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水利论文

水利论文给排水设计方向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3-07-30 10:23:05更新时间:2013-07-30 10:25:41 1

  水利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北大核心级期刊人民长江,《人民长江》于1955年创刊,是水利部 长江水利委员会主办的水利水电技术综合性科技期刊,2008年改为半月刊。主要内容为宣传长江治理与开发战略规划,报道治江工作重大进展与建设成就,总结 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实践经验,交流国内外水利水电先进技术。近年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的治江理念,重点对长江 流域的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进行了宣传报道,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实用性强。
  摘要:建筑工程要确保给排水管道质量安全、可靠,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保证其施工质量,才能避免在工程建设中出现的给排水问题。一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这就要求在施工中,一定要注意施工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解决给排水中的问题,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消防给排水系统,质量安全

  一、市政给排水施工要点

  1.1施工前的调查测量工作。为了对以后的给排水变更设计有利依据,在施工作业前务必要做好施工地水文资料的搜集工作,进行实地调查并作详细记录,包括洪水期、持续期、重现期以及出水口位置现水位与洪水位的测量等等。针对不同地质情况的地区应结合当地情况相依的变换管道铺设情况,例如,对于一些雨水较多的地区,雨季时洪水位偏高,极易造成雨水倒流,出现该现象时应根据洪水口的出水位及时调整排水管道的纵坡,并抬高出水口,避免出现路基渗水和溢水现象。施工测量的工作在技术性上要求非常的严格,它贯穿整个工程始终,必须设置专人负责,保证及时准确无差错地完成。为保证每道工序完成后经检测数字无差错,应自检自测的工序中要求允许偏差精度比规定的再提高,并由专业测量工程师进行复核。

  1.2管材的选择。基于管网稳定性和耐久性使用的要求,设计选用管材时,设计人员必须熟悉各种管材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便结合工程具体特点进行搭配。广泛使用的排水管材中,承插式给水铸铁管机械强度、承压能力和耐腐蚀性较高,但质地脆,无法承载较大的荷载;钢管管材轻,接口少、抗震却容易生锈,使用前要做防锈处理,因此造价比较高;预应力和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抗渗耐久、抗腐蚀,但质地脆,对施工要求也高,在大型的输水系统中使用;塑料管质地轻、耐腐蚀但容易老化破损;玻璃钢管与塑料管一样,质轻耐腐,只是在施工中对管道基础的要求较高,主要是用于源水引用管道上面。常用的排水管材有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管、双壁波纹管、HDPE高密度缠绕管。一般在排水管道中是不使用金属管材的。

  1.3管沟开挖。在沟槽开挖过程对槽底高程务必进行严格测量,做到对槽底土方不超挖。即使是开挖其中一小段距离距都要做到严格测量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在针对已超挖部分时,要及时进行回填夯实,防止槽底低洼处进水积水。个别因放线受限制开挖面较小或土质很差的部位,要考虑设置支撑。

  1.4管材安装。管材进入工地要仔细检查有无裂缝和孔眼漏洞,进场的管子必须是经过专业实验室批量检验合格并取得检验合格报告的产品,否则,进场的管材不可使用,进行退场。下管前要仔细检查条基中心线、边线、井基等尺寸和高程是否符合图纸要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施工中两管接口处安装时往往会因挤压而造成管内接口部位出现约3厘米左右沙浆凸出接缝,出现该现象不仅会导致堵塞,还会影响到排水的是否通畅。为此,每安装一根管都必须将挤出凸起的砂浆搞平,认真清除管内杂物。

  1.5给排水量的确定。对给排水量的影响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因此对于两者量的确定要进行综合考虑。影响给水量的主要因素有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生产用水、消防用水、绿化用水以及不可预见及漏失水量。其中,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都可以参照定额,不可预见及漏失水量可以根据具体地区最高用水量的一定百分数计算。排水量设计时要综合考虑生活污水、企业污水及城市降雨量等因素。其中,生活污水可以参照居民生活污水定额与综合生活污水定额,也可以按地区用水量的80%-90%考虑。雨水量则根据当地气象局提供的数据进行规划设计。

