富(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最优控制非线性控制鲁棒控制航天器姿态、轨道动力学与控制航天器编队飞行动力学与控制深空探测器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magf@hit.edu.cn)
倪茂林(宇航学报,研究员。航天控制。18811558526@163.com)
宁晓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航天器导航、制导与控制,深空探测器自主导航。ningxiaolin@buaa.edu.cn)
裴照宇 (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研究员。航天任务总体设计、航天工程管理。pyqbaba@163.com)
彭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电子机械工程。)
容啟亮(香港理工大学,教授。Kl.yung@polyu.edu.hk)
陕晋军(加拿大约克大学,副教授。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jjshan@yorku.ca)
尚海滨(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深空探测任务设计与分析。shanghb@bit.edu.cn)
邵巍(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深空探测自主导航、机器视觉。shaowei_qd@126.com)
申麟(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研究员。飞行器总体设计。tolinsh@sina.com)
施为华(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航天测控通信总体技术。shiwh009@163.com)
孙泽洲(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部,研究员。航天器总体设计。Sunzezhou1970@126.com)
谭立英(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光通信技术。tanly@hit.edu.cn)
谭小敏(航天科技集团504所空间雷达所,研究员。星载雷达系统设计。txm_2008@163.com)
唐硕(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飞行器设计,导航、制导与控制,飞行仿真。stang@nwpu.edu.cn)
唐玉华(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研究员。探月工程总体技术、重大工程组织管理。tangyuhua2010@126.com)
王彪(中山大学,教授。细观力学、纳米材料物理力学、光电功能材料力学。wangbiao@mail.sysu.edu.cn)
王赤(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物理、空间天 气、磁层物理、日球层物理。cw@spaceweather.ac.cn)
王大轶(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研究员。航天器自主制导、导航与控制、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dayiwang@163.com)
魏志军(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固体火箭发动机理论及技术、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固体燃料燃烧理论及燃烧控制技术。wzj@bit.edu.cn)
吴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航天器总体设计。joykewu@163.com)
吴伟仁(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航天测控通信与深空探测工程总体设计。wuwr2002@vip.sina.com)
吴志刚(中山大学,教授。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鲁棒控制和最优控制理论、算法与应用。wuzhg@dlut.edu.cn)
魏志军(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固体火箭发动机理论及技术、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固体燃料燃烧理论及燃烧控制技术。wzj@bit.edu.cn)
肖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行星科学。longxiao@cug.edu.cn)
徐波(南京大学,教授。航天动力学与控制。xubo@hotmail.com)
徐青(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数字摄影测量、深空测绘、空间信息可视化。xq@szdcec.com)
徐瑞(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教授。深空探测器自主运行、深空探测器自主任务规划、深空探测器自主导航。xurui@bit.edu.cn)
严俊(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天体物理。Yanjun@nao.cas.cn)
杨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士。载人航天行星保护。Yanghong55@gmail.com)
杨晓波(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通信与雷达中的信号处理。yangxb@uestc.edu.cn)
于达仁(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吸气式发动机及动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yudaren@hit.edu.cn)
于登云(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航天器动力学与总体设计技术。yzj-bittt@sina.com)
于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九院704所,研究员。雷达信号处理。yuy_1971@126.com)
于志坚(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研究员。航天测控。Yzj63710@sina.com)
张熇(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部,研究员。航天器总体设计,航天器动力学。Zhanghe_maoqiu@163.com)
张伟(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航天器总体设计,航天器导航、制导与控制。wzhang509@126.com)
张泽旭(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深空探测器自主导航、智能体集群协同控制、AI在航空航天应用。 zexuzhang@hit.edu.cn)
郑建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飞行器动力学控制与仿真、飞行器自主导航与控制。zhengjianhua@nssc.ac.cn)
周建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研究员。航天测控。zhoujianliang@bacc.org.cn)
朱圣英(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深空探测器自主导航制导与控制。zhushy@bit.edu.cn)
宗秋刚(北京大学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教授。磁层物理、空间天气学、空间探测。qgzong@pku.edu.cn)
第七编 工业技术优质期刊推荐 | 复合影响因子 | 综合影响因子 | 总被引次数 | 总下载次数 | 平均出版时滞 |
---|---|---|---|---|---|
公路 | 1.155 | 0.774 | 59014 | 2139694 | 240.1842 |
电化学(中英文) | 1.208 | 0.743 | 5305 | 431332 | 147.1758 |
食品与机械 | 1.946 | 1.492 | 52428 | 2730171 | 203.2244 |
计量学报 | 2.055 | 1.632 | 13635 | 423521 | 477.7929 |
粉末冶金工业 | 1.379 | 1.196 | 8292 | 456052 | 389.3359 |
中国石油勘探 | 8.389 | 7.438 | 23256 | 569996 | 182.0588 |
空间结构 | 0.770 | 0.450 | 4166 | 147818 | 660.5217 |
半导体技术 | 0.701 | 0.402 | 7997 | 650526 | 126.6577 |
制造业自动化 | 1.165 | 0.685 | 44097 | 2048232 | 667.7279 |
化工设备与管道 | 0.529 | 0.476 | 4562 | 216891 | 227.17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