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水利论文

给排水工程师论文范文参考

发布时间:2013-10-26 15:07:02更新时间:2013-10-26 15:11:14 1

  给排水工程师论文期刊推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57年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是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领域创刊较早、发行较广,并具有权威性、综合性的学术理论与实践刊物之一。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市政排水管道的修复技术,明确了非开挖修复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的优势。同时,阐述了内套环法、局部树脂固化法及注浆法等非开挖局部修复技术以及内衬法、缩径法、原位固化法等非开挖整体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关键词: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局部修复,整体修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然而由于管材陈旧,管道施工质量差等问题,很多城市的排水管道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给城市排水和地面交通带来了隐患,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与市容,因此需要对损坏的排水管道进行及时修复。

  1排水管道修复技术

  排水管道修复技术根据是否开挖可分为开挖修复技术和非开挖修复技术。开挖修复即使用挖掘器械开挖沟渠进行管道安装、修复或置换后再回填沟槽;非开挖修复是指在不开挖或者最少开挖地表的条件下对地下管道进行安装、修复或置换[1]。

  对比两种修复方式可见,对于市区内排水管道的修复,传统的管道开挖修复或更新方法对城市交通、环境及商业活动造成的影响显而易见,特别是长期封路施工造成的交通阻塞越来越难为市民所接受[2]。非开挖修复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开挖修复带来的问题,在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小的情况下完成排水管道的修复及置换。实践证明,在繁华市区或管道埋深较大时,非开挖方法是开挖法的极好替代方法。

  2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

  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包括非开挖局部修复和非开挖整体修复。局部修复适用于损坏情况呈点状分布特点的排水管道,相比于整体修复具有修复速度快、修复点强度高、造价低等优点,但是由于只是对管道局部进行修复,没有整管修复可靠。总体来说,整体修复是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的主流,但在某些情况下,局部修复更具有技术性和经济性。

  2.1排水管道非开挖局部修复技术

  当管道的结构完好,但是存在局部的缺陷(如裂隙或接头损坏等)时,可考虑采用局部修复的方法。常用的排水管道局部修复技术主要有内套环法、局部树脂固化法及注浆法等。

  2.1.1内套环法

  采用在管道接口部位安装止水套环来阻止渗漏的做法称为套环法。内套环可以是薄的金属套管,用亲水密封固定剂进行固定,也可以采用环氧树脂或PVC材料,用充气包在破损处充气定型,还可以采用环氧玻璃钢材料作为内衬材料。

  内套环法造价低,对于单个接口的修复效果好,安装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适用于接口渗漏严重但数量较少的管道[3]。

  2.1.2局部树脂固化法

  局部树脂固化法又称毡筒气囊局部成型法,是将涂抹有树脂混合液的玻璃纤维毡布用气囊紧压于管道内壁,通过常温、加热或紫外线照射等方式实现固化,在修复点管内形成新内衬管的一种非开挖修复技术[4]。

  该方法在修复损害较轻、渗漏接头较少的管道时,能够快速治理渗漏,是一种技术经济较合理的方法,尤其适合人员较难进入的小管径管道的局部修复,对于大管径管道(管径>1000mm),由于修复内衬采用的树脂用量较大,经济性反而下降,此时宜采取人工进入管道采用其它工法修复。

  2.1.3注浆法

  注浆法是指在采用注浆的方法在管道外侧形成隔水帷幕,或在裂缝或接口部位直接注浆来阻止管道渗漏的方法[1]。常用注浆材料主要有水泥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或聚氨酯等。

  注浆法由于施工工期长,质量稳定性相对较差,一般不独立使用,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和其它修复技术配合使用。

  2.2排水管道非开挖整体修复技术

  当检查井之间整段管道损坏较严重时,可考虑采用整体修复的方法。常用的排水管道整体修复技术主要有内衬法、缩径法、原位固化法等。

  2.1.1内衬法

  内衬法是指在旧管道中拖入新管,然后在新旧管道中间注浆稳固的方法。内衬管管材通常为PE管或PVC管,内衬管径不宜大于旧管内径的90%。

  内衬法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一次性修复距离长,成本低,寿命长,可适用大曲率半径弯管等优点;但是,由于插入新管后管道过流断面损失较大,会导致管道流量减小。

  2.1.2缩径法

  缩径法是根据热塑性HDPE管具有变形后能自动恢复原始物理形状的特性,将缩径后的HDPE管道在一定的牵引力和速度下拉入主管道,撤销拉力后HDPE管恢复原来的管径从而与主管形成紧密配合。缩径法主要适用于管径小于1200mm的重力管道和压力管道。

  缩径法由于新旧管之间配合紧密,不需注浆,过水断面损失较小,但是该施工方法的设备昂贵,缩径尺寸有限,施工成本较高,在压力管线修复中有一定优势,不常用于多处损坏的低压管道。

  2.1.3原位固化法

  原位固化法通过拉入或者翻转的方式为待修管道加入一条吸附了树脂的纤维织物软管并固化,在旧管道内形成一条坚固光滑的新管,已达到修复旧管道的目的。原位固化法适用于管径小于2700mm的重力和压力管道,且对旧管道的材质无要求,但是对于旧管道存在结构性损坏或者管道严重变形或缺失的情况下不适用该方法。

  原位固化法具有开挖量小,施工速度快,管道过流断面损失小,修复后管道表面光滑无接头,修复费用较低,适用于任何断面管道等优点[5]。但是,该修复方法需要特殊施工设备,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同时需要CCTV(管道闭路电视检测系统)的检查及仔细的清理和干燥,内衬若与管道不能完全贴合还容易造成气泡。

  3结语

  随着政府与市民对城市交通阻塞关切程度的不断提高,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建议在今后的地下管线修复工程中,应结合实际需修复管道的破损程度、管径及管材选择最佳的管道修复技术,以期达到管道修复施工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成本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冯运玲,田国伟等.国内外供水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介绍及相关建议[J].特种结构,2011,28(4):6-11.

  [2]王中柱,李田.城市排水管道开挖与非开挖修复的综合成本分析[J].给水排水,2008,34(6):95-99.

  [3]陈道立,施兰章等.城市排水管道损坏原因与修复对策[J].给水排水,2002,28(3):76-79.

  [4]毛伟华,王非.局部树脂固化法非开挖修复城市排水管道[J].城市公用事业,2010,24(6):44-48.

  [5]吕喜正.天津开发区排水管道非开挖内衬修复工艺的选型[J].管道技术与设备,2012,2:40-4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huililw/22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