  二、给排水施工中安全管理

  2.1给排水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问题

  1)各施工单位开挖管沟产生断路问题时,并没有及时上报总承包单位,因此造成承包单位不能根据施工道路的现实情况进行布置,达到统一安排时间。从而出现在同一条道路上多家施工单位同事施工作业的状况,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出行而且影响了施工的进程。

  2)在施工的过程中到各施工单位极少数存在到施工现场检查指导的现象,造成违章作业过多,对施工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3)凉水塔安装施工没能将防火作为重点,造成顺序混乱的施工情况。而在使用电动工具的问题上,多数施工单位没有对导线的绝缘性和工具的安全性进行检查,这极易因产生电火花而引起火灾;总承包单位无法及时统一规划埋设临时施工用水管网,管线没能埋设在冰冻线以下,不能准确统计在施工用水主管网内设置的消火栓数量。

  2.2施工材料过于粗糙

  给排水项目施工的质量来源于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分项工程,并不是靠检验和评定产生的。因此,这就要求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对每道工序均进行严格的控制。尤其对于进场的要投入使用的原材料要监理工程师按规定比例和频率进行抽检,确保使用符合施工标准的设备,统一安全质量的标准。只有确保符合质量要求后才可以投入使用。合格材料与不合格材料要明确的区分。

  2.3施工程序不规范。

  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作业与其它建筑施工不一样的是,它在管道安装施工中必须掌握其内在的规律性,按照要求在施工中严格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切忌随意性和盲目性。如管道的安装,如果顺序前后颠倒,就会产生管道无法进入预定的位置的问题。

  三、智能给排水工程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智能建筑发展迅速,智能建筑工程已成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排水部分虽然量不多,目前我围主要仅集中体现在水泵系统管理、自动喷水火火系统、阀门控制及自动计费几个项目。对于其它给排水领域的自动化监管系统的开发和研制存在严重不足,但它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的完善性,巩固和完善已开发的给排水智能化系统及今后的发展思路进行。由于目前的建筑设计师在建筑方案设计初期很少考虑智能设计,在建筑主体基本完工时才进行考虑,这样会导致智能工程与主体及各专业之间的不协调。因此制定明确作业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3.1指明设计目的。针对给排水设计人员在智能掌控给排水系统的培训中要严格要求,增强工作人员应对给排水工程中的智能化目标、信息采集点、联动控制点的设置及其硬件的选用、安装负责的能力。使其落实到按相关规范的要求以图纸的形式表示出来。

  3.3尽早参与系统设计。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必须与上建设计同步进行,系统的初设计应在建筑初步设计阶段完成。目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比主体工程滞后较为多见,导致某些工程的局部不尽人意,这虽在目前机制下确属难免,但尽量在前期考虑。

  3.4加强施工深化设计。与主体工程的设计不同,施工深化设计工作目前必须由系统供货商配合来完成。建筑智能化系统涉及计算机、通讯、广电、公安、环保等领域,许多硬件、软件商抵发展最迅猛的那些高科技领域前沿。技术更新快,设备更新更快。实施深化设计应由系统供应商来编制。但建筑智能化系统从属于主体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的形象、性能协调一致,所以系统供货商应在该工程的原设计单位的指导下进行此项工作,设计单位对该工程总体负责。

  3.5加紧研制各种智能设备与CPU之间的连接方法及有关各种智能设备分散于建筑大楼内的弊病,如果能把这些设备所收集的信息用有线或无线的形式传输至电脑上进行集中监测和控制,在设备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得到维修,使这些设备的功能可以得到充分应用。

  四、结语

  市政排水管道是否能合理的铺设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污水的排放,供水系统的能否完善,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对城市排水工程设计、施工全过程予以重视。施工之前进行严谨的调查与科学的设计,以及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按照标准作业,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后出现的质量问题,满足市民便捷出行。

  参考文献

  [1]陈健.试论给排水安装工程的质量监控[J].排灌机械,2002,20(2):38-40.

  [2]徐扬,丁淳.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西航站楼给排水节能节水设计[J].给水排水,2010,36(4):83-87.

  [3]左进.城市给排水一体化管理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增值分析[J].价值工程,2007,26(7):19-20.

  [4]马晓颖;王小强;;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7期

  [5]方宏;;关于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9年03期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huililw/20588.html